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雨洁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教学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探究的乐趣,并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促使学生能够以更积极的状态投入数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中来,进而逐步达到培养学生问题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能力;培养策略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1.1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
虽然新课程教育改革已经开展了较长一段时间,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也注重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创新,但是实质上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依旧比较传统。因为一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到现代化教育的教学观,所以很容易追求没有理念和形式的教学方式。比如,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只是为了巩固课本上的知识,并没有引导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探索、发现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新的问题。这就给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更别提开展探究式教学了。
1.2对教材了解不彻底,教学中无法明确教学重点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把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了教学方法和方式上,这样就忽略了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研究。本人认为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教师对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缺乏研究,对数学学科整体的知识结构框架不了解,欠缺必要的学科底蕴,所以在教学中很容易出现就事论事的教学现象,导致学生无法形成知识结构,同时也不能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和智慧;二是教师对教材的编写意图不能完全领会,抓不住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失去了针对性,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对探究式教学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能力培养策略
2.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保证学生问题能力的有效培养,教师先就要注重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逐步学会依据数学知识提出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质疑,引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让学生学会自主地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有效激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例如,在学习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一开始时就要将自主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试着回顾一次函数的性质是如何研究的?我们是否可以像研究一次函数那样的方法来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呢?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应该先研究什么呢?教师通过创设这个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来探究新的知识,可以让学生积极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与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并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保证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可持续发展。
2.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大胆进行提问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是以严厉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的课堂严肃有余,却很容易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压抑感,不敢与教师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与沟通。这就从一定程度上阻碍到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问题能力的有效培养,教师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与爱护学生,创建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此消除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焦灼感,让学生大胆地进行自我展示,积极开展课堂知识的探索与质疑。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解决问题,勇于争论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圆的对称性》一课时,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就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试着依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对课本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以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都收獲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知识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问题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无论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收获得多与少,对于积极分享自己学习收获的,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对于那些内向不敢发言的学生,教师则需要对他进行耐心引导,让其大胆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并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难度大小,教师也一定要以耐心平和的口吻帮助学生进行解决,让学生在积极提出问题的同时还能以最佳的状态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索,以此确保学生问题能力的有效培养。教师要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建一个民主自由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与教师之间默契度,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积极鼓励下积极钻研,勇于探索创新。这样才能实现学生数学问题能力的逐步提升,推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综合性成长。
2.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浓厚的探究氛围
我们仅仅依靠教师的力量,很难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中来。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有效落实不仅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小组沟通交流中产生新的学习思维,提升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创新能力,以此为学生创建一个更浓厚的课堂探究氛围,确保学生问题能力的有效培养。例如,在学习苏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锐角三角函数》一课时,这节内容涉及直角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方面的知识。对于这些内容,学生掌握的情况相对较好。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可以把更多的探究权力交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将班级里的学生按照学习能力的高低划分成实力均衡的不同小组,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自主对锐角三角函数概念知识进行学习,并通过小组讨论与分析,正确理解正弦符号的含义,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初步学会根据定义求锐角的正弦值。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能够更踊跃地对数学知识进行质疑与思考。同时,教师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还能让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对知识产生更多新的想法,掌握更多探究的技巧,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问题能力的目的,以此高效完成素质教育所下达的数学教学任务。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通常都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依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对知识进行探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学生主观思维的培养。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思想上的革新,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并积极寻找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达到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妍翎.初中二年级学生解决数学情境问题能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
[2] 王峰.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05):52.
[3] 郭影.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8(1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