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学说的历史演进及其影响再探讨*

2020-12-09 15:19赵茂林
关键词:分工思想

赵茂林, 潘 越

(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分工学说是经济思想史上诸多学派重视并始终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 西方思想家从古希腊的色诺芬、 柏拉图开始就非常重视研究分工思想, 一直到古典经济学家配第、 斯密、 杜尔阁都对分工理论提出了富有见地的认识, 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将专业化分工描述为经济组织, 并从专业化分工对经济发展的意义转向了供求的边际分析, 使分工理论一度处于相对沉寂的状态。 当代经济学家阿林(杨格、 新兴古典经济学家杨小凯对分工理论进行了新的研究, 又使分工理论获得了新的生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非常重视分工理论, 它对以往的分工理论进行了扬弃,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更广阔的领域和范围研究了分工理论, 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工理论。 在现代互联网经济生活中, 分工更是一个突出的社会经济现象。 因此, 对分工理论的历史发展做出梳理和比较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的研究课题。

公工理论是分工思想的理论化、 体系化。 从分工学说的历史演进来看, 分工思想的产生历史悠久, 早在古希腊城邦社会, 色诺芬、 柏拉图就曾经提出了分工思想的雏形; 古典经济学将分工作为经济学研究的重点, 并将其发展完善; 马克思分工理论在继承古希腊和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展分工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使得分工思想逐步弱化; 在包括新兴古典经济学家在内的众多经济学家的努力下, 现代分工理论又逐步回归。

经济学的分工学说对于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国际分工和协作的现实具有重要的启示。 当今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美国挑起贸易摩擦, 严重破坏国际贸易秩序。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贸易环境, 一方面要完善国内供给侧改革, 完成产业升级, 实现经济转型, 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在国际贸易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 另一方面要与世界各国积极展开分工合作, 努力构建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因此, 在新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背景下, 研究分工学说的历史演进及其影响, 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分工学说的历史演进及其趋势

分工思想的产生历史悠久, 从古希腊的色诺芬、 柏拉图到古典经济学, 再到马克思, 以及随后的新古典经济学, 分工思想在经济学中的地位由逐渐重视到相对沉寂, 最终在新兴古典经济学家等当代经济学家的努力下, 现代分工理论又逐步回归。

1.1 古希腊分工思想

早在古希腊城邦社会就已经出现了分工的思想, 其代表人物有柏拉图和色诺芬。 柏拉图从古希腊的社会情况出发, 探索分工出现的原因、 意义和形式。 色诺芬研究了分工的原因与分工对劳动效率的促进作用以及市场规模与分工的相互影响。

1.1.1 柏拉图对分工原因、 意义以及形式的探讨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探索了分工的原因, 阐释了分工的意义, 并分析了古希腊城邦社会的分工方式。 柏拉图提出:“之所以要建立一个城邦, 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足……我们大家并不是生下来都一样的。 个人性格不同, 适合于不同的工作。”[1]58他认为分工的原因在于: 每个人都不可能具有生产全部生活必需品的技能, 必须要集中注意力于专一的工作, 个人才能的片面性无法满足日渐增长的需求; 每个人的天赋和性格不同, 决定了每个人的工作也有所差异。 “只要每个人在恰当的时候干适合他性格的工作, 放弃其他的事情, 专搞一行, 这样就会每种东西都生产得又多又好。”[1]60分工导致了劳动效率的提高, 同时也增加了需求, 进而促进了市场的形成和货币的演变,这正是分工的意义所在。 柏拉图针对希腊的城邦社会提出了社会分工的具体形式, 他认为社会分为主管政治的护国者和负责军事的辅助者以及擅长经营的生产者, 并将生产者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职业。 柏拉图注意到了分工的意义, 找到了分工的原因, 是对分工理论的重要探索。 但是, 柏拉图对希腊城邦的分工分析还存在很多问题, 对分工的层次、 各层次之间的联系的分析还不够完善。

1.1.2 色诺芬的分工思想与劳动效率和城市化

分工思想是色诺芬的经济哲学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色诺芬的书中经常提及“井然有序”的概念。 “井然有序”意味着每个人处于他应该的位置, 做好自身的工作, 是分工思想的重要体现。 在《经济论》中, 色诺芬通过分析男女之间的生理构造的差异来解释家庭分工这一分工形式。 他认为:“神使男人的身心更耐旱耐热, 能够忍受旅途和远征的跋涉, 所以让他们做室外工作。 而女人呢, 由于他使她们的身体对于这种事情的忍耐力较差, 所以, 我认为, 他就让她们做室内的工作。”[2]24色诺芬提出家庭分工有助于家庭财产的增加, 同时也是符合人的天性的行为, 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在《居鲁士的教育》中, 色诺芬还注意到了分工对于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的重要意义以及分工的程度与市场大小的联系。 他认为:“在小城小镇中, 譬如像床榻、 椅子、 犁锄以及桌案都是同一个人做的……在大都市, 各种特定的手艺都会有方方面面的要求, 这样, 有了一种手艺就足以谋生了……花费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件不大的事情, 就一定能够做最好。”[3]420通过小城小镇和大都市的比较, 不难看出, 分工对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展示出市场大小和分工程度的相互影响, 市场规模越大分工越深化, 而分工的深化又反过来促进市场的扩大和完善。

1.2 古典经济学派分工思想

古典经济学派的威廉·配第首次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来阐释分工的形式和意义。 亚当·斯密则将分工作为经济学研究的重点, 从人本性出发探索分工产生的原因, 并且深入研究了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优势理论则涉及国际贸易分工, 对之后新的国际贸易分工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1.2.1 威廉·配第的分工思想与集群经济

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关注国民财富与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注意到了社会分工。 在其代表作《政治算术》以及《再论与伦敦城市增长有关的政治算术》中, 威廉·配第多次提及分工思想, 也首次涉及到了集群经济。 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术》中分析荷兰人航运低廉的原因时提到:“譬如织布, 一人梳清, 一人纺纱, 另一人织造, 又一人拉引, 再一人整理, 最后又一人将其压平包装, 这样分工生产, 和只是单独一人笨拙地担负上述全部操作比起来, 所花的成本一定比较低。”[4]24威廉·配第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角度从流通过程转移到了生产过程, 并且将统计学的方法引入了经济学研究之中, 直观展示了分工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作用。 在《再论与伦敦城市增长有关的政治算术》中, 威廉·配第发现了分工之后各个行业之间的联系, 提出了企业集聚对经济增长、 提高劳动效率有正向促进作用的观点。

1.2.2 亚当·斯密奠定了分工思想在经济理论中的地位

在亚当·斯密(Adam Smith)之前, 虽然分工也屡被提及, 但是其地位和作用却被大大地低估了。 在经济思想史上, 亚当·斯密首次明确地指出了分工在经济研究中的至关重要的地位, 第一次系统地分析了分工的起因、 作用机理及相关性质。 亚当·斯密强调分工, 并把分工作为其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这一方面和他把资本主义制度永恒化的经济学方法论有关, 在他看来, 分工来源于交换, 而交换是人的本性。 人天生具有交换倾向, 当人具有了更多的剩余产品之后, 交换就产生了。 而随着交换的发展, 为专门从事某一职业提供了可能, 分工由此产生。 因此, 分工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交换的发展。 分工产生之后, 又反过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另一方面又和他所处的工场手工业时代有关, 在那个时代, 机器只起着从属的作用, 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 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从而对国民财富的增长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扣针制造业是极其微小的, 但它的分工往往唤起人们的注意”[5]3,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以制针这一行业为例, 通过数据直接反映了分工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并进一步分析了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三种原因:“第一, 劳动者熟练程度的增进, 势必增加他所能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 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 需要损失一些时间, 因节省这种时间所得到的利益, 比我们初看到时所想象的大得多。 第三, 利用适当的机械能在什么程度上简化劳动和节省劳动, 这必定是大家都知道的。”[5]6-8分工起源于交换, 而交换表现在市场的成熟程度、 规模、 运输效率等方面, 因此分工的程度与市场规模等因素是密不可分的。 亚当·斯密以此为依据来解释交通越发达的地区其分工程度越高这一经济现象。

1.3 马克思主义分工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把社会分工看成是社会的整体结构, 在分工理论体系的建设过程中, “既不局限于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分工问题, 也不局限于分工现象的某一个侧面, 而是从历史纵线条和每一个时代的横断面的结合上, 提出对社会分工的系统理解”[6]20。 在其分工理论体系中, 既研究了分工的一般问题, 又研究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分工, 包括自然经济的内部分工、 简单商品经济的社会分工、 资本主义分工以及未来分工发展的趋势, 既研究了分工的本质, 揭示了分工产生的客观因素, 又研究了分工的历史作用, 而且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起来研究分工的历史作用。 马克思的分工思想是建立在对柏拉图、 亚当·斯密等前人的理论的批判与继承基础之上的分工理论, 后在俄国由列宁等人继承和发扬, 并在当代中国获得进一步发展。

1.3.1 马克思的分工思想

卡尔·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的分工理论主要包括分工的原因、 分工的形式以及分工的后果三个主要方面。 他从劳动力的发展以及生产所有制的变革来分析分工的产生, 并建立起三个层次的详细的分工层次, 在分析分工对生产力发展以及市场经济进步的促进作用基础上提出分工对人的全面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1) 分工的原因

马克思认为分工产生的原因有自然差异和商品交换。 “社会内部的分工以及个人被相应地限制在特殊职业范围内的现象, 同工厂手工业内部的分工一样, 是从相反的两个起点发展起来的……在这里, 社会分工是由原来不同而又互不依赖的生产领域之间的交换产生的。 而在那里, 在以生理分工为起点的地方, 直接互相联系的整体的各个特殊器官互相分开和分离, 并且独立起来。”[7]406关于分工产生的原因, 亚当·斯密认为是交换导致的。 马克思在亚当·斯密的基础上, 提出社会分工的基础既包括自然分工, 又包括交换。 生理差别以及地理差异导致的自然分工涉及生产领域; 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剩余产品, 而剩余产品导致了交换的发生, 交换进一步发展产生的分工, 反映的是相互独立的生产领域之间的关系。

2) 分工的形式

马克思对分工的形式做了详细的分析, 对分工的种类做了明确的划分。 他首先将分工分为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 然后把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为一般分工、 特殊分工以及个别分工。 马克思认为分工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因而将分工分为以性别差异以及地域差异为基础的自然分工和体现社会属性的社会分工。 自然分工是社会分工的前提和基础。 在社会分工中, 马克思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将其分为三个层次, “但就劳动本身来说, 可以把社会分为农业、 工业等大类, 叫做一般的分工; 把这些生产大类分为种和亚种, 叫做特殊的分工; 把工厂内部的分工, 叫做个别的分工”[7]408。 一般分工将社会分为若干生产部门, 特殊分工将生产部门分为若干经济单位, 个别分工或者叫技术分工是生产组织内部的分工。 同时, 马克思也对亚当·斯密等人模糊的分工概念进行了批判, 认为“亚当·斯密经常混淆这些极不相同、 虽然互相补充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互相对立的分工”[8]304, 明确区分了社会分工和技术分工的概念。

3) 分工的后果

马克思在肯定分工对生产力发展、 市场经济发展以及人的技能提升的促进作用的同时, 也注意到了分工对人的发展造成的损害。 分工带来了劳动效率的提升,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对人的知识水平以及技能水平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商品生产是以分工为前提的”[9]208-209。 分工与交换是密切联系, 相互促进的。 交换是商品经济的表现形式, 交换的扩展对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在肯定分工的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注意到了分工对人的全面发展造成的阻碍。 分工导致了劳动者工作的专一化, 使得人的发展出现了片面性, 人的发展的畸形违背了人的发展的本质, 也违背了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

1.3.2 列宁的分工与市场经济思想

列宁(Lenin)认为:“‘市场’这一概念与社会分工——即马克思所说的‘任何商品生产(我们加上一句, 因而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共同基础’——这一概念是完全分不开的。 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 市场量和社会劳动专业化的程度有不可分割的联系。”[10]83列宁赞同马克思关于分工是商品生产的基础以及市场与分工是密切联系的观点, 并且从俄国的经济现实出发, 提出:“这种商业性的和资本主义的农业的专业化, 出现在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中, 出现在国际分工中, 也出现在改革后的俄国”[11]119, 充分肯定社会分工对俄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极力批判俄国民粹派理论对俄国社会分工事实的抹杀。

1.3.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五次社会大分工

恩格斯在《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出人类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第二次大分工: 手工业和农业分离; 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是生产和交往的分离, 是商人这一特殊阶级的形成”[12]13-198。 谢长安、 程恩富(2016年)在马克思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理论的基础之上, 结合当代国内外经济现状, 以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关系以及二者的矛盾运动为划分标准, 提出:“可以将由科学、 教育、 文艺、 卫生、 体育、 旅游等生产的特殊形态所构成的广义文化部门( 亦称大文化部门) 的出现, 看作一次社会大分工——第四次社会大分工; 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部门的出现称为第五次社会大分工”[13]46-58,157。 五次社会大分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同时也对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文化部门和信息部门的分工分别体现了我国人民需求和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的变化必然要求文化部门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离不开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研发。

1.4 新古典经济学派分工思想

马歇尔将组织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纳入到经济增长分析中来, 但是由于缺乏相关数学工具以及后来经济学家对马歇尔相关理论的批判, 分工思想在马歇尔之后就被淡化了, 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也不再是经济组织而是资源配置。 杨格的《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则标志着分工思想重新回归经济学。

1.4.1 马歇尔的组织思想与分工的弱化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在资本、 劳动、 土地生产三要素的基础上, 将组织因素引入到生产中来, 其分工思想正是蕴含在其对组织的分析之中。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认为:“有机体——不论是社会的有机体还是自然的有机体——的发展, 一方面使它的各部分之间的机能的再分部分增加, 另一方面使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这种机能的再分之增加, 或称为‘微分法’, 在工业上表现为分工、 专门技能、 知识和机械的发展等形式; 而‘积分法’——就是工业有机体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密切性和稳固性的增加——表现为商业信用的保障之增大。”[14]256马歇尔用生物组织来类比工业组织, 肯定了分工的意义, 并描绘了现代分工的形式。 在肯定分工能提高低级劳动效率的同时, 也认为分工对高级劳动的效果不甚明显。 “辅助行业的发展; 高度专门机械的使用;专门技能在本地有市场”使得“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14]390会产生规模报酬递增效应。 但是, 由于缺乏处理分工的数学工具, 以及马歇尔之后的西方经济学家对马歇尔理论的批判和边际报酬递减等理论的发展, 西方经济学逐渐淡化了分工思想, 不再着重研究经济组织而转为研究市场资源配置。

1.4.2 阿林·杨格分工思想与报酬递增

阿林·杨格(Allyn Abbott Young)的理论是分工思想回归经济学的重要标志。 杨格在《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中提到:“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经济是生产的资本化或迂回方法的经济。 这些经济又主要与现代形式的劳动分工的经济等同……迂回方法的经济, 比其他形式的劳动分工的经济更多地取决于市场的规模……企业内部经济分解为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各个企业的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15]他从分工与递增报酬、 市场大小以及企业规模这三个角度, 阐释了其分工思想。 首先, 杨格认为分工是递增报酬的根源。 企业规模对递增报酬具有正向影响, 但并不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企业内部以及行业内部不断完善、 细化的分工才是产生报酬递增的根本动力。 其次, 市场大小和分工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色诺芬、 亚当·斯密等都关注过市场大小对于分工的影响, 杨格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细化, 认为市场大小会对分工起到限制或者促进作用, 同样分工的程度也会对市场的大小产生影响。 最后, 杨格指出仅仅关注个别企业的规模, 势必会导致分工理论陷入误区。 具体的企业是具有其特殊性的, 同时也是整个行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考察企业规模的同时需要考虑整个行业的发展程度。 在注重企业报酬递增的时候, 需要放在整个行业的分工程度的背景之下。

1.5 现代分工思想

现代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是分工思想再次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 不论是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对分工的重视, 还是贝克尔将分工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 或者是新国际贸易理论对国际分工的重新诠释, 无不显示出分工理论在现代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

1.5.1 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

杨小凯作为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在继承古典经济学派以及新古典经济学派相关分工理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分工理论。 杨小凯在《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中提到:“分工的演进将扩大市场规模, 加速人力资本积累, 并提高贸易依存度和内生比较优势……某些定价效率极低的活动能够纳入分工, 同时避免其直接定价与销售, 从而降低交易费用以促进分工。”[16]他将专业化、 分工和交易费用结合在一起, 认为专业化的集合产生了分工, 分工收益与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 市场规模, 从而带来了报酬递增。 首先, 个人工作的专一化, 劳动技能的专业化, 大大提高了个人的劳动效率。 而专业化的个人集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企业内部分工, 企业与企业之间构成了行业内分工。 个人之间以及各个组织之间就构成了一系列分工合作的关系。 分工带来了劳动效率的提高, 并提高了企业收益, 增加了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增加的同时也导致了交易成本的上升。 若分工带来的额外收益大于企业规模增加带来的交易成本, 则企业规模会逐渐增加, 进而形成经济增长。

1.5.2 贝克尔的分工思想与内生增长理论

加里·斯坦利·贝克尔(Gary Stanley Becker)在研究分工的同时, 引入协调成本和知识。 他建立起分工理论的模型来解释经济增长。 将分工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 贝克尔提出:“传统上关于分工的讨论强调了市场规模对专业化的限制。 市场有时会削弱分工, 但我们认为专业化程度更多的是由其他因素决定的。 特别强调的是协调成本, 以及可利用的一般知识量。”[17]首先, 他肯定了分工对提高劳动效率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 其次, 他将分工程度与市场大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入, 引入了协调成本和知识。 他认为分工的程度不仅仅受市场规模的影响, 也受到协调成本和知识水平的制约。 知识水平以及市场规模的扩大会促进分工的细化和完善, 而分工的加深则会导致协调成本的上升, 若协调成本过大则会反过来抑制分工的进一步细化, 若分工带来的收益大于协调成本, 则市场进一步扩大, 带来递增报酬。

1.5.3 经济全球化下的新国际贸易理论

伯尔蒂尔·俄林(Beltil G Ohlin)提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也就是H·O模型, 成为现代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该模型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优势理论, 同时也摒弃了李嘉图的单一生产要素理论而转为多要素理论。 在《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 俄林提出:“从个人转向地区, 人们发现地区同个人一样, 在生产各种物品的便利条件方面, 禀赋的差别也很大。”[18]5他认为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不同, 因而生产商品的成本有差异, 这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的国际贸易, 可以使得各个国家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本国所需, 并通过出口本国处于比较优势地位的商品而获得利益。 但是, 该模型抛弃了劳动价值论, 而采用生产三要素论, 是对价值创造的歪曲与偏离。

随着经济全球化加深, 国际贸易分工也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 首先, 新的国际分工多由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主导, 而不是以市场价格为主导。 其次, 国际分工呈现出垂直一体化的特点, 各个国家处于价值链的不同阶段、 分工合作。 分工更加注重产业内的分工。 而且, 国家间的分工跟本国资源禀赋密切联系, 不同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在分工中的地位。 整合国内经济资源, 优化本国产业结构, 力争在国际贸易分工中处于有利地位, 是当今国际贸易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1.6 分工思想的演变趋势

分工思想从古希腊发展至今, 经历了从局部到整体、 从片面到全面、 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 意识来源于实践, 分工思想的发展的本质原因正是来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1.6.1 分工思想的演变趋势体现了从局部到整体、 从片面到全面、 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趋势

古希腊时代, 柏拉图将分工思想归结于个人才能的局限与个人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 色诺芬认为家庭分工来源于男女生理差异。 古典学派时, 威廉·配第关注到企业集聚的积极作用, 亚当·斯密详细阐述分工的三种原因以及分工与市场规模的密切联系, 李嘉图从比较成本出发分析国际分工, 安·罗伯特·雅克·杜尔哥将分工应用于商品交换与资本的整个过程。 马克思提出分工的两个原因、 三种形式以及双重后果,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五次社会大分工。 新古典经济学派时期, 马歇尔揭示了现代分工形式并提出分工对高级劳动影响的局限性, 杨格关注到分工与规模报酬递增和市场规模的相互影响。 杨小凯分析专业化、 分工与交易费用以及市场规模的关系。 贝克尔则提出分工、 协调成本、 知识水平与市场规模相互影响的内在机理。 俄林关注到现代国际贸易分工中的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分工思想的演变, 从个人到家庭, 再到部门、 国家, 最后上升到国际分工, 经历了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 古希腊、 古典学派仅仅认识到分工的积极作用, 马克思则提出分工的双重后果, 注意到分工对人的消极影响, 分工思想由此开始从片面向全面发展。 分工思想的混乱源于对分工的认识的局限性, 古希腊时期分工程度不高, 因此对分工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象, 对分工的论述也混杂于对其他经济问题的阐述中。 亚当·斯密之后, 分工在经济学中地位逐步提升, 分工思想也逐渐形成体系。 在经历新古典学派的消沉之后, 随着杨格、 杨小凯、 贝克尔等对分工的内在作用机理的阐释, 分工思想逐渐形成规整的体系。

1.6.2 分工的本质及其作用

社会分工是一种社会活动的组织方式, 是一个在社会生产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具体的历史范畴, 是介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中介性范畴, 兼具两者的双重属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出发,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构建了分工理论体系, 在其分工理论体系中, 按照分工发展的历史趋势, 把分工区分为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又分为简单商品经济的社会分工、 资本主义分工以及未来分工。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起来研究了分工的双重历史作用。 首先, 分工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使劳动者运用集体合力来克服个人的局限性, 分工可以共同使用生产资料, 形成专门技艺并有利于传承。 其次, 社会分工有助于促进生产工具的变革与创新, 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 社会分工有助于推动科技的革命。 社会分工的消极作用是导致异化劳动。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 工人完全隶属于资本, 成为了资本的附属物。 工人为了维持生存, 只能重复简单枯燥的劳动, 劳动沦为谋生工具。 其次, 社会分工导致社会阶层固化, 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西方经济学家也非常重视分工学说, 他们从唯心主义的方法论出发, 在经济的视野中研究了分工与市场规模的关系, 分工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分工、 迂回生产、 产业间分工、 市场规模扩大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 在具体研究方法上, 采用了数学的研究方法, 对分工理论进行了形式化。 特别是杨小凯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 重新将古典经济学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思想变为决策与均衡模型, 使新古典经济学重新焕发出了曙光。 但是, 其研究仅仅是从一个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规模经济与技术进步等方面研究经济问题。 其研究未免带有从现象层面揭示经济现象的表面联系的片面性。 但是, 另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考虑过人类本性在劳动分工中的变化, 在经济全球化、 国际分工日益紧密的情况下, 如何处理逆全球化与国际分工的疏离问题, 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2 分工学说历史演进的启示与政策建议

分工对劳动生产率以及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 市场的扩大和完善必定要求更加深入和细化的分工。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国际市场的扩大和完善, 但是也导致了当今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美国悍然挑起贸易摩擦, 严重破坏国际贸易秩序。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贸易环境, 一方面要注重完善国内和国际分工, 另一方面不能忽视分工与合作的联系。 完善国内分工需要推进供给侧改革, 完成产业升级, 实现经济转型, 加强文化产业、 信息产业建设。 改善国际分工地位要坚持科技创新, 发展人工智能、 互联网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 改变我国处于全球制造价值链低端的现状, 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在国际贸易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 注重分工与合作的联系, 应当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指导下, 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

2.1 推进供给侧改革和发展文化信息产业

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经济取得的成就毋庸置疑, 但是盛况之下依然存在隐患。 首先, 产业结构不合理。 马克思分工理论认为社会分工分为三个层次: 产业部门、 经济单位、 个人。 我国产业部门分工存在很大的问题。 钢铁、 水泥等部门生产过剩而农业、 食品加工等部门则缺乏投资。 分工的不合理导致了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也降低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 产业处于价值链低端。 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因此出现了大量劳动密集型、 技术要求不高的企业。 这些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端, 利润不高, 缺乏竞争力。 由此反映出我国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分工的不够完善, 科学技术未得到充分发展。 有必要完善国内产业分工, 实行供给侧改革, 完成产业转型升级。

2017年10月18日,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中国进入新时代以来, 人民的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 对教育、 文化等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激增, 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第四次社会大分工的背景下,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符合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有助于满足人民迫切需求, 能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全面发展。

2.2 坚持科技创新和发展智能技术

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开启了信息时代, 第五次社会大分工给我国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生产力迅速发展, 商品交换效率提高, 消费方式改变巨大。 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德国出台“工业4.0”战略, 欧盟提出“未来工厂”, 日本提出“机器人战略”, 我国也提出“制造业2025”计划。 只有坚持科教兴国, 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大力推进智能制造, 我国才能在信息时代的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优势地位。

2.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现有国际秩序是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 现有国际分工体系同样以西方为中心。 发展中国家在现有秩序和分工下处于劣势地位, 与此同时, 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 利己主义又进一步危害发展中国家利益。 西方国家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屡见不鲜, 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更是对国际秩序和分工的破坏。 特朗普上台之后, 美国贸易政策倾向于保守, 不断挑起贸易摩擦。 自2017年对我国实行“301调查”以来, 美国多次对我国出口的产品加征关税, 两国贸易关系紧张。 国际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的本质, 实际上是国际贸易分工的不合理所导致的。 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国际分工协作方式。 “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为此而提出, 不同于西方主导的现有模式, 旨在构建合作共赢的世界发展秩序, 重新塑造公平、 开放、 和谐的国际分工体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分工思想的重要发展, 在合理分工基础上强调合作, 是分工和协作的有机统一, 摒弃了以小部分国家为中心的模式, 代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利益, 是合作共赢的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正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 借助于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 致力于打造惠及沿途各国的新经济之路。 通过经济带建设, 能够有效打破区域贸易保护主义, 实现互利共赢, 构造开放、 平等、 和谐的国际分工合作体系。 分工思想演变至今, 已将世界各国纳入其中。 完善分工、 加强合作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猜你喜欢
分工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思想与“剑”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小蜜蜂
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述评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