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局主成分的山西省人才吸引力量化分析*

2020-12-09 11:12朱美峰
关键词:科教吸引力山西省

朱美峰

(中北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51)

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 经济的高速、 健康发展对人才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强, 因此我国各地对人才的争夺愈演愈烈, 收入待遇、 发展潜力、 工作环境、 流动体制等均在影响着各地区的人才吸引力水平。[1-3]各区域之间的人才规模差异较大, 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程度。 国内关于人才吸引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一般均围绕研究区域的经济、 文化展开, 如制度环境、 社会文化氛围以及生活环境[4-6], 一些研究将科教环境、 公共服务以及高铁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因素也考虑在内。[7-8]还有学者由宏观领域的研究转向省级、 县级以及区级的研究, 以具体某一行业或者地区为研究对象, 研究人才引进问题, 对影响因素以及区域人才引进政策的分析针对性较强。[9-12]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应用客观赋权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测评, 包括熵权法[13-15]、 层次分析法[4]、 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5,7,16-18]、 组合赋权法。[13,19]

对区域人才吸引力的研究如果局限在研究区域本身, 得到的研究结论并不能客观地反应真实状况和问题, 这也是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文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 从全国视角分析山西省人才引进吸引力水平, 系统地构建了人才吸引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多角度分析各影响因子的动态特征, 对山西省人才吸引力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予以剖析。

1 区域人才吸引力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从需求的角度出发, 基于2009~2018年全国31个区域的面板数据, 从城市的经济环境、 科教环境、 公共服务环境和自然环境四个方面, 构建了区域人才吸引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 1)。 在构建该指标体系时遵循了全面性、 系统性、 代表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原则。

表 1 人才吸引力评价指标

区域人才吸引力指标通过文献查阅与专家评分法进行选择。 首先, 通过文献查阅, 本文的指标确定为七个大类: 经济环境、 科教环境、 公共服务环境、 自然生态环境、 社会保障、 法治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 这七个大类基本涵盖了目前人才吸引力评价的主要角度和内容; 其次, 设置七个大类的具体指标, 主要考虑到指标的代表性和数据可获得性; 最后, 请教政府部门和该研究领域的四位专家, 经过两轮评分对原始指标进行了筛选。 筛选后保留了四个大类: 经济环境、 科教环境、 公共服务体系和自然生态环境。

1.1 经济环境

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是人才需求的根本保障, 良好的经济水平可以为该地区提供丰富的资源, 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在各方面的需求。 本文选取了经济增长程度、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收入水平、 消费水平和产业结构来衡量区域的经济环境。 人均GDP和经济增长程度表明地区经济活动的整体状况, 反映了该地区经济表现的活跃程度。 收入和消费水平是个人非常关心且较为敏感的问题。 产业结构通过泰尔指数反映, 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了测量, 该指标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潜力。

1.2 科教环境

较高水平的科教环境有助于创新氛围的形成, 对各类人才实现个人事业追求和职业理想具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选取科研经费占GDP比例、 国内专利申请授权量、 普通高等学校数和大专以上人口比例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科教环境。 其中, 科研经费占GDP比例反映了地区对科研创新的重视程度, 国内专利申请授权量反映地区的创新成果。 普通高等学校数和大专以上人口比例反映了地区的教育水平状况。

1.3 公共服务环境

公共服务环境反映了地区的生活便利程度, 追求便利、 舒适的生活是人们的普遍心理, 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对各类人才具有显著的吸引力。 发达的交通环境可以降低通勤成本, 良好的医疗设施能保障就医需求。 因此, 本文采取人均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和每万人拥有病床数来衡量地区的公共服务环境。

1.4 自然生态环境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 人们在选择居住地时越来越关注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劣。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代表性, 本文选取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区域绿地覆盖率来衡量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 这两个指标能够反映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状况, 是衡量人才吸引力不可或缺的因素。

指标确定了之后, 为简化问题并凸显问题的主要矛盾, 本文将通过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降维处理, 拟合成若干公因子进行深入分析。

2 区域人才吸引力全局主成分实证分析

2.1 数据选择及预处理

本文选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区域人才吸引力进行评价研究。 数据来源于2009~201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由于从多个角度对人才吸引力水平进行测度, 因此评价指标数量多且量纲差异大, 为消除指标量纲和量级的差别造成的不可比性, 本文对样本数据进行了Z-score标准化处理。

为了确保分析方法的可信性, 首先进行数据的有效性检验, 本文选取了KMO取样适当性度量与Bartlett球性检验, 得到结果如表 2 所示。

表 2 KMO和巴特利特检验

从表 2 可以看出KMO值为0.826(>0.7), 表明所有变量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远大于偏相关系数平方和, 相关程度大。 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值为4 981.415, 显著性水平为0.000(<0.05), 说明相关关系矩阵非单位矩阵, 适合做主成分分析。

2.2 实证结果

主成分分析显示, 18个原始指标降维为3个主成分, 主成分的特征值以及贡献率如表 3 所示。 提炼的3个全局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5.641%, 总体来看, 原始信息的信息损失较少, 分析结果较为理想。

表 3 主成分特征值与贡献率

为了让提炼的主成分具有更为明显的经济意义, 本文选用最大方差法求得因子旋转后的主成分,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 4 所示。 可以看到, 第一主成分F1在GDP增长率、 人均GDP、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 科研经费占GDP比例、 山西专利申请授权量、 普通高等学校数和大专以上人口比例的载荷较大, 表明F1与这些指标有较大的相关性。 这些指标反映的是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科教环境, 因此将F1命名为经济与科教因子; 第二主成分F2在人均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数、 每万人拥有病床数、 邮路总长度、 邮政、 电信业务总量以及泰尔指数上有较高的载荷。 这些指标大致上反映了地区的公共服务环境, 因此F2命名为公共服务因子; 第三主成分F3在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地区绿地覆盖率、 PM2.5和水质达标率上有较高的载荷, 命名为自然环境因子。

表 4 全局主成分因子载荷矩阵

通过实证分析, 在14.36%的信息损失前提下, 本文将区域人才吸引力的众多指标提炼为经济与科教因子、 公共服务因子和自然环境因子, 具有显著而有效的概括性。

3 山西省人才吸引力的动态特征比较分析

为体现分析的时效性, 本文的动态特征分析选取的时间段为2014~2018年。 将各指标的标准化数据带入到上述全局主成分的解析表达式中, 分别计算得到三个全局主成分F1、F2、F3的得分, 再以表 3 中三个全局主成分的特征值所占比重为权数, 对主成分加权平均可得到人才吸引力综合得分, 结果如表 5 所示。 由综合得分的增长情况可以看出, 31个地区的人才吸引力水平普遍处于上升趋势, 但是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 由表5可以看出, 各地区的人才吸引力水平差异较大, 同一地区在不同年份的人才吸引力水平也呈现波动性。 近5年, 北京、 广东、 江苏、 上海都具有很强的人才吸引力, 综合得分远高于其他地区, 如2018年, 所有地区的人才吸引力综合得分为0.46, 北京的综合得分为2.19, 而甘肃省的综合得分为-0.36, 两者之间差距为2.55, 存在两级分化现象; 贵州、 湖北等地区排名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而辽宁、 吉林、 黑龙江等地区排名呈现下降趋势; 其他地区排名也一直处于波动状态。

表 5 全局主成分综合得分表

3.1 山西省人才吸引力整体动态特征分析

尽管山西省近年来人才吸引力水平处于上升态势, 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仍长期处于低位。 2014~2018年, 山西省人才竞争力在全国综合排名分别为21、 24、 22、 23、 23名。 从2014年开始, 山西省人才竞争力水平逐步提升, 但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呈现小幅扩大的趋势, 如图 1 所示。 虽然山西省近年来致力于民生建设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发展, 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但与全国平均水平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图 1 山西省人才吸引力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图

结合实证分析结果, 从图2可以看到, 2014~2016年山西省在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而在此期间生态环境水平处于下滑态势。 2016年之后, 三大影响因子全部呈现上升态势, 极大提升了山西省人才吸引力水平。 特别是得益于山西省能源行业大刀阔斧的改革, 与其他历史年份相比, 自然环境的改善对山西省人才引进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图 2 2014~2018年山西省人才吸引力三大因子走势图

3.2 山西省人才吸引力分角度动态特征分析

通过与全国其他城市的比较, 我们能够对山西省整体状况形成更客观的认识, 如样本期内, 2018年是山西省人才吸引力水平最高的一年, 但具体到三大影响因子: 经济与科教因子全国排名第23位; 公共服务因子排名第21位; 自然环境因子排名第26位, 说明当年山西省人才吸引力各因子的表现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各因子在全国的排名状况如表 6 所示。 从表6可知, 相对来讲, 山西省的公共服务因子在全国排名中保持较好的水平, 而经济与科教因子、 自然环境因子的排名出现下滑的态势。

经济和科教因子是人才吸引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据特征值计算而来的因子权重显示,F1的权重为57%, 对人才吸引力水平的影响程度最高。 一般情况, 地区经济越发达, 科教环境越好, 人才吸引力就越强。 山西省近年来在经济发展和科教文化领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受制于产业结构单一, 结构优化程度不高, 整体经济发展面临较大的阻力。 从2014年开始, 山西经济发展一直徘徊在全国较低水平, 2018年GDP位列中国第21位。 于2015年、 2016年相比, 山西2018年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但是仍低于国内平均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对山西基础设施以及人文环境的建设均有直接影响, 因此科教文化领域的发展程度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故经济和科教因子是导致山西人才吸引力较低的重要原因。

表 6 山西省人才吸引力各因子全国排名

公共服务因子对人才吸引力的影响权重为33%。 近几年山西省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 公共交通环境得到了改善, 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数由2009年的7.09标台发展到2018年的10.57标台, 公共交通环境的改善增加了人们出行的便利性。 每万人拥有病床数由2009年的14.45张床位发展到2018年的20.83张床位, 医疗环境得到了改善。 山西省在公共交通、 医疗卫生以及通信方面的发展对增加本地人才吸引力产生了积极作用。

自然环境因子对人才吸引力的影响权重为10%。 由于自然环境直接影响生活和工作环境, 因此一直是到晋人才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 山西属于资源型省份, 空气质量、 生活用水以及生态环境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 这也是山西省在人才引进方面的劣势。 近年来, 山西省在经济转型、 能源结构转型等领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特别是在2019年以来, 围绕能源革命排头兵的相关改革逐步展开, 经济发展布局和能源消耗将从根源上得到改善和优化, 自然环境质量的提升将逐步显现。 自然环境因子对人才吸引力影响的劣势也将得到改善。

4 结论与对策

本文从人才对城市的经济环境、 科教环境、 公共服务环境和自然环境的需求出发, 通过全局主成分分析对地区人才吸引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并得到如下结论: 全国31个地区的人才吸引力水平普遍处于上升趋势, 但是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 整体来看, 人才吸引力水平出现从东到西逐层递减的现象。 实证分析表明, 经济与科教因子、 公共服务因子以及自然环境因子对人才吸引力的影响权重分别为57%、 33%, 10%。 地区人才吸引力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地区经济实力和科教水平的提升。 同时, 公共服务水平和自然环境因素也是影响人才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结合目前山西省人才吸引力表现出的特征, 本文给出以下建议:

第一, 政府加大人才引进专项资金投入。 从全国范围看, 山西的人才吸引力整体表现比较弱。 对人才吸引力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经济发展实力和科教水平。 山西省受资源禀赋的约束, 长期以来经济结构单一, 制约了经济发展活力, 同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 虽然近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提升, 但在全国范围看, 仍属于较低水平, 而且与发达省份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 这对山西人才引进带来了困难。 各类专业人才是山西经济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 因此出台专项的人才引进和扶持政策非常有必要。 短期内, 山西省提升人才引进吸引力需要加大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的投入, 同时对人才发展和上升途径予以制度性的保障。

第二, 城市转型发展注重全域规划。 从全域的角度进行发展规划, 能够使公共服务水平最大程度予以提升和优化, 同时增加了人们生活的便利程度。 在智慧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 政府在全域规划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 针对不同生产和生活区制定生态环境改良方案, 包括植被的选择和布局、 低碳建筑和低碳社区的兴建等, 提升生态环境。 城市建设促进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改善, 既是山西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人才引进的需要。

猜你喜欢
科教吸引力山西省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
吸引力1
吸引力2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