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丽,丁琳芳,王丽婷
(新疆伊宁市陆军第九四六医院,新疆 伊犁 835000)
维持性血液透析属于终末期肾病替代疗法,可有效净化血液,提高患者存活率[1]。但由于治疗时间较长,多数患者受家庭经济、精神压力等因素影响,易产生焦虑、浮躁等情绪,既降低治疗效果,又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本次研究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情况如下。
将2019年12月~2020年4月本院接收治疗的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取数字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48例患者,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20~70岁,平均(45.32±2.17)岁;实验组48例患者,男26例,女22例,年龄21~70岁,平均(45.19±2.21)岁。对两组一般资料予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宣讲、饮食护理和用药指导,并在透析治疗时密切观察患者病症指标,若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告知医师,确保透析治疗安全性。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护理:(1)加强护患沟通,入院后主动与患者交流,带患者熟悉环境,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和护理知识,为患者提供安静和无菌的治疗环境,确保室内通风向阳,合理调整室内温度、湿度,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并向患者讲解血液透析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日常生活中尽量满足患者需求。积极与患者沟通,语言温柔,态度和蔼,关心和支持患者,取得患者信任,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不断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同时,可根据患者喜好,播放音乐或者聊天等,分散患者注意力,提高舒适感。此外,科室还为患者准备护士长意见箱,便于及时反馈意见、建议,护理人员根据建议和意见结果调整护理计划,从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并且,建立微信群,护理人员定期在群内发放各种疾病知识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疾病认识,还能方便为患者疑难解惑,节约医疗资源。(2)与患者家属建立良好关系,和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告知家属患者病情,要求家属积极配合医师,共同为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并告知家属疾病后期注意事项,让家属经常关心和陪伴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温暖。日常生活中合理控制患者饮食,限制盐量和钾摄入量,可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确保患者充足、安静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并根据患者后期身体康复情况,让患者进行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提高机体抵抗力,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使身体逐渐康复。
对两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比较,抑郁情绪采用SDS量表,焦虑情绪则采用SAS量表,每项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越重,反之越轻。
数据采用SPSS 21.0分析,计量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检验标准p<0.05。
护理前,对照组SDS评分为(62.31±5.47)分、SAS评分为(61.88±5.21)分;实验组SDS评分为(62.18±5.51)分、SAS评分为(61.75±5.18)分。两组比较结果为(t=0.116,P=0.908)、(t=0.123,P=0.9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SDS评分为(54.19±3.49)分、SAS评分为(53.88±2.63)分;实验组SDS评分为(47.68±3.16)分、SAS评分为(45.77±2.11)分。两组比较结果为(t=9.595,P=0.000)、(t=16.664,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具有病程时间长、预后差等特点,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措施之一,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情恶化,提高患者生命存活率[2]。但由于病程时间长,受多种因素影响,既导致患者精神、躯体痛苦增加,还会引起焦虑、紧张等情绪,对于疾病预后造成严重影响。
心理护理以患者为主体,根据心理状态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优质、舒适的护理服务干预,既能舒缓负面情绪,又能拉近护患关系,提高依从性[3]。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让患者能够全身心放松,以有效提高舒适度。同时,再对患者给予心理疏导,改善患者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使患者能够正视自身病情,从而提高依从性。最后,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让家属经常陪伴和鼓励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既能帮助患者激发治疗信心,提高积极性,又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本次研究显示,经护理后,实验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负性情绪,减少心理压力,提高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