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其兴
(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重庆 404000)
腰大肌损伤是临床中的常见病,但是由于认识和研究的不足,国内文献中与本病相关的报道有腰大肌综合征、腰大肌筋膜炎、腰大肌紊乱症等[1-3]。腰大肌大部分位于T12~L4椎体与横突之间陷沟内,其上部肌纤维可延伸至后纵隔最下部及膈肌的后方。大部分腰大肌以肌齿形式连接在T12~L4椎体和椎间盘边缘处,外侧部分连接于T12~L4腰椎横突,向下与髂肌共同形成髂腰肌腱,经腹股沟韧带下肌腔隙,止于大腿根部内侧的股骨小转子。由于其解剖特点,腰大肌损伤着力点主要发生在L3椎体及横突处、肌腔隙处、股骨小转子处,其疼痛也就发生在此3处。主要在L3椎体及横突处[4]。腰大肌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患侧大腿放射性麻木和(或)感觉减退,屈髋受限,偶见会阴部疼痛不适[5]。腰大肌损伤卡压股神经继发性引起股四头肌瘫痪、无力、萎缩以及上下楼困难等一系列症状[6]。针刀及手法是临床应用较多的方法[7-8]。笔者用针灸联合点拨手法治疗腰大肌损伤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共40例,均为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科收治患者。男18例,女22例;年龄43~64岁,平均(49.5±5.5)岁;病程1周至3个月;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7分3例,6分7例,5分16例,4分10例,3分4例;腰椎CT提示腰椎间盘膨出21例,腰椎间盘突出12例,腰椎退行性改变7例。均有不同程度患侧大腿放射性麻木和(或)感觉减退、屈髋受限及膝关节疼痛。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腰大肌体表投影深处即腹股沟韧带中外1/3处触及压痛,或触及条索状结节,蹲起或主动屈髋时诱发疼痛或疼痛加重,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两组均给予针灸治疗。患者先俯卧位,用迪康0.35mm×75mm针灸针,选择L2、L3棘突下旁开2cm进针,针尖到达相应横突后调整针尖方向,当针尖下有落空感同时针感向患侧大腿前内侧放射后接KWD-8081型英迪牌电针仪,连续波20min。然后患者改为仰卧位,用迪康0.35mm×75mm针灸针,从患侧维道穴进针,针尖向内下方,针感放射到患侧大腿前内侧,不留针。
研究组结合点拨手法治疗。患者仰卧位,双下肢屈髋屈膝,放松腹壁,选择腹股沟韧带中外1/3处,双手重叠,食指中指无名指用力下压触摸到腰大肌肌腹,然后嘱患者下肢伸直后足背伸,患侧下肢上抬到所能到达的高度,维持5s后缓慢下放,重复5次。
两组均治疗2周后统计结果。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1~3分为轻度疼痛(疼痛能忍受不影响睡眠),4~6分中度疼痛(疼痛尚能忍受并影响睡眠),7~10分重度疼痛(疼痛难忍影响睡眠食欲)。
采用改良的Schober法(MMS)。患者站立,于腰4棘突下定第1点,沿脊柱向上15cm选取第2点,并做标记。患者立正后尽量弯腰,记录两标记点距离变化。其值越大表示腰椎活动度越好。
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中“腰肌劳损”疗效评定标准。治愈:腰部症状消失,腰部活动自如。好转:腰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未愈:症状未改善。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VAS及MM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及MMS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及MMS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VAS MMS对照组 20 治疗前 7.48±0.52 2.62±0.43治疗后 3.52±0.53* 5.75±0.50*试验组 20 治疗前 7.52±0.81 2.68±0.32治疗后 2.42±0.38*△ 7.18±0.55*△
腰大肌损伤常见发生在体位突然变更不当及负荷超限时,如跨栏、鲤鱼打挺等具有暴发力性动作时,或腰部反复用力扭转劳损[10]。此外,腰部反复用力扭转劳损,如长期坐位工作,也是造成腰大肌损伤的主要原因[10]。腰大肌大部分处于L1~L4椎体与横突之间的陷沟内,腰3横突最长,该处的肌腹横径最宽,是腰大肌肌纤维最集中的部位[10]。其特殊的解剖结构使得常规针灸不易针刺腰大肌,以致不易触及病灶。通过精确针刺腰大肌起点附近最宽肌腹及中部肌腹部位的筋膜,准确控制针感的传导方向,而松解腰大肌,起到治疗作用。
《灵枢·九针十二原》谓:“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三才针法创始人国医大师程莘农认为针刺浅深是毫针刺法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决定疗效。应灵活掌握针刺方向,气至病所[11]。在针刺时强调进针的层次感和得气后针感放射至大腿前内侧,以提高临床疗效。针灸配合点拨手法能减轻腰部疼痛症状,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