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凤茹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人工合成介质的出现得益于人类对天然物质介质的被动性选择。人类一定是受到文字符号附着物的显示符号特性和它能够较长时间保存的启示而选择某一种文字介质的。一方面它好用;另一方面它易于作为档案长久保存。但是长久与永久不是同一个概念。来自于天然物质的介质基本是自然界矿石、植物、动物介质。这些物质的属性是自然生成的,并不是单为文字附着而产生的。人类只不过是在众多介质中无奈选择了这些相对较好利用的材料作为文字介质,这些介质的使用功能也不是无缺点的。矿石类的材料不是体积笨,就是重量比重大,例如石板、石刻;动物类的介质不是符合要求的材料有限,就是容易腐蚀,例如龟甲和兽骨;植物类的介质不是符合要求的材料受气候和环境变化限制,就是极易破损,例如纸莎草。因此,当人类开始利用文字后,对文字参与社会组织管理的欲望只会越来越强烈。这种需求的迫切性和天然物质介质功能和材料供给的有限性形成了比较尖锐的矛盾。强烈的需求使人类很自然地选择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用智慧解决这个问题,即开发出人工合成的文字介质。人工合成介质的时代到来了。
由于地理气候和环境的不同,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各个地区的文明发展程度是不同的。文字介质在由天然介质到人工合成介质的过渡中,不会是割裂的。就如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连续的一样,文字介质的演变也是螺旋式上升的。即,新的介质一定是在旧介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工合成介质的产生也不例外。由于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的差异,所以在世界各地的人们就地取材加工合成介质材料。因此文字的人工合成介质在世界不同的地域有很多类型。到目前流传下来的种类中,主要有:铸塑文字,如金文;纺织品文字,如丝绢文字;纸张文字,如中国宣纸文字、中东和地中海地区的羊皮纸文字。
金文,即金属铸造文字。广义的金文应当是一切利用金属铸造工艺浇铸出的文字。狭义的金文指中国西周时期铸在当时国家和地方青铜器上的文字。殷商时期是中国地区青铜器铸造工艺成熟的时代,到了西周青铜器礼器是国家和地方统治的象征。它们大部分以“鼎”和“钟”的形式呈现(钟是乐器,鼎为神器),所以金文也称之为“钟鼎文”。夏商周时期把金属铸造,特别是以青铜冶炼为主的金属制造材料统一称之为“金”,因此在铜器上铸造出来的文字就被称为“金文”。金文大量应用的阶段起于西周早期,并延续到秦和汉前期,前后约一千多年。据《金文编》所载,金文共约四千个汉字,可认的约两千多个。
对金属矿石高温冶炼提纯金属材料再进行模具铸造的工艺早在中国夏朝就开始应用了,到了商代,以青铜为材料的金属铸造工艺日臻完善。可以肯定的是,以金属材料锻铸的器物最初一定不是为了文字记录而产生。因为金属材料坚固、耐高温、能长久保存,还能盛放东西。它们一定是为了生活需要而被发明的。但是金属模具在设计和雕刻花纹的过程中,由于人类之前使用文字的经验,人们自然而然地将文字符号嵌入到模具装饰中。浇铸在金属器物上的文字和其他图案有本质的不同。因为金属器皿上的文字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交际符号,它有系统性、记录性、独立性。这些符号能够记录当时情形,并且都能重复使用。由此金文成为被大量使用的文字符号形式。受金文的启发,以后的陶文、瓷文也偶有出现。受金文的影响,汉字的书写风格都出现了有金属铸造痕迹的特点,例如籀文(即周宣王太史籀书写)就有明显的铸件模具转角圆弧的特点。先秦大篆也是如此。
由于材料开采的艰难和铸造工艺的复杂,且造价昂贵,金文的产生成本极高。作为人工合成介质的文字形式,金文的普及性只能限制在少数人的范围内。它作为国家和地方档案只能是那些具有标志性和象征意义的信息记录,或者是能够永久保存的公共信息。它的特点是牢固、耐久、不会改变。
文字介质材料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合成工艺技术是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是基于植物纤维提炼再合成的技术和工艺。它的信息承载物主要是图文。因此图书的概念是纸张广泛应用后才真正确立的概念。图书档案的成熟与图书档案事业的起步是以造纸术为前提的。纸张具有轻薄、体积小、图文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其实纸莎草也具有此特点,只是纸莎草属于天然植物,无法随心所欲进行幅面、厚薄、功能等方面的设计和改造。造纸术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传播应用技术发明。纸张的大量生产和复制基于纸张的造价低廉。相比较于石器、青铜器、丝绢等物质,基于植物纤维的纸张原材料非常充裕。从出土文物证明,中国最初的纸基本以麻为原料,工艺为把麻质纤维浸泡、捣烂、分散再沥出干燥成纸。造纸技艺肯定受漂洗絮物的启发。人类发明文字后,一直在寻求最适宜载体的路上苦苦探索。尼罗河纸莎草、欧洲和中东的羊皮纸、中国南方的竹简和绢帛都曾被挖掘和利用为文字书写材料。据说秦国国君一天的奏章是整整一车竹简;丝绢轻便,但资源有限,成本很高,在书写方面也有较大局限,尤其是动物纤维不易保存,特别容易老化和腐蚀。中国丝在公元前就传入印度。在印度古籍中记录于《政事论》之《治国安邦术》中有“中国的成捆的丝”的记载。
汉代文景之治后,甲骨、丝绢、竹简远远不能满足书写需求,因而蔡伦造纸术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西汉初文景之治下,政治对文字工具的需求十分旺盛,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的需求十分迫切。《说文解字》:“‘纸’从系旁,也就是‘丝’旁”,说明当时纸主要用绢丝材料。蔡伦采用树皮造纸改进了材料和工艺。史书记载:汉和帝曾到洛河的造纸作坊(此地有丰富的造纸麻、楮等)。蔡伦之后造纸术逐步推广。如东汉的左伯就是造纸能手。他造的纸成为竹简、木牍、丝绢的颠覆者,不久后就取代了简、帛,成为至尊书写材料,有力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图书档案事业的发展。
除了丝之外,中国传入印度并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就是造纸术。古印度书写材料有木板、竹片、桦树皮、贝叶。梵文常用“桦树皮”表示书写材料的概念,后来印度人用该词称呼中国输入的纸张。蔡伦改革造纸术后,因传播佛教使纸张进入印度和欧洲也就不难理解了。
造纸术既是物理,也是化学手段的革新。纸张出现,引发了文字介质材料的革命。另外,纸张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传播信息,它最大的意义在于直观的图文信息保存。发明造纸术,其实受类似纸莎草的启发,造纸术一定很早就有了,可能蔡伦对造纸术进行过改进,每一次造纸工艺的革新一定是为了纸张的造价更低廉、成本更划算、重量更轻、体积更薄、韧性更好、幅面更大、视觉更美观、性能更丰富、保存更长久。纸张不仅仅用于图文信息承载,还能够用于包装、运输、装饰、生活器物等方方面面。例如“羊皮纸”就是一种以包装为主要用途的纸,也是非常坚固耐用的书本装帧和直接用于书写的介质。“羊皮纸”结构密实,有一层防油膜也防水,弹性好,强度大,防潮,造纸工艺经过羊皮化,具有极高的韧性,不易折断,特别耐揉搓,而且厚而结实,防油防水。“羊皮纸”两面光滑,都能写字画图,且很光滑、方便,能让鹅毛笔迹呈饱满质感,拿来摺成书本、用作书皮都很好。作为图书档案,“羊皮纸”比“纸莎草纸”更加美观,易保存,它的吸水性也好,组织均匀,经过了硫酸处理的“羊皮纸”,强度极好。把羊皮订成小册子,就是欧洲著名的“手抄本”,合订成册后,就成为价值连城的羊皮典籍。帕珈马图书馆的许多藏书就是“羊皮纸”典籍。
“羊皮纸”来自中东,由于古埃及时期统治者禁止纸莎草纸输出埃及,迫于无奈帕珈马人就发明了“羊皮纸”。“羊皮纸”与普通植物纤维纸的区别在于原材料为“皮”。“羊皮纸”是动物(小羊皮或小牛皮)的皮制成的。它用物理性的拉伸手段获得。在公元三到十三世纪近千年的历史中,欧洲各国主要使用羊皮纸书写图书文件,在很长一段时间“羊皮纸”与“纸莎草纸”同时被大量应用。公元14世纪后才被中国纸取代,但欧洲和中东仍有一些国家使用“羊皮纸”书写重要文献,以示庄重。最好的“羊皮纸”称做犊皮纸,被拿来用在最重要的书籍抄写上。
由于纸张的巨大利用价值,造纸术一经成熟,就会被快速应用并不断革新。中国的造纸术自然传入周边邻国,如朝鲜、越南、日本、中亚国家、印度。大约在10世纪造纸技术传到了叙利亚、埃及。由于阿拉伯人的商路作用,在造纸工艺的流传过程中,阿拉伯人起了关键作用。欧洲了解造纸技术是经过阿拉伯人传承的。13世纪意大利有了造纸工场;14世纪法国也有了造纸场;接着德国、英国和北欧地区相继开始专业造纸。16世纪瑞典建立造纸厂。美国在17世纪建立了造纸厂。18世纪法国发明机器造纸法,欧洲人领先了造纸技术。19世纪造纸术在五大洲成为基本生产。造纸术的革新和应用,既是人类对传播需求驱动的结果,也反过来对于传播以及图书档案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造纸术是文字介质材料的一次飞跃,纸张轻盈,便于携带,取材广泛,成本低廉。植物纤维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人的智慧利用推动了中国、阿拉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它不仅仅对图书档案事业有着革命性的意义,也对于人类进步起了强大的推动作用。由于纸张的进步和大量的使用,造纸术走过的中国——中东——欧洲这一线传播成就了人类近代文明。现代纸张是信息承载的基础载体,也是事物凭证的基本依据,更是图书档案信息的主要介质,用来书写、画画、印刷成书籍,无论是凸版印刷纸、新闻纸、胶版印刷纸、铜版纸,还是书皮纸、字典纸、拷贝纸等等,对图书保证出版和档案管理都是第一要素。机器制造的现代纸张成本低廉。道林纸以木浆为材料;模造纸以旧纸、破布为原料;铜版纸增加了涂层,用于彩印;雪面铜版纸(磨砂纸)于铜版纸加涂料避免反光;圣经纸用全木纤维,用来印制圣经;再生纸更是将废纸回收,再生纸浆,取代木纸浆产出新纸。用于书写、印刷等文化用纸则加以漂白化学材料。再生纸可节约森林资源,减少垃圾和污染等。对于图书档案适宜的纸张范围是很大的:凸版印刷纸(凸版纸)是印刷高级书籍的上佳纸张,用于印刷书籍、教科书、期刊;胶版印刷纸(胶版纸)主供高级彩色胶印和印刷宣传、张贴画;铜板纸(原纸涂层纸)可供精品印刷;书皮纸供书刊封面使用;字典纸供印刷字典、手册,其吸湿性强,会起皱;拷贝纸(复写纸)用于复写、打字和装帧画像护页;板纸(纸板)用来制作精装书封面、封套;凸版纸用于著作、科技图书、学术刊物、大中专教材等正文用纸;新闻纸(白报纸)主供印刷报纸、刊物。白报纸也是书籍的主要用纸,也用于报纸、期刊、课本、连环画等正文用纸。其特点是:纸质松轻、富有较好的弹性;吸墨性能好,这就保证了油墨能较好地固着在纸面上;纸张经过压光后两面平滑,不起毛,从而使两面印迹比较清晰而饱满;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不透明性能好;适合于高速轮转机印刷。这种纸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和其他杂质,不宜长期存放。时间过长了纸张会发黄变脆,抗水性能差,不宜书写,须使用油墨,且油墨粘度不高,印刷须控制水分。画报纸用于印刷画报、图册和宣传画等。书面纸是印刷书籍封面用的纸张。压纹纸是一种封面装饰用纸,纸面有花纹;毛边纸质地薄而松软,抗水性差,吸墨性好,只宜单面印刷,供古装书籍用。书写纸是供墨水书写用的纸张,用于印刷练习本、日记本、表格和帐薄。打字纸纸质薄而富有韧性,打字不穿洞,硬笔复写不被笔尖划破,用于印刷单据、表格以及多联复写凭证。邮丰纸是用于印制各种复写本册用纸。白版纸用于简精装书的里封和精装书籍中的径纸。牛皮纸具有很高的拉力,用于信封、纸袋等。
纸张是印刷四大要素之一。印刷术对于图书档案事业的意义不亚于纸张。如果说发明了文字是人类迈进文明门槛的标志,那么发明了纸张就是人类推广文明、储存文化、传承文明的基础。但是在我们发扬光大的过程中,起加速器作用的首要功臣,非印刷术莫属。印刷术的出现是人类文明成果能够复制,加倍传递。传递的速度取决于印刷术改良技术的程度。印刷速度越快,文明传播的速度越快。人类古已有重复刻印、雕版复印技术。中国唐代雕版印刷非常普遍。后来中国有了活字印刷,即木活字和泥活字。北宋毕昇改良了泥活字印刷术,使字模和字块更加灵活耐用。这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它大大提高了图书档案的产出率和数量。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科技、艺术得以在较大范围内快速传递,成就大量图书文献后又可以得到保存和重复使用。这时的图书档案有了基础保有量,使图书档案事业的发展看到了曙光。这时的图书保存机构才有了由国家下沉到民间的可能。正是因为有了印刷术的出现,北宋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思想、科技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东京汴梁成为当时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大都市。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专门论述了中国宋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以及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内容涉及哲学、历史、科学思想、数、理、化、天、地、生、农、医及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它向人们展示的这幅中国宋代科技文明的宏伟画卷的前提基础是北宋印刷术的改进。
然而,正如李约瑟在提到他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动因时提到两个问题:为什么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在把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文明中发展,而只在欧洲发展出来?这样两个问题促使他试图回答“李约瑟难题”。这个难题其实在图书档案介质的发展中,特别是印刷术的演变中得到印证。这个印证就是德国工匠古腾堡的出现。
约翰·古腾堡,也译为“古登堡”以及“古腾贝格”公元15世纪上半叶出生于德国的美因茨。从影响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角度而言,他是德国最伟大的发明家。公元1468年辞世。他是西方活字印刷机的发明人。他发明的铅活字印刷术导致了伟大的媒体革命,迅速地推动了西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在中国印刷术传承几百年之后,铅活字的发明,使全球印刷术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大约1445年左右,古滕堡制造出第一台铅活字印刷机。由铅的合金制成。金属的坚固性和精确性使活字印刷在泥活字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1455年后铅合金浇铸活字排印书籍数量较之前的几百年增加了几百万倍。
就图书事业而言,尽管传入了东方的泥活字印刷术,但泥质的原料供给、泥子的脆弱性、边缘的模糊性都严重影响着泥活字印刷的效果和数量。在中世纪的东西方,图书是财富的象征。当时只有权贵人家才有图书室。因为这时的书基本是人们用手工书写出来的,同样的内容都要辛苦抄写。抄写员是一项终身的职业。在政教合一的西方中世纪,僧侣们需要诵经,他们必须有《圣经》在手,所以僧侣就必须做《圣经》以及其它宗教文书的抄写工作,当时一部手抄《圣经》的造价非常昂贵,作为传承宝物保存在图书馆也会被上锁。15世纪正是文艺复兴的兴盛时期,印刷机恰逢此时出现,它加速了文艺复兴的进程,加快了思想、知识、文化、技术的传播。
铅活字印刷机发明之前,谷滕堡在修道院看到一个修士好多年才能抄完一本圣经,他想发明一种字母分开,可以移动的坚硬金属。他找到了金属铅合金,并自己研制印墨、纸张。古腾堡的铅、锡合金组冷却快,且能够承受压力。当时一个手抄员一天专门抄写拉丁文(以普通开本为准),其平均速度为15-20页。谷登堡的印刷机每小时就能印刷好几百页。谷登堡1455年出版的《圣经》是它最著名的作品。一下就印了180本。古腾堡发明的铅活字印刷机,利用字模排版进行重复印刷,到今天仍然是印刷艺术中的宝贵财富。在欧洲铅活字得到快速普及。之后五十年就印刷了三万种图书,计一千两百多万份。
法国作家雨果说:古腾堡印刷术是世界上最大的发明。它使得印刷品变得非常便宜,印刷速度的提高,数量的增加使欧洲的文盲大量减少,民智得到开化,民主已经不可阻挡,近代文明由此起航。
图书档案事业就在大量图书形成的基础上开始起步。尽管图书档案古已有之,但是作为一项大规模事业,则是在经过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到了18世纪正式形成。18世纪后期,在大量图书档案积累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欧洲实行资产阶级档案工作改革之后,图书馆学和档案学步入正轨时代。
在人类文明史上,档案概念的确立早于图书。图书的概念普及是在书籍大量产生后,也就是15、16、17世纪以后。人类早期的书籍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各类介质的图书档案工作缓慢发展,尽管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介于图书档案介质的物质特点决定了图书档案整理与编目的方式。古罗马把图书档案进行分类保管;中世纪欧洲封建庄园主的图书馆和档案馆把图书档案按业务需求、时间等序列进行分类保管。铅活字后的16~17世纪出现了分类更加细致的顺序整理方法,16世纪出现了专门的图书档案著作,这与印刷术的推广有直接关系。如1571年德国档案学家冯·拉明根出版了《登记室及其机构和管理》。所以17、18世纪两百年中,档案学理论得到了超过以往一千多年的发展。19世纪图书档案作为科学概念被正式提出。
19世纪后,欧洲国家建立了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还建立了图书馆和档案馆管理制度。19世纪末,他们提出了图书档案向公众开放、兴办学校、培养专业人才的口号,发展成了国家事业。由此对图书馆、档案馆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对图书档案的整理、鉴定、编目、利用、公布等作了专门探讨。20世纪30年代,我国的图书档案学专业研究开始起步,内容包括图书档案归档、分类、排列、编目、典藏、调卷等。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具有国家规模的社会主义图书档案事业,全面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图书档案事业的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