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足踝外科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12-08 20:54:57孙爱敏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足踝疼痛感患肢

韩 卿 孙爱敏 万 叶

(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 , 辽宁 大连 116000 )

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足踝外科患者往往具有强烈的疼痛感,临床采取健康教育措施向患者传播信息与行为干预措施,加强其卫生保健知识,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的管理,确保其积极参与至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从而起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因此切实对足踝外科患者采取健康宣教措施能改善其预后效果,避免其发生深静脉血栓,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1]。为分析健康教育在足踝外科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取2017年2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足踝外科患者84例,观察组(n=42):男25例,女17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39.18±10.34)岁;其中跟骨骨折有14例,踝关节骨折有10例,跖骨骨折有18例;对照组(n=42):男24例,女18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39.25±10.17)岁;其中跟骨骨折有16例,踝关节骨折有17例,跖骨骨折有9例。各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纳入标准: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均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在400ml以下;均知情;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的要求[2]。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障碍;严重精神异常;免疫系统疾病;依从性差。

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时监测患者的病情,有突发情况及时告知医师采取对症的处理措施。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点实施健康宣教。(1)术前:定期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将以往病房手术治疗成功的案例详细告知其与家属,主动与患者沟通,切实掌握其心理状态,给予患者对症的指导措施改善心理应激反应,同时术前完善常规检查措施,术前30分钟剔除患肢的汗毛,再次实施消毒包扎,并且告知患者术前保持禁水禁食6小时,禁忌空腹饮用牛奶或鸡蛋,避免发生腹胀[3]。(2)术后:术后合理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在患肢位置垫软垫,确保其高于心脏水平20cm,同时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患肢利用石膏固定,采取中频电疗起到消肿止痛的效果,隔日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换药,同时根据其病情恢复情况,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告知其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喝温开水,保持营养均衡,治疗期间需保持禁烟禁酒,禁忌食用辛辣与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从而促进患者的病情早期康复[4]。其次,合理指导患者早期开展康复锻炼,以遵循渐进原则为基点,适当加强运动强度,每天开展拄拐活动3-4次,每次持续时间是10分钟,同时适当抬高患肢避免发生肿胀,定期对患者的患肢按摩,避免其形成深静脉血栓[5]。

3 观察指标:(1)各时间点疼痛评分。参考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测定2组术后1天与术后3天的疼痛感,纸上有10cm长的横线,0端表示无痛感,10端表示具有强烈的疼痛感,中间位置代表不同程度疼痛,让患者以自我感觉在横线位置划线,切实说明疼痛的程度,分值与治疗效果成反比。(2)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以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7]为基点,测定2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各分值与教育效果呈负相关。术后统计2组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例数,发生率与教育程度成反比。(3)疾病知识掌握率。完全掌握:患者能完全掌握疾病知识与手术流程,积极配合医师开展治疗;基本掌握:患者能基本掌握疾病知识与手术流程,配合医师开展治疗,偶尔发生不配合情况;不掌握:患者对疾病知识与手术流程存在错误认识,导致手术进展受到阻碍,掌握率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

5 结果

5.1 2组各时间点疼痛感对比:观察组(n=42)术后1天与术后3天的疼痛感分别是(2.35±2.12)分与(0.36±1.12)分,对照组(n=42)分别是(4.07±2.24)分与(1.17±1.05)分,t值分别是3.6142与3.4193,P值分别是0.0005与0.0000,观察组较对照组的各时间点疼痛感分值低,P<0.05。

5.2 2组焦虑与抑郁评分对比:教育后观察组(n=42)焦虑与抑郁评分分别是(11.27±2.15)分与(10.13±2.06)分,对照组(n=42)分别是(14.34±2.48)分与(12.19±2.21)分,P值均为0.0000。观察组较对照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

5.3 2组疾病知识掌握率对比:观察组(n=42)完全掌握有30例,基本掌握有11例,不掌握有1例,掌握率是97.61%;对照组(n=42)完全掌握有24例,基本掌握有12例,不掌握有6例,掌握率是85.71%,x2=3.8961,P=0.0483;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2(4.76%)例,对照组发生8(19.04%)例,x2=4.0865,p=0.0432,观察组较对照组的疾病知识掌握率高,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P<0.05。

讨 论

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对足踝外科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措施能加强其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确保患者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缓解其心理负担,使得患者能自主参与至护理流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首先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将疾病知识与手术流程详细告知其与家属,消除患者对手术知识的错误认知,同时定期开展健康宣教,主动与其沟通改善心理状态,将以往手术成功的案例详细告知患者,帮助其树立手术治疗的信心,提高依从性。

其次,术中需实时监测患者的病情,术后嘱咐患者保持营养均衡,增加维生素与蛋白质的摄入量,禁烟禁酒且禁忌食用辛辣与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同时以自身病情康复为基点,定期开展功能锻炼,利用拄拐适当开展活动,从而促进病情能早期康复。另外,出院4-6周告知患者到医院将石膏拆除,开始进行踝关节屈伸锻炼,定期到院复查,有异常需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吴园妹,周瑾,胡三莲等研究中明确指出[8],对足踝外科患者采用健康宣教能加强其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早期开展功能锻炼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促进静脉回流避免形成血栓,改善其心理应激反应,促进患者的病情能早期恢复正常,改善其预后与生活质量,确保患者与家属能正确认识该项疾病,有效缓解其术后的疼痛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具有时效性与可靠性。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较对照组的各时间点疼痛感分值低,焦虑与抑郁评分低,疾病知识掌握率高,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由此可证:对足踝外科患者采用健康宣教能有效缓解其疼痛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加强其对疾病知识的认知,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足踝疼痛感患肢
新材料作文“疼痛感”模拟实战
材料作文“疼痛感”升格指导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情绪干预及注射手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感的影响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39:59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剑南文学(2016年14期)2016-08-22 03:37:38
儿童足踝部复合损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护理27例
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