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广西 南宁 530000)
明朝人谢榛在《四溟诗句》中说到:“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意思就是文章开头要如鞭炮般响亮,使人受到震动。对于中职学生更是要特别注重课堂的导入,中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认知更具有局限性,因此课堂导入甚至决定了整节课是否能够顺利上完。在我们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堂课犹如一篇文章,要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更要对“凤头”斟酌再三。
课前导入的方式各式各样,针对课前导入的情况,我们对部分2018 级在校中职生关于语文的课堂导入做了调查问卷,有效调查人数338 人,女生占57.99%,男生占42.01%,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没有课前导入的教师5%左右,课前几分钟不能集中注意力的学生仅占1.18%,导入新课时没有任何反应占6.8%,大部分学生非常希望有课前导入,觉得语文课堂导入非常有用,而对课堂导入最感兴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情境导入(创设情境,再引入课文)61.24%
2.温故导入(先复习旧知识,再导入新课)34.91%
3.故事导入(通过故事、典故导入新课)72.78%
4.提问导入(通过提问相关问题导入新课)31.66%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职学生喜欢的课堂导入方式,为更形象具体的方式,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进行共鸣然后进行思考的方式,学生是否能够融入课堂,能够进入课文,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并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体会和感悟。
情境导入法,是通过设置具体的、生动的环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就置身于某种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里,促使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氛围中参与课堂教学。在进行《荷塘月色》的教学中,为了让中职生更能领悟到朱自清老师所描绘的月色之下荷塘、荷叶、荷花翩跹起舞,如梦似幻的美景,播放了凤凰传奇歌曲《荷塘月色》,在轻快的歌声中,大家轻声合唱,仿佛已经能感受到了在皎白月色之下,荷塘之畔的愉悦。由此导入,学生不但能够进入场景,而且能够迅速在文章之中找到了描绘荷塘的文段,并且在课堂中,不断挖掘作者思想,把作者情感与歌曲情感进行对比,让学生能够更好去感受不同。课后学生能够主动要求我检查他们背诵的《荷塘月色》中优美的片段,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实属不易。
温故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中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合乎逻辑、顺理成章地引出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使用温故语文教学法要特别谨慎,要做到既能为本课服务,又要做到检查旧知识,还要顾及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心理。在实际教学中,我一般会在诗词授课前使用,在《静女》的课堂导入,我就从大家耳熟能详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种全班都能开口回答的句子入手,逐步提升至全文及其他同样在《诗经》中描写男女情爱的诗经。这样既能让全班同学参与其中,又能让学生“温故”,同时对学生进行鼓励,让不能背诵全文的同学在本课中认真学习,争取能够在本课中有新的突破。这样的课堂导入方式,不但激起学生的斗志,更能让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故事导入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导入新课。“知之者不如不知者,不知者不如好知者。”兴趣就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导入,让学生精神为之一振,在不知不觉中能够深入课堂。在故事导入法中,是最常使用的方式之一,在《最后的常青藤》、《窦娥冤》、《一张诊断书》、口语交际等等多种文体中均可以使用,在自己的人生经历的故事,典故等均可以使用。
提问导入法即以课堂提问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进而把学生引入课堂教学。在中职语文课堂中,这个是经常使用的课堂导入。提问能够让学生通过思考,快速回归课堂,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时,我便抛出问题,“不用考虑任何外在条件,你希望你的房子会在哪里?是怎样的?”简简单单的一个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反应异常激烈,完全是头脑风暴大爆发,不用提醒已经各自讨论开并争相回答。有想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景房,也有“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源,还有在市中心的360 度城景的大平层,也有想要李子柒的村庄小院......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此时我在黑板上写下“空中楼阁”四个大字,学生的好奇心瞬间被勾起,然后在同学们充满疑惑的目光中,进入课堂。这个神奇的“空中楼阁”被不同的读者赋予了不同的实体感受,让课堂效果达到了超预期效果。
总而言之,课堂导入“导入有法,导无定法。”中职语文教学内容多样,文章文体不同,风格各异,这也决定了语文课堂导入的多样性,而且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多样导入法融汇使用,这样能更好启发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并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样一节有效的课堂导入就完成了,后面的课堂教学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