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究文本 挖掘创新要素

2020-12-08 02:20刘欣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设计创新策略

刘欣

[摘   要]在大语文时代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呼唤创新的教学设计。创新的前提是教师深入地研究文本,在细读的基础之上挖掘出恰切的创新要素,从而设计出巧妙、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文章从课堂导入、课中活动、板书设计等方面谈中学语文创新教学设计策略。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36-0014-02

在传统中学语文课堂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一味讲解、学生一直埋头记笔记的情景。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难免导致语文课堂的乏味、单调与毫无生机,从而完全湮没了语文本身应有的美感和味道。在大语文时代背景之下,中学语文课堂要以多元的角度、多样的形式扩展学生的认知空间,逐步培养学生优秀的表达能力、良好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情感。中学语文课堂呼唤创新。创新的课堂教学设计追求的是语文教材与生活的勾连、课堂知识与艺术的融合。

要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便要不断挖掘创新要素,以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给学生带来丰富的语文知识与美的享受。教师要深入地研究文本,只有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巧妙有效的语文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激活语文课堂。

如何实现并推进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从课堂导入、课中活动、板书设计等角度展开研究。

一、妙用激趣,创新课堂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的导入既可用简明的语言直截了当地切入主题,又可围绕文本核心巧设悬念。这样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深入研究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如果能够设计更加新颖有趣的课堂导入,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学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从而有效地提升课堂效率。

例如,在执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一课时,笔者采用了故事激趣法,既成功引发了学生对于审题和立意的思考,又迅速切入了本节课的中心内容。

“同学们,在宋朝的时候,有一次画院招考,要求应考者围绕‘踏花归来马蹄香这句诗作画。应考者都认真地思索,各自以画作表达了对诗句的理解。有的考生画的是一位青年骑着马在落满花瓣的小路上行走;有的考生画了一位青年骑着马在花丛中疾驰,扬起了掉落的花瓣;有的考生画的是一位青年骑马疾驰而过,马蹄高高扬起,几只蝴蝶翩翩追随。大家认为哪一幅画最契合这句古诗呢?”(PPT展示这几幅图片)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导入很快激起学生的思考。通过热烈的讨论,学生最终一致认为“蝴蝶的追随”是点睛之笔,更契合“马蹄香”的神韵。这一番操作对于接下来笔者讲解“只有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才能有准确而出彩的立意”有推动作用。

再例如,在执教《渔家傲·秋思》一课时,笔者采用了游戏激趣法,由已学知识引出新知,带领学生走进词的世界。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大家来猜一猜:屏幕上这些词的词牌名分别是什么?”(大屏幕展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学生看到这些都是自己学过或熟知的词,顿时兴致大增,很快就一一准确地说出了这些词的词牌名。然后笔者又展示了一首“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并给出“如梦令”“一剪梅”“渔家傲”等选项让学生选出正确的词牌名。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排除法很快判断出这首词的词牌名是“渔家傲”。接着再展示课文(仅呈现词牌名和内容,题目先隐去),让学生在朗读中快速厘清并认识到词牌的功能。最后再让学生结合词作内容独立思考,为其拟一个题目。学生在初读词作之后会产生诸如“秋夜抒怀”“思乡”等想法,他们会结合这种想法拟标题。笔者适时出示“秋思”这一题目,让学生将其与自己所拟的题目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感知文章的内容。这样,在“猜一猜—选一选—想一想—比一比”的互动环节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词牌知识,而且对《渔家傲·秋思》的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这样的导入既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细读文本,创新课中活动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与研究,以厘清问题的本源与核心,生成主问题,并以此为原点辐射出系列子问题,从而使子问题更具关联性,使文章的分析更具系统性,使课堂更具整体性。在解读子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系列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思维的碰撞、知识的分享,从而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与表达能力。

例如,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海棠花》一文通过凝练的语言和精巧的结构抒写了对祖国和故乡深沉的爱。海棠花在触发了身在异国的作者对祖国、对故乡浓浓的思念之情的同时,又带给他心灵的慰藉。细读文本,便可以窥见文中“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这句话的深意。在教学时便可以这句话作为开启文本解析大门的钥匙,引导学生去探讨作者与海棠的相遇,进而厘清文章的脉络,赏析作者笔下的海棠,感受海棠花开带给作者的惊喜等。

再例如,在执教莫怀戚先生的散文《散步》前,教师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细读,确定教学重点为分析景物描写、人物形象以及挖掘散文主题。反反复复地咀嚼之后,不难发现,可以围绕文章中最核心而又最质朴的那句“我们在田野上散步”,引导学生探究教学重点。于是,教师便围绕这句话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        )的我们在田野上散步。第二个问题:我们在(        )的田野上散步。第三个问题:我们在田野上(        )散步。在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围绕第一个问题,仔细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一家人的其乐融融、相亲相爱。接着分析田野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对关键词句的品析,了解这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的田野,并由此引出第三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在田野上‘慢慢地稳稳地散步”。最后引导学生对重点语句进行探析品味,从而感悟文章所蕴含的关于“生命”的深刻主题。

三、巧画图形,创新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内容的高度提炼,既要直观地呈现教学的重点内容和文章的思想内涵,又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以带给观者美的享受。在深入研究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发挥创新潜能,设计个性化的板书,从而让板书成为课堂的点睛之笔。

1.巧借文意,创新板书

著名作家宗璞在散文《紫藤萝瀑布》中先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树盛开的生机勃勃的紫藤萝,接着回忆起了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稀落伶仃的情景,最后通过鲜明的前后对比,点出她感悟到了生命的美好和永恒。文中说,“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在作者笔下,紫藤蘿花繁盛如瀑布,而每一瓣花又如一只只在生命的河流中扬帆远航的小船。在设计板书时,教师可以把作者赏花、忆花、悟花和紫藤萝花眼前的繁盛与昔日的伶仃,以及作者的情感变化这些要素整合成一只小船的形状。在教学时可以分步板书,先竖着写课题,然后把表现文章结构与作者情感的关键词在相应的位置上依次写出,最后用具有一定区别性的线条将关键词连接起来,从而使整个板书形成船形。教师可以一边板书一边进行课堂小结:“我们都应像这朵小小的紫藤萝花一样,勇敢地在生命的长河中扬帆远航。”《紫藤萝瀑布》的板书设计如图1。

2.巧借文题,创新板书

李森祥在《台阶》中塑造了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父亲形象。父亲总觉得自家的台阶太低,于是立志要建一座有高台阶的房子,并为此付出了一辈子的辛劳。最终有高台阶的房子建成了,可是父亲也老了,失去了青春,失去了生机,他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快乐,反而若有所失。在执教《台阶》一课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文章的题目将父亲的人生之路设计成台阶的形状。板书设计如图2。

综上所述,创新的教学设计必须源自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无论是课题的导入还是教学环节的安排抑或是板书的设计,都应以课本为本、以学生为本,既不能故弄玄虚,又不能脱离实际。教师只有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交流,才能挖掘出巧妙新颖的视角来切入文本的分析。

教师只有创新课堂教学设计,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并让学生深切感受语文课堂的丰富多彩,领会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体味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才能真正构建“以生为本”的智慧灵动的中学语文课堂。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设计创新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翻转课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与优化方式探索
浅谈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方法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