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观察与研究

2020-12-08 20:54:57陈兆和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克氏锁骨钢板

陈兆和

( 沈阳市骨科医院承基医院 , 辽宁 沈阳 110000 )

锁骨对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保护气管、食管、肺顶等一系列器官,构成胸锁关节,参与呼吸功能[1]。锁骨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在所有骨折中占比2.6%-12%[2]。锁骨骨折分为3种类型:中1/3骨折、外1/3骨折和活动内1/3骨折,发生锁骨骨折后,患处表现为局部肿胀、皮下淤血、压痛等,需要及时就医。临床上治疗锁骨骨折常采用克氏针固定、喙锁螺钉固定、锁骨钢板等内固定术,有相关研究[3]表明,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十分显著,本研究为观察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选取80例锁骨骨折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研究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予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和观察组(予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平均年龄为(44.27±1.32)岁;从骨折发生到接受治疗平均时间为(12.34±0.27)小时;受伤原因:交通事故11例,重物砸伤11例,意外摔伤12例,其他原因4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平均年龄为(43.97±1.48)岁;从骨折发生到接受治疗平均时间为(11.97±0.76)小时;受伤原因:交通事故11例,重物砸伤8例,意外摔伤15例,其他原因6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纳入标准:(1)符合锁骨骨折的临床诊断;(2)X线片下可见明显骨折线;(3)患者及家属均同意所采取的治疗方案。排除标准:(1)精神异常者;(2)重要器官有重大疾病者;(3)有克氏针内固定术与重建钢板内固定术禁忌证者。

2 方法:对照组予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麻醉生效后,在骨折处作一切口,将淤血和坏死组织清理干净,暴露骨折端,清理收集骨折碎片,在复位后将骨折碎片填补回空隙中,然后用克氏针进行固定,然后关闭伤口,将针尾埋入皮下,术后4天采用三角巾将患侧上肢悬吊制动。观察组予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同对照组采取同样的方式暴露骨折端,在X线下将锁骨复位,根据患者锁骨骨折类型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重建钢板(斜形锁骨骨折者,选择6孔钢板;粉碎性锁骨骨折者,先用螺钉固定,再选择8孔钢板),再将钢板根据锁骨的弧度进行预弯,放置于锁骨上端,用螺钉固定,最后予以缝合,术后给予必要的抗感染治疗。

3 观察指标: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克氏针滑脱、克氏针道感染、肩关节疼痛、骨折不愈合)和疗效(显效:术后无并发症出现,关节活动性良好;有效:锁骨术后有轻度活动受限;无效:骨折不愈合或愈合畸形,需要2次进行手术)。

5 结果

5.1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86.37±3.61)分钟,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64.85±2.46)分钟,2组手术时间比较结果为(t=12.321,P=0.008),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5.2 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对比: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为(124.21±4.25)ml,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93.42±3.27)ml,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结果为(t=135.386,P=0.001),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5.3 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22.13±1.54)周,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8.42±1.34)周,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结果为(t=11.494,P=0.001),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5.4 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对照组中出现11例(27.5%)克氏针滑脱,3例(7.5%)克氏针道感染,3例(7.5%)肩关节疼痛,1例(2.5%)骨折不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45.0%(18/40),观察组中出现1例(2.5%)肩关节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为2.5%(1/40),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结果为(x2=19.948,P=0.001),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5.5 2组患者的疗效对比:对照组中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2.5%(29/40),观察组中显效2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38/40),比较2组疗效比较结果为(x2=7.440,P=0.006),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在骨折类型中,锁骨骨折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骨折,而且锁骨可以保护气管、食管、肺顶等一系列器官,构成胸锁关节,参与呼吸功能,对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有重要的意义。发生锁骨骨折后,患处表现为局部肿胀、皮下淤血、压痛等,需要及时就医。临床上治疗骨折常采用克氏针固定、喙锁螺钉固定、锁骨钢板等内固定术,本研究中的2组患者分别采用了克氏针内固定术和重建钢板内固定术。

目前,克氏针内固定是国内常用的锁骨骨折固定方法,不过由于克氏针细小、无法提供加压作用,这种手术方式容易出现折弯、滑脱、针道感染、肩关节疼痛等并发症,而且患者需要忍受针尾对皮肤刺激所产生的疼痛[4]。据统计,出现克氏针滑脱的概率超过30%,这些并发症很大程度影响了锁骨骨折患者的预后,甚至造成骨畸形愈合或不愈合[5]。有相关研究表明,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十分显著,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可以根据患者的锁骨形状对钢板塑形,使钢板能够紧密贴合于锁骨,避免出现骨畸形愈合或不愈合的情况,也不会像克氏针内固定术需要将针尾留置在皮肤内而产生刺激和感染,可以加快愈合速度[6]。本研究为观察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选取80例锁骨骨折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64.85±2.46)分钟<对照组的手术时间(86.37±3.61)分钟,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93.42±3.27)ml<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124.21±4.25)mL,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18.42±1.34)周<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22.13±1.54)周,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5%,比较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来说,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行重建钢板内固定术的患者无需承受克氏针滑脱和针道感染带来的痛苦,重建钢板内固定术的疗效十分显著。锁骨骨折患者术后的康复训练也十分重要,由于克氏针易滑脱,观察组患者需要进行4周的上肢制动,但观察组患者可在术后1周内进行简单的康复小练习,比如简单的握拳和患肢的旋转,术后2周可在复健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身体康复训练[7]。

综上所述,对于锁骨骨折患者来说,进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比克氏针内固定术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促进骨折愈合,该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克氏锁骨钢板
右侧锁骨下动脉迷走并起始部闭塞致锁骨下动脉盗血1例
临氢设备用125mm超厚2.25Cr1Mo钢板的开发
现代冶金(2016年6期)2016-02-28 20:53:09
复合钢板焊接坡口的制定
大型铸锻件(2015年4期)2016-01-12 06:35:27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克氏针悬吊法在急性伸肌腱Ⅰ区损伤中的应用
15CrMoR(H)+SUS321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
焊接(2015年3期)2015-07-18 11:03:26
谈船上卷钢与钢板的衬垫
世界海运(2015年8期)2015-03-11 16:39:05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入路与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