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科学精神培养现状与策略研究

2020-12-08 00:09:19
魅力中国 2020年5期
关键词:课本科学历史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祯祥初级中学,云南 曲靖 655400)

一个国家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人民能够团结一致,共同促进国家的发展。而青少年作为我们国家最有力的团队,对其的教育则显得十分重要。让学生直接了解到我们国家的发展历程的正是历史这门学科,而初中历史作为历史这门学科的启蒙教育阶段,其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则显得更加重要。科学精神指的是对一件事情的真理的追求,而我们的社会的发展必须依靠每个人的科学精神,因此教师应该明确历史的教学目标,明确历史这门学科不仅仅只是给学生讲述我国的历史故事,更应该重视对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培养。本文主要讨论了初中历史教学中科学精神的培养现状和策略的相关研究。

一、初中历史及教学中科学精神培养现状

我国设置历史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历史中学习可取的东西,并借鉴历史中的错误,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从而促进我们国家的发展。但是现在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过于依赖课本中的文字,不注重对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基本上都是让学生将课本中的内容死记硬背下来,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这样严重影响了对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同时也并没有起到促进学生个人素养发展的目的[1]。

例如在初中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课《“开元盛世”》的学习中,课本中主要讲述了唐朝在唐玄宗李隆基的正确政策的领导下,使得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鼎盛时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详细介绍唐玄宗的具体政策,让学生从中结合实际情况学习如何促进我国的发展。但是现阶段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是让学生将政策和历史意义背记下来,并没有注重对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培养。

二、初中历史中科学精神培养的策略

(一)学生应该以批判的角度看待历史

由于初中生还没有与促进国家科学发展的能力,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最重要的则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是有求真的态度,应该相信真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而我们历史课本中很多对历史人物的描述都并不全面,有一些在历史中有着伟大贡献的人也会做一些错误的历史决定,而有一些历史中所谓的“坏人”可能也做出了一些对历史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的事情,因此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应该以批判的角度看待问题。

(二)教师教学注重实事求是

科学精神中最基本的就是求真务实,而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历史的教学当中应该注重实事求是,让学生学习到最真实有科学依据的历史。教师对于历史的教学应该严谨认真,不刻意隐瞒历史,也不私自美化历史,让学生在真实的历史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精神。

例如初中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五课《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在这一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历史的尊重,如实向学生讲解日本的罪行和当时中国人民的苦痛,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历史,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结束语

终上所述,初中历史的教学不应该以考试为目的,而是注重对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培养。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个字中要求公民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的发展更加离不开人,学生是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注重对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可以加深学生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思想,在国家的发展中不断探索,从而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猜你喜欢
课本科学历史
科学大爆炸
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科学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