赵丽芳
摘要:为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成效,促进食品加工新业态的快速形成,推动产业转型的有序开展,越来越多的地区在进行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逐步将公众参与引入到监管工作中,旨在构建起完备的公众参与体系。文章从实际出发,探讨公众参与的基本现状,分析相关影响要素,创新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
关键词:食品加工企业 ;食品安全监管 ;公众参与 ;基本方案
前言
根据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2020年1月到6月,我國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已达到7961家,行业总利润高达801.2亿人民币。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系列举措,引导食品生产企业保持良好发展趋势,满足公众基本生活诉求,同时逐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力度,防范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基于这种认知,逐步有计划地将公众参与纳入到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之中,可弥补过往监管环节存在的不足,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
1. 公众参与食品加工企业安全监管的现状
对公众参与食品加工企业安全监管现状的分析,有助于从思想层面出发,完成对过往工作的系统性总结,明确工作漏洞的具体表征,为后续公众的合理性参与提供方向性引导。
在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暴露出公众参与渠道单一、参与流程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势必影响公众参与的成效,削弱食品企业安全监管的有效性。政府、企业在安全监管过程中,没有建立起健全的参与渠道,引导公众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之中。大多数公众只能通过事后的舆论监督等方式,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反馈。单一的公众参与渠道,也影响了公众参与的规范性,难以形成制度性、有效性的监管模式,对于后续整个食品安全监管活动的开展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2. 公众参与食品加工企业安全监管影响因素分析
对公众参与食品加工企业安全监管影响因素的系统探讨,有助于政府部门以及相关主体从更为全面的角度出发,明确公众参与的切入点,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科学构建提供方向性引导。
从过往情况来看,公众在参与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安全监管的过程中,制度因素的限制使得公众无法按照制度的引导,参与到相关食品安全监管互动之中,造成监管渠道的单一、监管活动的不规范,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影响了整个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成效,限制了公众参与能动性的发挥。
3. 公众参与食品加工企业安全监管的基本路径
公众参与食品加工企业安全监管基本路径的创新与完善,要求相关主体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公众参与食品加工安全监管的影响要因素,从多个角度出发,创新工作思路,细化参与方法,打造完备的安全监管体系。
3.1建立健全卫生监督管理制度
为科学应对现阶段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环节暴露出的问题,监管部门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对公众参与的流程进行必要的完善,例如建立起全市范围内公众参与食材供应渠道监督体制,组织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监管部门的日常抽查过程,对进入本区域的食材进行质量检验,核查食材的基本信息,增强执法工作的透明度,确保监管部门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打造常态化、系统化的监督管理机制,避免餐饮业卫生安全监管漏洞的出现。
3.2制定完备的公众参与检查计划
为引导公众有效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监管部门要立足实际,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食品生产企业,制定针对性的公众参与监督管理计划,例如海鲜餐饮,需要着重做好冷链配送的检测,做好海产品新鲜程度的评估。同时,专项检查计划要体现出季节性、时令性,以确保专项检查计划与餐饮行业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专项检查的针对性。
结语
公众参与对于现阶段食品安全监管效能的提升、食品安全事件的防范有着极大的裨益。为确保公众的有效参与,增强食品安全监管成效,文章采取针对性举措,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活动之中,打造成熟的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