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振泽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构建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育人体系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树立“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教育理念是深化新时代教师教书育人使命的现实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推进“课程思政”是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时代课题。
“课程思政”是围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位一体” 的课程教学目标,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价值理念,通过深入挖掘各门课程学科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等以润物无声形式渗透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内化为自身德行,转化为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方法。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与核心要义。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加强“课程思政”,在专业知识教育中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是确保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实现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由之路,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构建课程、科研、实践等“十大育人”体系,其中首要的就是构建课程育人体系,即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其基本职责。“课程思政”是课程的题中之意,教师的应然之义,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责任,都要承担起“课程思政”的主体责任。合格的教师要自觉践行教书育人的初心与使命,不能只做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课程思政”的目标是要将教育内容从知识维度、能力维度提升到价值维度,这是向教育初心回归的必然选择。“课程思政”的目的是专业课程素质目标的再提升,既不是指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也不是增开一门课或一项活动,其基本含义是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功能。“课程思政”不是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简单机械相加,而是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传授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引领。
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核心在于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协调前行,是在继续巩固“思政课程”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基础上,赋予专业课程以价值引领的重任,进一步提升各种专业学科的育人成效。
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既有思想认识层面的问题,也有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与专业课教师无关,表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重教书轻育人,不是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而是以被动应付的心态地开展“课程思政”,尤其是缺乏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的内生动力,从而导致“课程思政”效果不佳。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三种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泛化现象。“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每门课程都要全面系统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每堂课都要机械、教条地讲授思政教育内容。二是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结合的机械化现象。“课程思政”在教学设计中,不是简单机械地在知识教育中生搬硬套地以附加式、标签式、插播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建设的课程标签化。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有些人将“课程思政”狭隘地理解为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在课前或课后增加一些与课程教学内容并无本质联系的思政内容,脱离专业教学实际、空洞的思想政治教育即“贴标签”的形式主义。
健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的根本保障。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协同配合、行政组织落实的领导体制还不健全,教务处、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专业教学学院等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还未真正形成。建立有效互补的合作机制,构建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多学科间的合作机制是“课程思政”常态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教学实践中,专业教师和学校职能部门对“课程思政”缺少主动融合意识,制约了工作合力的真正形成,需要建立针对思政课教师和其他专业课教师的信息沟通渠道、教学交流机制和智库共享资源。
“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谋划,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目前,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一要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陶行知指出:教师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爱因斯坦认为:“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一个不重视育人的教师,注定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不重视育人的教学活动,不会是最优化的教学活动。因此,针对部分教师长期存在的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树立“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育人理念。要强化专业教师对本学科专业知识内在价值、社会价值的充分认识,牢固树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教学理念,自觉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二要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一是提高教师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的驾驭和把控能力,教师只有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对学科专业知识的认知能力,才能为开展”课程思政”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提升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 所谓“道”主要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明道就是要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三是培养教师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的融合能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这种结合不是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内容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在“大思政”的育人格局下,通过精细的浸润式的隐性教育,实现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使其发挥“1+1>2”的整体效用。
加强教学设计是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环节,明确教学设计的原则和视角是提高教学设计水平的关键所在。
1.“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面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一是与教学目标高度契合原则。“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应建立在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二是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原则。“课程思政”绝不是生搬硬套在专业知识中插播思政广告,而是在专业知识教育中自然而然润物无声地渗透思政内容。如果将思政教育比作“盐”,那么“课程思政”就是要用思政之“盐”为知识调味。专业课要在尊重课程知识结构体系的前提下,寻找合适的恰当的切入点,将思政元素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三是与教学方法相互配合原则。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结合与深入融合,离不开一定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讲故事法、榜样示范法、演讲法、实地参观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四是与教学评价有机结合原则。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在课程的教学评价中,既要体现知识能力方面的评价内容,也要渗透价值目标达成方面的评价内容,将教、学、评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共同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2.“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视角。明确教学设计的视角,是解决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无从下手问题的关键所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视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核心价值观视角。可以对本课程专业知识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在总结提炼升华的基础上拓展引申进行思政教育与价值引领。 二是文化视角。所有的课程都不能只是进行知识的传授,一定要与课程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要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内容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之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贯穿于课程教学过程之中。三是历史视角。可以选择本学科本专业本课程发展过程中的名人名言、历史典故、学科奠基人卓越贡献以及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等为切入点进行教学设计。四是现实视角。本学科专业领域在国内外领域取得的显著成绩,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涌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等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与说服力,具有很强的“课程思政”效果,是“课程思政”应充分利用的思政元素,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对学科专业和职业的自豪感与荣誉感。 五是专业伦理视角。专业知识虽然揭示的是“自然之理”“社会之理”,但这些理论的掌握运用者却有个“处世之道”的问题,即专业伦理。专业伦理是专业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重要着力点,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具有思政课不可替代的优势。六是职业精神视角。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职业规范与职业要求,将组织中的管理文化、工匠精神等作为技能类人才的核心素养纳入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之中,激发学生信仰和践行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精神。七是思维方式的视角。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底线思维、工程思维、生态思维等科学思维方式,也是“课程思政”题中应有之义。
“课程思政”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统筹推进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建设。一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课程思政”育人长效机制。“课程思政”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并非一种短期的教育教学行为,是需要长期践行的教育思想,需要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式方法、运行机制、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设计与安排。二要组建教学共建团队,形成“课程思政”专门化结对制度和常态化运行机制。开展“课程思政”要建立一个由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学团队,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做专业课共建人,指导和帮助专业课教师深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共同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深度融合,达到“课程思政”的最终目的。三要加强协作配合,构建由教务处统筹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运行机制。“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专业教学学院等部门相互协作配合的运行机制,由教务处统筹安排“课程思政”整体设计,教师发展中心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专业学院组织教师具体实施。四要加强建设力度,建立“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学校要不断加大“课程思政”建设经费投入的力度,建立“课程思政”改革的相关绩效考评标准与激励机制,在课程建设、评估督导中增设育人指标或观测点,激发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五要建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正确处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一要解决好“同向”问题,“课程思政”的方向必须要与“思政课程”相统一,在政治信仰、核心价值上保持统一方向。二要解决好“同行”问题,只有二者结伴而行,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形成同向同行的联动效应,实现协同育人的效果。
“课程思政”是在新时代“大思政”格局下进行立体化育人的有益探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推进“课程思政”典型经验,不断深化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规律性认识,逐步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全面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