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不只是“皮囊”更是“灵魂”所在

2020-12-10 06:49徐兴利黄家伟
食品界 2020年11期
关键词:皮囊食品包装标签

徐兴利 黄家伟

一款经典的食品包装不仅会影响一个品牌,更会影响一个时代。如果你认为食品包装只是披在食品身上的皮囊,那你就大错特错了。食品包装既是消费者了解食品的窗口,也是食品的“保镖”,更是品牌形象的雕刻师。

您在购买食品后是否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购买某一品牌的产品?明明有很多同类产品供我挑选,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一种?是因为品牌效应?还是广告宣传?更是产品质量?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每个人消费时的出发点不同、需求不同,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最终选择。但不可否认的是,食品包装设计也是影响人们购物选择的重要因素。

视觉感受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不同颜色的感知、对冷暖色调的不同感受、对不同色彩搭配的喜恶都是较为个性、主观的判断,而这种判断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选择。毕竟,看着“顺眼”很重要。

设计为王 颜值制胜

在食品领域,包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保护食品、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流通、防止食品污染等基础实用功能外,食品包装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美化食品、吸引消费者等。

一些品牌会根据食品固有的色彩或属性,采用形象化的色彩进行外观设计,从而吸引消费者眼球,提升產品美誉度和品牌知名度。从这个角度来看,食品包装既是食品的外在保护,也是品牌的形象缩影。

色彩的搭配使用是食品包装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可以起到美化食品包装的作用。在食品包装上采用色彩艳丽明快的粉红、橙黄、橘红等颜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出食品香、甜的特点。巧克力、麦片等食品多采用金色、红色等暖色,可以带给消费者美味、营养丰富的直观感受。部分茶叶包装采用绿色,给人以原生态、自然、清新、健康的感觉。冷冻食品包装多采用具有凉爽感的蓝色和白色,可以突出食品的冷冻和卫生。酒类产品常用典雅古朴的色调进行包装配色,可以使消费者产生味美、醇厚的感觉。当食品包装的色彩搭配恰好迎合了消费者的生理、心理需求时,消费者可能会受其影响,从而做出购买决定,形成消费行为。

有业内人士表示,食品包装行业中,80%以上的信息来自视觉,如果设计人员对包装色彩的把握与运用能够直接反映食品本身的某种特性,这种商品就很可能成为购买者的首选。也有食品包装设计高手反其道而行,大胆运用色彩对比,出奇制胜。但“奇招”也要把握好力度和分寸,否则将适得其反。

近年来,“90后”“0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食品消费市场的格局随之发生变化。年轻消费群体对产品功能、外观设计的诉求与父辈存在一定差异,个性的外观设计、大胆的颜色搭配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很多“网红食品”以其夺人眼球的包装把握住了“颜值经济”的红利。如今,年轻消费群体对于“人手一份”的大众化设计并不“感冒”,对专属、小众、定制属性的食品包装颇感兴趣。一时间,定制版、联名版包装也成为众多食品品牌的一大创新趋势。

好看不能“当饭吃”

食品包装的颜值固然重要,但其基础实用功能更为重要。如若舍本逐末,只是追求外形好看,反而忽略了包装本身的功能性,影响食品质量安全,那就得不偿失了。

食品包装的最主要作用是保护食品,保障食品在离开工厂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过程中,避免受到生物、化学、物理等外来因素的损害。除此之外,食品包装还肩负着保持食品稳定质量的任务。

食品在整个流通过程中,要经过搬运、装卸、运输和储藏等环节,容易造成食品外观、质量的损伤。因此,食品经过内、外包装后,能够较好地保护食品,避免造成损坏。另一方面,食品在流通过程中,质量可能会发生变化,甚至可能出现变质现象。这是由于食品本身具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和水分,而这是细菌、霉、酵母等生产繁殖的基本条件,当食品保存的温度适合它们繁殖时,便会导致食品腐败变质。如果食品采用无菌包装或包装后进行高温杀菌、冷藏等处理,就可以有效避免食品腐败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当食品中的水分含量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导致食品风味的改变。如果采用相应的防潮包装技术就能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也能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存期。

食品在流通过程中,如果受到日光、灯光的直接照射,或是在高温环境中,都易使食品发生氧化、变色、变味等现象,如果采用相应的真空包装、充气包装等技术和相应的包装材料,则能够有效延长包装食品的保存期。部分易腐败变质、不适宜运输的生鲜食品,则可以在产地制成各种罐头产品,从而减少浪费,降低运输成本。

将不同材质的食品包装和对应的食品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之有效的外观设计和创意,从而做到“鱼和熊掌兼得”。

准确注明产品信息关系消费者饮食安全

传递准确信息作为食品包装的主要功能,一直以来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包装表面的信息准确无误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而很多品牌企业却利用这一点,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利用包装传达产品信息时,掩盖或夸大产品的质量、功能等都是失败的包装。

有业内人士表示,成功的食品包装不仅要通过造型、色彩、图案、材质的使用引起消费者对产品的注意与兴趣,还要使消费者通过包装精确理解产品。人们购买食品的目的并不是包装,而是包装内的食品。为了使消费者更精确地理解产品,相关企业可以采用全透明包装,在包装容器上开窗展示产品,也可以在食品包装上绘制产品图形、做简洁的文字说明、印刷彩色的产品照片等。食品包装所采用的造型、色彩、图案等应尽量不违背人们的日常习惯和认知,避免消费者理解错误,以至于误导消费。

除了使消费者准确无误理解产品外,食品包装的一项关键性作用便是提示消费者产品本身含有哪些配料、营养成分以及过敏原。众所周知,过敏患者误食含有过敏成分的食物后,其后果十分严重。部分预包装食品中含有一些消费者不知道的过敏原,如果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食,过敏反应可能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根据2012年实施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要求,食品包装上必须标注过敏原。

据了解,部分食品已经在包装上对过敏原进行标示,但用词并不规范。部分进口食品在成分标注方面,都会注明其中含有会引发过敏的成分。比如一款英国生产的早餐麦片,便注明“不适合对花生敏感患者,含有微量其他果仁及牛奶”。国产品牌在其包装上也有详细的过敏原注明,比如,大白兔奶糖的包装上就标明含有致敏原“乳制品”。

但是有些过敏原的提示用词较为含糊,标注也不规范。如某品牌只是在配料栏旁边用相同字体标明此产品含有大豆,并未说明这是致敏物质,很难起到警示作用。《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列举了八类可能引发过敏的产品:含有麸质的谷物及其制品如小麦、黑麦、大麦等,甲壳纲类动物及其制品如虾、蟹,还有鱼类及其制品,蛋类及其制品,花生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乳及其乳制品,坚果及其果仁类制品。

营养信息更透明让人们买到更适合自己的食品

近年来,国家除了对食品包装上过敏原的标注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对食品相关营养信息的标注也日益规范。为落实国务院《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精神,推进合理膳食行动实施,国家卫健委加快落实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以下简称《标签通则》)修订工作。

随着公众的营养健康意识日益提高,人们也愈发关注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健康中国行动之合理膳食行动成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表示,营养标签是向消费者提供的有关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可以帮助消费者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

新的营养标签主要内容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营养成分表是对食品中营养成分名称、含量和所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进行标示的规范性表格。其中,能量和一些与人体健康关系尤为密切的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等,需要在所有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中强制性标示。另外,当在预包装食品中强化了某些营养成分,或者要强调说明某些营养成分的含量水平及其生理作用时,比如,某种食品想要标示“富含某某营养素”,这些营养成分信息也要强制在营养成分表中标示出来。

健康中国行动之合理膳食行动副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司长刘金峰认为,有效实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有利于宣传普及食品营养知识,可以加强对个人和家庭的营养和膳食指导。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可以通过阅读营养标签,有意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例如,有的人为了控制体重而注意食品中脂肪和能量的水平,有的人为保持体重或预防肠道疾病会关注食品中膳食纤维的含量。通过实施营养标签,提示脂肪、糖和钠等含量,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营养健康意识,调整膳食结构和健康水平,以此鼓励全社会参与到减盐、减油、减糖行动中。

随着公众健康消费意识逐渐成熟,营养饮食习惯逐渐养成,对于食品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实施可以使人们在食品消费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科技发展推动市场前行

食品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需品,而由此衍生而出的食品包装市场潜力不可小觑。据相关机构调研报告显示,到2026年,全球食品包裝市场规模将达到606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6%。

关于食品包装行业的长期发展,业内人士将目光放在了包装材质的创新与环保。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纸质包装的市场日益扩大。有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纸和纸板容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约为2350家,纸制品包装行业集中度约为4.40%。

除了纸质包装,以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循环利用的新包装材料也在研发之中。近段时间,可食用包装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食品行业已经开始为三明治、饼干、雪糕以及其他独立包装食品提供可食用包装,包装材料主要以土豆、米纸、海藻和西红柿等为主。

活性包装和智能包装则是两类新型的包装形式,它们可以使食品包装具有一定的功能特性,并满足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为了提高食品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利用天然高分子材料作为原材料制备环境友好型、可生物降解的新型包装材料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食品包装的质量安全关系着人们的饮食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尽管食品包装材料不断更新换代,但重中之重仍是安全。在选材安全的基础上,可降解、可循环、绿色环保将成为食品包装的发展趋势。

过度包装不可取

食品包装是食品质量的保护层和品牌形象的宣传员,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自不必强调。但在食品包装领域,很多企业对食品进行过度包装,力求凸显其高端、奢华、与众不同,殊不知这也是一种浪费。

包装华丽的白酒、红酒、月饼、糕点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很多人觉得购买包装精美的食品走亲访友会“有面子”,这种心理也给过度包装提供了温床。过度包装会导致多方面的问题,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还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

近年来,除了酒水、时令性食品存在过度包装,日常生活中的水果蔬菜也加入了过度包装的行列。不仅西瓜、哈密瓜等大型水果套袋销售,甚至连苹果、橘子、芦柑、枇杷、猕猴桃等小体积水果在部分销售场所也套袋销售,似乎将这些水果进行逐个套袋后,会显得更加尊贵、奢华、“出身不凡”。这种“万物套袋”的销售行为既造成浪费,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

对于市场上常见的过度包装行为,我国也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经济和技术条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状况以及产品的技术要求,组织制定有关标准,防止过度包装造成环境污染。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要求,设计产品包装物应当执行产品包装标准,防止过度包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提到,企业对产品的包装应当合理,包装材质、结构和成本应当与内装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成本相适应,减少包装性废物的产生,不得进行过度包装。

凡事讲究适可而止,这话用在食品包装方面同样适用,适合产品本身的包装才是好包装。如今,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理性化、客观化,那些看似精美、奢华的包装逐渐淡出市场,包装简洁、选材适宜的食品包装成为市场主流,颇有种“返璞归真”之感。

猜你喜欢
皮囊食品包装标签
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萌宠们那些“奇奇怪怪”的行为
包皮囊内的“战争”
悬崖勒马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吾栖之肤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标签化伤害了谁
食品包装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