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
( 抚顺市第三医院 , 辽宁 抚顺 113004 )
四肢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严重创伤,常发于工伤、交通事故等,含有下肢骨折、上肢骨折等2种部位,如治疗不及时,会对患者生命产生威胁[1]。因此,及时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四肢骨折临床通常有用固定骨折部位、包扎护理等处理。而在手术过程中,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如压疮,其不仅会影响治疗与预后效果,还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2]。近年来,手术全期护理用于四肢骨折患者中,其对降低压疮发生几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针对手术全期护理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的效果进行评价,取60例患者开展研究,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将2017年8月-2018年9月时段内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根据分组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案)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30):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20-75岁之间,年龄均值(47.17±10.22)岁,其中上肢骨折14例、下肢骨折16例,开放性骨折13例、闭合性骨折17例;体质量55-68kg,平均体质量(61.25±4.34)kg。观察组(n=30):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在21-74岁之间,年龄均值(47.20±10.11)岁,其中上肢骨折15例、下肢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18例;体质量54-67kg,平均体质量(61.09±4.28)kg。对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年龄、体质量、骨折类型等)进行对比,统计学无意义(P>0.05)。我院伦理会已批准本次研究。参与研究的患者家属均与本院签署《知情同意书》。诊断标准:符合四肢骨折诊断标准者;无手术禁忌证者。排除标准:意识障碍者;精神疾病者;家属不愿参与研究者。
2 方法:所有患者到院后,以其临床体征为依据,快速行相关检查,之后实施手术治疗,同时,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即向患者与家属交代,告知手术相关注意事项,让其可以积极配合治疗,定时为患者清洁病房卫生,保持病房干净与整洁;定时通风,保持良好的湿度与温度,减少感染;在手术期指导用药及饮食,食用高纤维、高蛋白、低热量食物,减少暴饮暴食。基于此,观察组用手术全期护理:(1)术前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探访,在探访过程中,对患者压疮危险性进行评估,掌握基具体情况,根据其精神状态与压疮危险评分,做好手术全期护理准备,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同时用温柔的态度与患者交流,给予安慰,在交流中,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并对其开展积极的健康教育,告知压疮发生原因,避免护理纠纷的出现,让患者明白压疮发生原理,主动配合护理;同时向家属讲解压疮预防措施。做好手术准备,检查相关器械的使用情况,同时做好手术室消毒工作[3]。(2)术中护理。明确患者具体病情,保持良好的手术室环境,准备好压疮记录单,对皮肤情况做好记录,按侧卧位摆放手术体位,充分暴露手术视野,避免视野被遮挡;对患者身体重点受压部位做好保护,即加垫海绵,并于肩胛易受压的位置涂抹润滑油;术中严格监测好动态生命体征,以此为依据,及时判断皮肤情况,随时对可以发生压疮的部位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降低院内感染。手术结束后,快速做好体位清洁卫生工作[4]。(3)术后护理。做好术后交接工作,并做好压疮记录,加强护理巡视,密切关注术后并发症,定时为患者翻身,预防压疮发生几率。
3 观察指标:对比2种护理措施对压疮发生率、术后愈合时间、护理满意度。压疮发生判定标准:Ⅰ级:患者皮肤出现小斑块(红色),呈块状、片状,其可以自行消退;Ⅱ级:患者皮肤出现粉红色小斑块,浅表层出现溃疡,无组织坏死,但因真皮、表皮受损,从而引起水疱,Ⅲ级:有溃疡基底层,并出现细菌感染,皮下组织、真皮细胞受损,但无肌腱;Ⅳ级:肌腿、肌肉损害,已威胁到骨骼组织坏死[5、6]。护理满意度用本院自制量表实施评价,总分100分,包括护理技能、病情管理、健康教育、体位护理、压疮预防措施、护理服务等,分数越高说明护理满意度越高。
5 结果
5.1 2组压疮发生率比较:观察组Ⅰ级1例、Ⅱ级1例、Ⅲ级1例、Ⅳ级0例,压疮发生率10%(3/30);对照组Ⅰ级3例、Ⅱ级6例、Ⅲ级4例、Ⅳ级0例,压疮发生率43.3%(13/30),组间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x2=8.5227,P=0.0035。
5.2 2组术后愈合时间、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术后愈合时间(5.89±0.66)天、护理满意度评分(94.12±2.59)分;对照组术后愈合时间(9.12±0.59)天、护理满意度评分(84.58±3.56)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19.9843、11.8690,P值分别0.0000、0.0000。
四肢骨折是骨科最常见的一种骨折疾病,随着社会经济、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得四肢骨折发生率直线上升。在四肢骨折临床治疗中,多行手术治疗,但在手术时不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如压疮,直接延长患者预后时间。故选用有效、科学的护理,对促使患者恢复有重要作用。
手术全期护理的出现,用于四肢骨折护理中,护理效果显著。四肢骨折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探访,了解压疮风险,并对其进行评估;给予情绪与病情护理指导,分析体位变化对压疮的影响,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术中做好受压部位保护工作,指导患者科学、舒适的体位,有效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降低压疮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效果,缩短术后愈合时间[7]。此外,术中还要对保持患者皮肤干燥性,保证清晰手术视野的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从而预防及减少压疮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8]。本次研究示:压疮发生率观察组10%、对照组43.3%,观察组术后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手术全期护理对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