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燕 任 波
(1.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沈阳 110000;2.沈阳广播电视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3)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去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与此相对应的就是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持,而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与教育水平相对低下,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所以迫使企业要从本国雇佣人员出国,从而产生了高昂的人力资本费用。在此背景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家相继出台了有关对外扩大办学的政策,从宏观布局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日渐明显,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引领下,存在着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经济的全球发展需要教育走出国门,秉承“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理念,开展“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与教育投入势在必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海外办学多数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地区,欧洲与美洲地区相对较少,数据统计结果为高职院校未来国际化发展提供指路明灯。
高职教育其办学宗旨是为社会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就其办学水平、师资结构、教学内容及办学模式等方面而言,仍存在一些问题,“一带一路”的大力发展,急需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为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输送打通了道路。因此,我国高职院校需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逐步完善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等,实现学校与国内、国际市场接轨,专业与国内、国际产业匹配,以此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长久发展,提高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加速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必须立足发展现状,从实际出发,为高职国际化发展提供方向。
观念认识指导战略方向,国际化发展要从改变国际化认识开始。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深入学习与引领,国际化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仍有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国际化意识,认为国际化发展离自身发展还很远,墨守成规,没有打开视野开拓思路,从专业建设到人才培养方面,都与国际化相脱轨。学者调研数据显示,全国少于50%的高等职业院校已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而落实高职院校《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更是凤毛麟角[2]。由此可见,我国高职院校在对国际化认识上还存在明显不足,对国际化发展的重视程度还亟须提高。
所谓办学定位是指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自身办学条件进而进行的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一系列活动,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及培养人才标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旨在培养能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实用性技能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于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一方面符合了我国高职培养人才目标,但另一方面,由于在培养目标上鲜有高职院校加入国际化人才培养指标,因而在课程设置、科研活动与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比重严重缺乏,这是不符合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
国际化教育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进展中,实现人才的全球化资源配置,促进世界的整体发展。而实现国际化教育的前提就是对人才要制定统一的标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育人标准80%以上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毕业生获得的资格证书是属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高达90%以上的高职院校尚无经国外认证机构认证的专业,因此,高职毕业生尚未达到国际化用工需求标准[3]。
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依托于完善的国际化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并没有制定具体的规定和实施细则,国际化交流与合作部门更是形同虚设,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尚未制定符合院校发展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制度的院校不在少数,导致高职院校国际化道路缺少指路明灯,进而国际化发展速度迟缓,国际交流与合作相对滞后。在经费投入方面,相比于高职院校其他支出,比例明显偏低。
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逐步推进,我国高职教育初步具备了国际化发展视野,但目前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步伐太小,还未能满足经济国际化发展要求,推进国际化发展进程,实现高职教育的“一带一路”发展策略,既要从宏观政策出发,也要注重微观办学方针等方面。
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是符合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国家可以从法律的层面给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提供政策导向,使高职院校上层建筑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整体把握我国高职国际化发展脉络。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水平发展呈现出南北差异,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在政策方面,不能千篇一律,以偏概全,可以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和高职教育发展程度制定有针对性的纲领性政策,帮助高职院校制定科学合理的国际化发展规划。同时,在师资培训、课程设置、学术交流等微观层面要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实施细则,使高职国际化办学成为常态化战略部署的同时,避免走形式主义的道路,实实在在为国际化发展办实事。
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要求高职在办学定位方面,除了要为本区域经济提供人力支持外,还要加强国际化技能型人才培养。要充分注重与国际院校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往来。要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教学水平,与周边国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国际化合作项目,共克专业前沿问题。有些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合作如同蜻蜓点水,停留在表面,从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师资配置都远远达不到国际化专业标准,这是要值得反思的。国际化办学定位就是帮助高职院校建立自上而下的国际化体系。但我们在国际化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到不能矫枉过正,要分批次、有重点地开展国际化专业,不能“百花齐放”,在国际化过程中要凸出本校重点专业,由点带面,逐步加快国际化步伐,扎扎实实地推进高职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国际化教学资源可以从师资和课程两个方面着手。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齐头并进,高职院校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确定特色专业,找到发展突破口,积极促成国际化合作办学,不仅要选派优秀年轻教师走出去,还要把顶尖级师资引进来,形成国际化教育合力,推动专业国际化发展,掌握本专业国际化发展前沿,通过课题、项目等形式,提升师资的国际化教学水平,为本校教师提供国际化交流平台。对接国际化专业人才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落后专业内容,每年坚持换血。对接国际市场,实现不仅教师可以走出去,我们的毕业生更可以走出去。
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是“一带一路”政策在教育上的对外开放,是优化全球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政府在鼓励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的同时,更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同时高职院校也要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全力配合政府的制度推进,推动教育国际化的高速发展。高职院校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国际化业务,制定院校发展的国际化师资培训、科研项目、奖励政策等实施细则,规范院校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做出战略部署,每年经费投入也要有所侧重,为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发展氛围,推进国际化发展进程。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日渐深入人心,高职院校逐步探索国际化发展道路,通过招收留学生及派遣本校教师出国考察等方式,加强了高职院校与国际院校的联系。但我们可以看出,这种联系还不够紧密,大部分仅仅局限于浅层的走访、观摩等阶段,缺乏国际化的深度合作。为了加速高职院校的国际化进程,学校要从教学理念、课程设计、课程组织、教学监督与评价多方面、系统性地展开合作与交流,同时开展深度的科研合作项目,为年轻教师搭建学习平台,使教学、科研逐步与世界接轨,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
经济的全球化及人才的无边界化发展,对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育人标准,为了适应经济、科技、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立足实际,从客观现实出发,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反思与总结,在实践中摸索时代赋予高职教育新的使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试图解决国际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推进教育的“一带一路”国际化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