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020-12-08 03:44赵雪薇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交通效应

丁 宁 赵雪薇

(安徽财经大学 a.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b.贸易与产业发展研究所,安徽 蚌埠 23303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举世瞩目的增长奇迹,长期保持保持10%以上的高增长率,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国的经济长期依赖政府投资、人口红利及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贸易。随着要素成本的上升和环境约束的加大,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依靠低端要素投入的粗放型模式向创新驱动的集约型模式转型。

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需要依托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强调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是潜在的人才储备优势,合理培养和利用将会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劳动力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从以前的“人口红利” 向异质性人力资本转变,发挥干中学对其他要素资源的溢出作用。要素升级离不开公平的营商环境和市场制度发挥能动性,交通基础设施通过打破市场分割推动国内市场化进程,提高地区和行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降本增效、提高创新能力。历年来基础设施投资占政府财政支出的相当部分,成为政府干预的主要抓手。2008年,央行投入市场的“四万亿” 救市计划中多半资金投向了基础设施领域,这为后来的区域经济带一体化、同城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国家正积极布局全国高铁网络体系建设,计划在2010—2040年间完成高铁网络框架,形成 “五纵六横七连线” 的布局,打通全国主要省市,强化交通网络体系对经济活动的溢出效应。在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背景下,交通基础设施对促进经济增长是否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

(一)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

随着国内外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关文献逐渐丰富,目前尚未得出统一结论。交通基础设施既可以作为单独的资本直接影响产出[1],也可以通过外溢效应间接促进经济增长[2],且在不同的地区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3];张艳艳等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呈 “倒U型” 关系,且发展中国家大多由于基础设施投资不足而处于曲线的上升区域[4];然而,还有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带来的 “挤出效应” 会引起其他经济资源的错配,不利于经济增长率的提高[5];同时,高铁干线的铺设所带来的 “虹吸效应” 会阻碍中小城市和县域经济的发展[6]。

(二)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不仅作为参与生产的投入要素直接影响经济增长,也有利于技术的吸收与扩散,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间接推动经济增长[7]。不同类型结构的人力资本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中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尤其是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力资本能显著促进研发效率的的提高[8]。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还表现出地区差异性,即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9]。多数学者研究认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也有部分学者从门槛效应的角度研究二者的非线性响应关系[10]。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尽管不同类型结构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所差异,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基本上在学术界得到了一致的认同,然而,关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是否拉动经济增长没有统一结论。当前学者大多分开讨论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将三者纳入同一研究框架,讨论交通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二、模型设定

本文分别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个角度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从直接效应角度看,交通基础设施可以作为投入要素,以扩大内需的方式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在间接效应方面,一方面,交通基础设施作为政府提供的 “公共品”,有利于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引致产业集聚、提高市场集中度,通过促进分工深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会提高区域的可通达性,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有助于改善行业内外的资源错配的情况,为产业技术进步与扩散提供内在动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中国家跨越经济增长陷阱的重要途径,我国作为政府主导型国家,每年将大量财政收入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因此,本文采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完成额这个指标衡量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存量情况[11]。

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人力资本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增的投入要素直接参与生产函数,劳动者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技能熟练程度、研发成果等方面的竞争力,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专业化分工。同时,人力资本作为知识、信息的载体对技术进步过程起到了扩散和延续的作用,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与新产品的转化,以及对前沿技术吸收和扩散的能力,人力资本在这几个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总体来说,人力资本水平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正相关。关于人力资本的代理变量,本文选择收入法进行衡量[12]。

交通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主要通过优化人力资本等要素配置的方式得以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为劳动者提供便捷的跨地区交流学习的机会,以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根据比较成本理论,区域通达性的提高会促进专业化分工,推动劳动力分层集聚,发挥异质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13],尤其是新时代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强化了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的网络外部性[14]。综上所述,交通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均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其中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了人力资本配置,从而提升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由此设立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三者的模型,为加速序列平稳化的过程,同时消除异方差的情况,所以对变量经济增长GDP、人力资本WAGA、交通基础设施TRAFFIC取自然对数,并建立双对数模型,如公式1所示:

三、实证检验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在数据类型方面,选取1978—2017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指标选取方面,经济增长GDP、人力资本WAGE、交通基础设施TRAFFIC分别选择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平均工资水平、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完成额进行衡量。考虑到货币指标易受价格波动的影响,对上述指标进行价格平减处理。为加速序列平稳化的过程,同时消除异方差的情况,对以上变量取自然对数,并建立双对数模型。将DLNGDP、DLNWAGE、DLNTRAFFIC记为一阶差分形式的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交通基础设施。本文所有指标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二)平稳性检验

协整检验的前提是每个变量均为平稳序列或同阶单整序列,因此,选择最常用的ADF检验法对每一个变量逐个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最终选择AIC和SC最小的p值,以确定其滞后阶数、时间趋势项和常数项,EVIEWS10.给出的结果见表1:

表1 单位根检验结果

从表1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可以看出,LNGDP、LNTRAFIC和LNWAGE三个序列均不能通过5%显著性水平的t检验,即三个序列都是非平稳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处理后,DLNGDP、DLNTRAFFIC、DLNWAGE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序列均转化为平稳序列。模型设定方面选择含有截距项但不含有趋势项的模型。

(三)协整检验

由于三个变量同属一阶单整序列,因而变量之间可能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根据E-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第一步对变量组成的线性方程进行OLS估计,结果见公式2:

然后对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残差序列ADF单位根检验

由表2显示,残差序列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下的t检验,说明经济增长、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中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和人力资本均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方程的系数反映了交通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LNWAGE的弹性值为0.539 1,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说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表现为显著的正效应;LNTRAFFIC 的弹性值为0.011 7,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明显,可能是因为交通基础设施主要通过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的间接效应推动经济增长,为验证此猜想还需要进行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检验。

(四)因果关系检验

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分别给出滞后1阶和滞后2阶水平下的检验结果,具体见表3:

表3 格兰杰因果检验

由表3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都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说明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原因。同时,交通基础设施是人力资本的格兰杰原因,即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验证了交通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通过优化以人力资本为代表的要素配置得以实现。

(五)误差修正模型

上述检验得到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结论。受短期外力冲击影响,三者可能会偏离长期均衡关系,为考察短期的波动情况及调整回均衡状态的过程,运用差分的方式消除变量之间的共同变化趋势,得到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见表4:

表4 误差修正模型

由表4可见,短期人力资本滞后一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滞后二期对经济增长表现为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交通基础设施在短期内显著抑制经济增长,原因是短期内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易对其他经济资源造成 “挤出效应”,导致投资效率损失,从而抑制经济增长。当短期冲击打破长期均衡关系时,ECM误差项将以-0.965 273的修正速度把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修正力度较强且符合反向修正的作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消极影响将在较短时间内被消除,使得短期弹性与长期弹性保持一致。根据表4建立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三个变量的误差修正模型,见公式3: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采用1978—2017年度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二者均对经济增长表现为单向促进作用。其中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表现为明显的正效应,交通基础设施通过改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推动经济增长,因此,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第二,受短期冲击影响三者关系会偏离长期均衡水平,人力资本在短期促进经济增长,大规模投资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导致其他经济资源的投资非效率,所以,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非均衡状态会以较快的速度被拉回长期均衡水平。

(二)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与结论,本文给出相应的政策意见:

1.继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尽管交通基础设施的前期投入高,但交通基础设施质量的提升对宏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一致认同。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效应和时空压缩效应降低了要素跨地区流动的成本,有助于市场机制发挥其资源配置作用,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2.调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由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在短期内容易造成其他经济资源的错配,所以,地方政府应合理调整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力度,以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同时,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在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在未来规划中应重点提升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与质量,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在整合市场、促进市场化进程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

3.强化人力资本培养

通过制订合适的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战略培育我国人力资本优势,表现为对外引进对内培养。一方面;引进海外人才,借鉴和吸收国际技术前沿;另一方面;培养本国的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通过加大教育经费支出,促进人力资本结构升级,积极将我国庞大的劳动力基数转变为高素质的人才储备,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根本动力。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交通效应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繁忙的交通
懒马效应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小小交通劝导员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