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蹴鞠乐舞”与社会的阈限关系

2020-12-08 00:09
魅力中国 2020年5期
关键词:蹴鞠乐舞舞者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8)

“蹴鞠”,又称为“筑球”、“蹋鞠”、“蹴球”、“蹴圆”等。它是我国古代时期,一项涉有广泛人群参与的全民性体育活动。它起源于战国,秦汉时期得到大力发展,在唐宋时期达到繁荣高潮,明清渐于衰寂。从对抗到娱乐的表现方式的演变,社会风俗正在变化,其以蹴鞠舞、竞技游戏等形式成为活跃于鲁中地区的体育文化。在汉代经济繁荣、风调雨顺、百姓安康的情形下,人民文化生活极其丰富,上至宫廷,下至民间,乐舞百戏广为流传。蹴鞠乐舞作为汉代乐舞表演形式之一,经历了大量的时间沉淀、催生,打破了以往乐舞浓厚的宗教色彩,将乐舞与体育竞技相结合,使其更加趋于多元化、娱乐化、大众化。因此,蹴鞠乐舞在汉朝达到发展高峰,可谓是生长在临淄的一朵独具历史意义的“圆缝异样花”,浓缩了临淄人的生活百态,凝聚着地方历史的变迁。

一、汉代蹴鞠乐舞发展渊源

起源于蹴鞠的蹴鞠乐舞,在齐国时期作为一种祭祀形式开始出现,到汉唐时得以发展。在汉代,蹴鞠作为一种表演形式,不仅是一种令人津津乐道的体育活动,更是一种有着丰富文化内涵乐舞百戏的组成部分。“1989年铜山县汉王镇出土一块带有铭文的画像石,下格两组八人,上层四人,或抛丸或甩袖起舞,另二人双手执桴振臂击鼓并且各自蹴鞠,这一画像石是一个多重组合舞蹈画面。汉代蹴鞠有乐曲伴奏,而汉画像石《宴乐百戏图》就向人们展现了蹴鞠时有音乐伴奏的场面,女子蹴鞠时有旁人在管乐伴奏,男子蹴鞠表演大多边蹴鞠边击鼓。”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蹴鞠已经作为百戏重要的艺术形式,兼具健身与娱乐的双重功效。而它在汉代的发展必然与时代的表现有着密切联系。

(一)楚国乐舞之浸染

“角抵戏本六国时所造,秦因而广之,汉兴虽罢,至武帝复采用之。”在汉代,源于楚国的折腰舞和长袖舞深受统治者的喜爱。当年,汉高祖在楚汉战争的关键之际,巧妙地利用“四面楚歌”,从意念上瓦解敌军,使敌军几乎不战而溃。晚年的刘邦谋划废太子孝惠,改立宠姬戚夫人之子,事未成,乃令夫人作楚舞,而自歌《鸿鹄歌》以抒发心绪。由此可以看出,刘邦无论悲喜,都善于运用楚歌、楚舞来表达自己的情怀,以展现他对楚国歌舞的喜爱迷恋。因此,秉承着上行下效的原则,推动了长袖舞与折腰舞的发展。而折腰舞又作为汉代乐舞主要的表演形式,被杂技与体操等艺术形式继承发扬。形成了包含着“蹴鞠”体育活动的百戏形式,别具一格。因此蹴鞠乐舞的形成与发展,一定程度上是统治者嗜好和支持的结果,但更是袭承楚舞的重要表现。

(二)纳百戏之结果

蹴鞠乐舞作为一种道具舞,对道具——蹴鞠的运用可谓是活灵活现。它吸纳了其他百戏乐舞的风格。“如借鉴杂技技巧进行倒立顶鞠、腾跳击鞠等动作的表演,舞人高纵轻跟,疾缓有序,高超的技艺,极具欣赏价值。”曾在已发掘的南阳汉画石中,表现的是一幅建鼓舞鞠图,在建鼓的两侧各有一名舞人,右侧舞人手执鼓褪,边敲建鼓边做“踢鞠”状。左侧舞人,头戴高冠,着长袖,做“顺风旗”舞姿,上身后倾,支撑腿稍弯曲,另一腿屈膝抬起,用膝盖做顶鞠动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蹴鞠乐舞融合其他艺术形式的重要表现,是有着海纳百川的大气展示。因此,使蹴鞠乐舞的内涵更加趋于多元化,也为它在汉代能够长久不衰提供了重要前提。

(三)对外交流之催化

在汉王朝统治期间,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征讨,汉朝的疆域不断延展,社会趋于安宁与稳定。随着张骞出使西域,古“丝绸之路”的开通,西汉同中亚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和商品贸易的进一步增强。汉武帝之时,对外交流更甚,“昔汉武帝平西域,得胡人善墩鞠者,尽炫其便捷跳跃,帝好而为之。”他将西域擅长蹴鞠者,引入宫中,充分给予他们发挥技艺的空间,既促进了文化交流,又丰富了汉代蹴鞠乐舞的形式。并且在傅毅的《舞赋》中提到:“浮腾累脆,跗蹋摩跌。而非复过去猗舆娜欤的连蜷之态,而是受外来歌舞的影响。”“俯偻回旋,非为刘而左袒。拾华衽以双举,露轻裾之一半”诸句中尽言汉代舞者,受西域乐舞的影响下更加轻柔奔放、灵活多样的装束与神态。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蹴鞠乐舞符合汉代的松快爽朗的氛围,蕴含着那个时代欣欣向荣、积极拼搏的时代精神。虽然汉代以后,蹴鞠乐舞逐渐光华陨落。但是,它仍然是汉代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蹴鞠乐舞在蹴鞠活动的演变和时代的双重作用之下,必然发展至鼎盛时期,呈现出熠熠生辉的文化面貌。

二、蹴鞠乐舞特点

汉代是我国较为繁荣的时期,自然的也是我国舞蹈艺术发展的高峰。深受汉代统治者喜爱的折腰舞,分别被舞蹈、杂技、戏曲、体操等艺术形式所继承发展。而杂技和体育中的“踏鞠”、“蹴鞠”技艺就与长袖折腰舞交融在一起,形成了汉代蹴鞠文化的延伸习俗——蹴鞠乐舞。舞者们的回雪漫卷,曼妙身姿充分展现了舞者的音韵之美,以及汉代的审美情趣。独具特色的它,又呈现了不同的特点。

(一)动作简单易学

乐舞是个朝代典型的宫廷舞蹈,它总是以舞者柔美的肢体、灵活多样的舞姿吸引观赏者的眼球。而蹴鞠乐舞作为蹴鞠与舞蹈的结合,它来源于生活,是人民生活安康稳定下的产物。而在汉朝,参与蹴鞠运动的主体不仅仅局限于男子,在社会风气的日益开放下,女性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蹴鞠运动中,女子们结合自身和团体协作特点,改变了传统蹴鞠活动的规则形式,编制了乐舞蹴鞠,使蹴鞠文化呈现着多元化的色彩。

主要由女子舞动编成的蹴鞠乐舞,将蹴鞠动作化繁至简,随心而动,不受动作拘束,表达舞者丰富自由的情感。也充分展现古代舞者的智慧与创新精神。动作的简单易学这不仅仅反映的是蹴鞠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述说了汉代风俗开明化与多样化。

(二)舞蹈安全性较高

从舞蹈本身来看,尤其是宫廷乐舞,它的主要观众群体,是统治贵族。因此,来自于王公贵族的需求与压迫,舞者作为舞妓,就必须讲究舞蹈动作难度复杂,给观赏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可是在这同时,动作带来的视觉享受,也意味着舞者在长期的练习挑战下,肢体劳损严重,这对舞者自身安全性有着威胁。

从蹴鞠活动形式来看,蹴鞠活动最早是由男子从事的军事训练以及娱乐活动。它对参与对象的自身身体素质要求颇高。而女性面对先天条件的局限性,就必须对蹴鞠进行改编,进而创造了蹴鞠乐舞。

鉴于以上两种局限因素,蹴鞠乐舞不断简化舞蹈动作,扩大活动范围,提高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降低专业乐舞的强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舞者的安全。

(三)主体范围的扩大

蹴鞠乐舞主体范围扩大是指广大人民参与的程度,即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并以人民群众为目标的舞蹈活动。纵向来看,在汉代,上至以皇帝为首的中央统治集团,下至人民群众,抛却了性别的差别,无不积极主动参加乐舞活动。这使蹴鞠乐舞的主体表现者,呈现着广泛性的特点。蹴鞠乐舞作为古代最具象征性的舞蹈活动之一,它起源于人民的劳动,是人们特有的生活需求。蹴鞠乐舞作为团体协作的舞蹈运动,它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用来锻炼身体,可以通过锻炼时间来选择运动强度的大小,从而达到健身的效果。

(四)和谐美、音韵美的融合

汉唐舞蹈通常是以“神”为服饰,“腰”为形体,“轻”为技巧。而蹴鞠乐舞,优化了蹴鞠中生硬与攻击性的动作,结合音乐韵律,将动作轻柔化,灵巧飘逸。它没有其他运动的枯燥和乏味,也没有对安全的威胁。因此,舞者借助此特点,通过自身的协调性和柔韧性,随音乐而起,踩踏着节奏进行多样化呈现,这不仅使舞者身心得到陶冶,更是实现了人、乐、蹴鞠的和谐美、音韵美。

三、女性视角下的蹴鞠乐舞兴衰

在蹴鞠乐舞中,虽然不乏有男子参与,但是所体现的文化实质是一种女子体育精神文化。“在汉乐府诗歌中,存在着关注女性命运,尊重女性价值的女性观。汉代的女性在经济,政治和外交上都做出了绝不容忽视的努力和贡献。这就为汉代女性赢得了许多权利,如参与社会生产和活动,离婚后可以再嫁等。”

而蹴鞠乐舞又何尝不是女性挑战传统权威的表现,这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完全依附于男性的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蹴鞠乐舞中,以女舞为典型,杨柳纤纤,柔软无骨。而河南省南阳汉代画像石所表现的舞蹈者细腰达到细若束素的程度。并且在此种舞蹈之下,有男女对舞的表演,女舞伎身姿秀美,动作轻盈柔曼,为站立姿舞,其身旁的男舞,则以半蹲形式相配合,神态多样,表情滑稽,体态粗壮。我们可以看出,在男尊女卑尚为社会主流意识情形下,打破世俗的眼光,女子蹴鞠乐舞的运动方式是一种自然自由精神的追求。

虽然在汉代,女性地位有所上升,但只是相对于后代而言的。在社会的本质观念里,儒学的三纲五常以一种主流的意识形态充斥着社会各个阶层。在人们的潜意识里礼乐规范是必须存在的,这也意味着蹴鞠乐舞的命运会发生转折。汉王朝时,统治者不仅将蹴鞠视为一种通过加强军事训练的治国举措,而且也是娱乐社会,丰富生活的表现。“而在唐宋‘万人同向青霄望,鼓笛声中度彩球’,而到了明清时期竟然是‘腰肢袅袅’,‘滚滚红尘’的景况。”这些带有社会歧视意味色彩的字眼,在当时的汉代典籍中是无法找寻的。

我们可以看出女性地位的上升,带来了蹴鞠乐舞的形成与发展。而蹴鞠乐舞的发展,更是女性敢于追求自由、独立萌芽的孕育。但是带来了一定的弊端,以女子为主的蹴鞠乐舞,在不断发展下,当健康的娱乐转向奢靡,当高昂的精神价值转向低下的残秽,蹴鞠乐舞文化的根基必定会变质,而所谓的古代蹴鞠文化必然要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四、结语

漫长的历史进程,多样的社会风俗文化,构成了蹴鞠文化的丰富内涵。汉代蹴鞠乐舞,它作为一种独特的舞蹈艺术表演形式,不仅仅是蹴鞠文化的传承,更是社会大潮的产物。它在反映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同时,也对社会的风俗习惯有着多元的扩展。蹴鞠乐舞文化产生的背景、存在的形式特点以及所折射出的女性观,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使人们的身心得到多元化的发展,而且使古老的临淄文化内涵更加别具一格。虽然古老的蹴鞠乐舞活动最终沉寂,但是它所遗留给人们的精神文化财富永恒的。

猜你喜欢
蹴鞠乐舞舞者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龟兹乐舞
先秦时期乐舞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我国蹴鞠的起源与发展及消亡研究
历史上有一个大转折点是谁决定了古代足球的兴衰?
Not to be Defined舞出风格 来自舞者的衣橱灵感
颜荷:跳上国家大剧院的女舞者
蹦鞠
敦煌乐舞美彩墨写精神
———史敦宇艺术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