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下河北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现状与对策

2020-12-08 03:44:06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代 宁 陈 曦

(1.沧州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河北 沧州 061000;2.河北北方学院 艺术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高校音乐教育院系(含师范类高校音乐院系,下同)以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为主要培养目标,在核心素养理论培育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将核心素养更好更快地落实到音乐学科教学中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这一举措也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教学工作具有前瞻性及渗透性,只有将核心素养的理念正确传导,才能使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达到音乐美育“立德树人” 这一根本目标。我们通过对河北省内3所高校的学生、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呈现出高校核心素养培养及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建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教师和学生两个样本进行调查。学生样本主要采集3所不同类型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样本,围绕三个方面进行调查:一是学生对发展核心素养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了解程度及现状自评;二是现阶段的核心素养培养现状及课程开设情况;三是在校期间教师职业素养培养现状及课程开设情况。教师样本也采集相应院校的专业教师样本,围绕三个方面进行调查:一是教师对发展核心素养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了解情况及学校的重视情况;二是学生培养方案及教师课程、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涉及核心素养的程度;三是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及职业素养的评价。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取的方法,按照高校类型(综合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学生学历层次(一类本科、二类本科、专科)等方面进行分类。据统计,河北省内设有音乐学专业的本科师范类学校共有6所,设有音乐教育专业的专科师范类学校共有2所,设有音乐教育专业的综合性高校共有3所。本次调查从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学校中抽取3所,分别为:河北师范大学(一类本科师范类院校)、沧州师范学院(二类本科师范类院校)和北方学院(二类本科综合类院校)。最终回收学生有效调查问卷250份,其中,河北师范大学应届毕业生占35%,沧州师范学院本科应届毕业生占29%,沧州师范学院专科应届毕业生占18%,北方学院专科应届毕业生占17%;参与调查的教师是从事音乐教育专业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此次调查共回收教师有效调查问卷57份,其中河北师范大学教师占23%,沧州师范学院教师占49%,北方学院教师占28%。通过分层次的取样更能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准确性,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现状和实效。

二、数据分析与调查结果

(一)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相关现状

1.学生对发展核心素养、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了解程度及现状自评

(1)学生对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了解程度要高于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了解程度从调查数据显示,对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概念比较了解的学生较多,分别为52.8%和59.6%;不了解的学生分别占25.2%和13.2%,因此,学生对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内容的了解程度要高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学生在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两方面略有欠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含文化基础(强调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的智慧成果,成为有深厚文化基础、崇高精神追求的人)、自主发展(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生活品质的人)、社会参与(强调能处理好自我和社会的关系,遵守并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三个方面。从数据显示三所学校分别有52%、55.6%、53%的同学认为自己在这三方面的培养现状中处于良好水平;有22.4%、12%、9.2%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这三方面的培养现状中处于尚可水平,沧州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学生和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学生在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方面分别有2.8%、1.6%的学生选择了较差。因此可以看出,经过在学校的学习,学生对自身的文化基础较为满意,而自主发展及社会参与两方面还需要加强。

2.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及课程开设满意度现状

专业课程与理论课程开设情况基本能满足需求,音乐审美课程课开设需要提高。本次调查分别从音乐专业技能课程(演唱演奏能力)、音乐理论课程(视唱练耳、乐理、音乐作品分析)、音乐审美课程和音乐文化课程(中西音乐史、艺术史)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其中音乐理论课程和音乐技能课程的开设情况最理想,均为95%以上,且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在相应的课程上得到了一定提高。音乐文化课程的开设满意度达到了94%以上,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提高。而音乐审美课程的开放情况在这四种课程中最低,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有52%认为音乐鉴赏能力有明显提高,有43%的学生认为有一定提高。沧州师范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有15%的学生认为没有开放音乐审美相关课程,且有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见图1。

图1 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提高情况

由此可见,学校的课程开设在学生专业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培养上基本能够满足学生需求,而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略有欠缺。在音乐教育中,尤其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所以,提升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品位尤为重要,良好的音乐审美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知识,也能为学生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以学生毕业后在教学工作中提升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师职业素养培养现状及课程开设满意度

(1)教育学理论课程开设基本满足需求,教学法类课程开设还需提高。据统计,三所学校教育学相关理论课程开设都达到了95%以上,而音乐教学法相关课程的开设并不完善,其中河北师范大学有23%的学生认为并没有开设音乐教学法相关课程,并且每一所学校都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音乐教学法相关知识与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而在目前,学校开设的有关理论的课程大都是教师单向讲解,却很少能及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因此,学生即使学会了相关内容也不能及时实践与反馈学习效果,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目的。

(2)缺乏对先进教育思想与理念的引进。对于学校举办的与先进教育思想与理念、方法相关的讲座、大师课等活动,对于先进教育思想课程及讲座举办的情况,参与调查的学生有47%认为经常举办,45%认为偶尔举办,7%认为几乎不举办。沧州师范学院共有25%的学生认为并没有举办过相关活动、开设过相关课程,其余两所学校则有4%的学生认为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只有紧跟国内、国际的步伐,多接触前沿的先进教育思想与理念,才能使学生与时俱进,具备先进的思想、知识与教学技能。因此,学校需要加强组织引进前沿的课程与讲座等,见图2。

图2 先进教育思想课程及讲座举办情况

(3)在校阶段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对学生毕业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中小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起到决定性作用。据统计,52.8%的学生认为在校期间的核心素养培养能对自己日后工作中提升中小学生核心素养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日后培养中小学学生的主力军,当前的核心素养学习可以更好地运用到以后的教学中,因此,现阶段学校更应该紧跟时代的教育潮流,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出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

(4)大部分学生认为在校期间通过教学实践得到了锻炼,认为音乐情感体验在中小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中最为重要。目前,大学生毕业就业压力日益增长,很多学生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因此,教学实践在大学生的学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有94%的学生在大学里得到了相应的实践锻炼。但据学生反映,学校的实践锻炼都缺少专业教师的管理与指导,使学生并不能正确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缺少专业技能的提升,增加社会经验的途径,因此,教学实践中还需有专门的教师进行专业的指导使学生能更准确地体会到教学实践的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走上就业岗位。

(二)教师的发展核心素养、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相关现状

1. 教师对发展核心素养、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了解渠道及程度

教师对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了解程度较高,大多通过网络资源了解。调查数据图3(下页)、图4(下页)显示,对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所学校有12%非常了解、28%的教师比较了解,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有14%非常了解、63%的教师比较了解。而几乎不了解选项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38.5%,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22%。从来没听说过选项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3.5%,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0%。而教师了解的渠道是通过网络资源,其次为通过官方渠道和论文期刊。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承担着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要培养出具有专业素养的优秀的学生,教师应当先了解前沿的教育动向,具备新的知识理念后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与目标,才能更好的去培养学生[1]。

2.学校对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

一类本科院校重视程度较高,二类本科院校相对较低。根据下页图5显示,河北师范大学有84%的教师认为学校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北方学院有68%的教师认为学校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沧州师范学院有78%的教师认为学校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关于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查中,三所学校有66%的教师认为培养方案中仅涉及到一小部分核心素养相关内容,但有78%的教师认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已经开始向培养素质型人才转型。现阶段,我国教育已经步入了核心素养时代,学校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也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培养方案也应紧跟时代要求不断更新。

图3 教师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了解程度

图4 教师对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了解程度

图5 学校重视程度

3.教师针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及考核方式情况

(1)以实用技能为主的专业素质培养还需提高。即中小学音乐教材的熟悉与先进教学法的掌握与应用。调查中发现,22%的教师在课程中并没有涉及到中小学教材中的内容;12%的教师没有及时吸收前沿教学并对自己的教学法进行更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主,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掌握专业知识及表演技能,但由于对实际教学内容的不熟悉,使其不能完全胜任以后的教学工作,且目前在教学法相关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普遍积极性不高,不能系统熟练地掌握教学方法。

(2)音乐积淀人文素养情况有待提高。通过统计得知,有8.7%的教师并未在开设的相关课程中涉及到人文底蕴相关内容;有64%的教师在所开设的课程中对于人文底蕴内容只涉及了一小部分。人文底蕴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底蕴是成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基础素质。

(3)教学评价方式还需要针对核心素养进行调整。据统计19%的教师并未根据核心素养调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只是单纯地通过考试或书写论文等形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并不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在教学评价中加入对学生核心素养相关内容的考核及调整考核方式可以改进核心素养培养。

4.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音乐核心素养相关的教学能力的评价

学生的审美能力基本得到提高,日后以提高中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能力还需提高[2]。在教师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现状的评价中,对学生职业信念、实践能力、审美能力、音乐教学能力及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方向和学生日后关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能力六个方面进行调查。其中91.3%的教师认为通过四年的学习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能有一定提高;8.7%的教师认为学生日后不能做到以提高中小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教学。而中小学教师职业要求教师必须要具备相关素养,因此,各高校还需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加大重视,能够满足就业需求。

三、对策与研究

改革和发展是进步的必要手段,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一是加大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相关内容的学习,多数教师对于发展核心素养、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了解程度不足,而且很少有教师专门对核心素养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在教学中运用相关知识理念较少,使学生对核心素养的了解并不明确,大多数只是听说过相关概念,对于核心素养的实质并不了解,所以要加强学生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就需要教师先去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内容,调整教学方式与目标。

二是学校应该提高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各高校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政策,以培养素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才能为各教育基地输送高质量的音乐教育人才,从而更好地提升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

三是各高校的培养方案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与进步,随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全面推广,传统的培养方案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因此,实时更新培养方案是学校不断进步的基本举措。

四是应健全各高校的课程开设体系并提高课程质量。核心素养教育主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而在现阶段的课程开设中,关于培养学生文化基础方面的课程并不完善,大多数都只开设了培养相关专业文化的课程,而对于人文、社会等方面课程开放得并不多,学校应该加大对学生此方面知识的积累;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做为培养学生日后走上教师职业的重要课程,应该更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在课程开设的过程中更多地让学生亲身参与教学,使学生掌握教学方法后能够更快地熟悉教学规律;应加大审美课程的开设,培养良好的审美感知能力是提升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应该增加先进的教育思想课程及开放讲座,使学生可以接触到最前沿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提升个人理论与实践水平。

五是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大多数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演唱、演奏、指挥等相关技能,但却并不能胜任教学工作,无法将自己所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在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培养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加大教学实践比例,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教学工作。

四、结语

在核心素养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音乐教育专业肩负着培养优秀音乐教师的使命,且高度重视对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各高校的使命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发展。以期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