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长期以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汉语语法比起外显语法规则清楚的语言来说比较难以掌握,促使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语法训练。词汇教学只是附着于语法教学,并没有被得到足够的重视,成语教学更是如此。莫彭龄(2005)曾指出成语象征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语言文化的精华”,“语言文化的活化石”。对于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学习者来说,成语的掌握是有一定的必要的。本文主要针对成语中的动物成语从认知学角度进行总结、归纳。
成语是一种相沿袭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具有源远流长、结构固定性、语言精练且内涵丰富等特点,其中动物成语以其自身的趣味性闪耀夺目。本文中所探讨的动物类成语为成语中含有动物词或字的成语。动物成语的统计基于上海辞书出版社的1978年出版的《中国成语大辞典》,具体统计如下:
据统计,该词典中含有动物的成语有1065条,字数为四个字的动物类成语有982个,占其92%,而字数为3个字、5个字、6个字、7个字、8个字、9个字的动物类成语数量分别为11、15、21、10、21、1。可见,动物类成语在形式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四字格”,非“四字格”成语数量较少。
古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农耕文明社会,人类与大自然接触频繁。这一联系也反映在动物成语中。据统计,《中国成语大辞典》中动物类成语中含有的动物共70种,具体分为以下3类:
1.具有笼统意义(含有禽、兽、鸟、虫)的动物成语有41个;
2.非生物圈中真实存在的动物有4种,即龙、凤、麒麟、大鹏,数量共为137个,以含有“龙”字的成语数量居多,含有“凤”字的成语次之;
3.而生物圈中真实存在的动物共62种,其中以含有“马”字的成语居多,共206例;含有“虎”字的成语次之,为117个,成语数量为1的动物成语分别是貉、猴、跳蚤、猫、鲸、鹦鹉、鹑和螳螂。
成语是相沿袭用的,探究其渊源是了解动物类成语的基础。现将动物类成语的来源大体上分为五类,分别为神话寓言、历史事件、诗文语句、民间俗语以及借自外来语。
我国的文献中记载了大量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以及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往往能以其深刻的语义带给人们启迪作用;动物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和形体特征的生动性及形象性,自然成为了寓言故事中常用的“主角”。 成语以简单而固定的形式从寓言故事中概括所得,如守株待兔、螳螂捕蝉、塞翁失马等。
纵观中国历史王朝,大致可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悠久的历史故事也数不胜数。在动物类成语中有许多也出自于此。如:老马识途:管仲跟随齐桓公讨伐孤竹国,在冬季返回时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于是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其后,于是找到了道路。
并非所有的成语都出自于一定的典故,有的源于作品、诗文中的语句,或直接引用,或略加改造,如:
1.草长莺飞——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2.万马齐喑——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3.风马牛不相及出处《左传·齐桓公伐楚盟屈完》中“楚子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虔君之涉吴地也,何故?”
部分动物类成语可追溯到古代民间口头用语之中,因而这类成语蕴含了民间文化因素,融入了当时的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如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挂羊头卖狗肉、驴唇不对马嘴等。
这类动物成语多与佛经的传入以及后来的翻译有关。如:狮子吼本为佛教名词,用来形容如来佛祖尊贵务必具有大威神力,能降服一切烦恼魔障;而在民间,老百姓借用狮子吼来喻指悍妻怒骂之声以形容妻子或妇女彪悍的形象。又如在汉语成语中有“一石二鸟”这一说法,它其实来源于英语的kill two birds with one birds.这种蒙太奇的翻译法使得与原成语中“一箭双雕”较为接近,意义相同。
探得动物类成语的来源,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人对事物的认知思维模式,即“立象以尽意”的思维特点,人们易选取动物这种意象来映照自己所感知的事物从而形成特定的语言符号并沿以袭用。
关于隐喻,陆俭明、沈阳对其定义为“从一个认知领域(来源域)向认知域(目标域)投射的认知方式。”如人们常常所说的“时间就是金钱”正是隐喻机制模式中的“A is B”。以金钱为具体事物来阐释是时间这一抽象事物,透过金钱的体验感知阐释时间的价值。
借用“人是动物”这一命题作以思考:在十九世纪中叶,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将人和动物放置与同一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都有或近或远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的认知观。格特力在《人类、动物与隐喻》中对于“人是动物”的理解有三点:1.人是一种动物:2.人或多或少是动物;3.人不是动物,只是一些地方像动物。在动物类成语中,人类在取象时往往根据其行为的相似性来选取,并附着于情感的好恶。现结合第二部分的分类具体阐明动物类成语中人与动物的隐喻关系。
在动物成语中,含有笼统意义的动物词为鸟、兽、禽、虫。根据《现代汉语》解释,“兽”是指有四条腿、全身长毛的哺乳动物;“鸟”是指脊椎动物的一类;“禽”为鸟类和兽类的总称;“虫”指昆虫和类似昆虫的小动物。以含有“鸟”的成语为例:
首先,从鸟的生活习性角度进行分析,在生活中我们将可以飞翔的动物统称“鸟”。当春天来临之际,踏春者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闻着花香,听着枝头鸟儿愉悦的歌声,这就是鸟语花香的世界。鸟语花香借用“鸟语”“花香”这两种事物来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其次,鸟儿胆小,易受到惊吓,若看到人靠近,便会朝着各个方向飞散。因此“惊弓之鸟”、“惊弦之鸟”和“伤弓之鸟”形容被弓箭吓怕的鸟,鸟的这一特性,反映在人的身上,可形容受到惊吓而遇事惶惶的人。同时也有“兽聚鸟散”、“鸟兽散”形容成群的人像鸟兽逃散一样纷乱地散去。再次,从鸟的形体特征角度进行分析,鸟形体瘦小,“鹄面鸟形”和“鸟面鹄形”正是借用鸟的体形瘦小来阐释人体形瘦小。
在古代中国,人们对于自然的探索尚且处于迷茫阶段,他们敬畏大自然但同时他们又想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由于科技所限,当他们对于自然这一力量处于不能理解时,人们便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所不存在的词语以此来慰藉。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龙是一种由九种动物合为一体的九不像,它是由最初的部落图腾演变到后来的中国的象征标志。龙,一直被视为权势、尊荣、高贵的象征。因此龙常常与皇帝、真命天子相联系以突显地位的尊贵。动物成语中关于龙的成语基本上为褒义,带有积极向上、喜悦的色彩。如:龙跃凤鸣、龙骧虎步、画龙点睛等。即使龙也有作为不好的方面出现,也因人们内心对龙的敬畏。如:叶公好龙。
古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在生物圈中人们与动物的关系密切,吃的粮食需要牛来耕地,人们要想吃肉必须养家畜,如猪、鸡等;战场上打仗若只靠人力行动太慢,那么就需依靠饲养马等等。下文选用含有“牛”字、“狗”字以及“狐”字的动物成语作以分析。
1.动物类成语中“牛”的隐喻。作为以农业立本的古中国,牛作为耕作的工具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人们对于牛的认知也较为丰富,所以在取象时往往以牛所具备的特点和同所描绘事物的存在的相似性来建立联系。例如:
(1)牛作为耕田劳作之物,牛具有力量大的特点。因此可以用牛来形容力量之大的特点。如:九牛二虎之力;
(2)牛有反应慢、呆头呆脑的特点:对牛弹琴、老牛破车;
(3)牛形体高大:气喘如牛。
2.动物类成语中“狗”的隐喻。狗在动物成语中的表现却恰恰与“龙”相反,龙虽然是由人想象的动物,它带有积极、喜悦的色彩而带有“狗”的成语往往具有贬义色彩,如;鼠盗狗窃、狗仗人势。而在英语中,狗往往带有褒义色彩,如“幸运儿”就是“a lucky dog”。为何在不同的语言中“狗”的附加意义却不同呢?这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古代,官员与百姓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在老百姓的眼中,狗通常会向主人摇尾乞怜的特性与官员上下级之间的阿谀奉承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另,狗所表现的摇尾乞怜等特点与人们口中的“小人”的特点相似,与儒家的君子风度相违背。因此含有“狗”的成语往往是贬义的。
3.动物类成语中的“狐”的隐喻。在《中国成语大辞典》中动物类成语中含有“狐”的成语共有37个。狐狸,给我们大多人的印象是聪明狡猾、阴险多疑的特点。这种认知也反映在了成语中,同时决定了含有“狐”的成语其色彩义多为贬义。据统计,在这37个成语中有20个成语为贬义词,其余的17个为中性词,现分为3类,进行分析:
(1)狐+虎,前者弱小但机智狡猾,后者高大常常象征权势如:狐假虎威、狐虎之威;
(2)狐+狗/狼/鼠/猿,具有相同的品德特征,如:社鼠城狐;
(3)其他,褒贬义为中性,如:狐鸣鱼书。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成语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提问,作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不可说一句“中国人就是这么说的”来草草了事。在动物成语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动物机制来进行教学。根据动物成语的自身特性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意见:
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讲故事或者是以成语故事会的形式引入通过故事进行意义讲解;
由动物字到动物词汇再到动物成语,层层递进式地学习,以最终达到掌握动物类成语为目的。由于动物本身与动物类成语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可透过这种联系产生联想,例如牛的木讷、愚笨联想到对牛弹琴,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
例如含有“狗”的成语的特点,巧妙运用隐喻机制进行分析归纳,帮助学生理解动物成语的感情色彩,从而避免语用搭配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