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护理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12-08 20:54:57马秀宇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椎体骨质康复

马秀宇

(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 辽宁 大连 116033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临床症状是腰痛和活动受限,这将导致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丧失,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程度并稳定脊柱,但术后可能仍有并发症。因此,对术后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需要积极做好此类患者的术后护理,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作用[1-2]。 本研究分析了综合康复护理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年龄21-65岁(41.24±5.78)岁。男28例,女12例。体质量41-82kg,平均(62.21±2.55)kg。患者合并有高血压11例,合并糖尿病12例,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有2例。文化程度小学程度有14例、初中15例、高中5例、高中以上6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引起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有10例,摔伤引起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0例,其他因素引起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0例。对照组年龄21-64岁(41.57±5.26)岁。男29例,女11例。体质量41-81kg,平均(62.68±2.20)kg。患者合并有高血压12例,合并糖尿病11例,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有3例。文化程度小学程度有15例、初中14例、高中6例、高中以上5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引起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有10例,摔伤引起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1例,其他因素引起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9例。 2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开展综合康复护理。(1)心理干预:心理疏导应在手术前及时进行,以帮助患者了解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知识。介绍过去成功病例的患者,以及患者的主管医务人员,及时让患者了解医院和病房布局,消除对手术的恐惧,逐步为患者建立信心和勇气。同时,加强和患者以及家属的沟通,引导患者的积极心理,并且增强克服疾病的信心。患者不了解治疗和康复,容易出现焦虑和其他情绪,影响术后恢复。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深入了解。心理状态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实施,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 (2)疼痛护理:术后24小时,积极鼓励患者尽快离开病床进行康复训练。 手术后,积极给予心理干预,消除患者的焦虑。同时,鼓励患者的家属参与康复活动,并为患者提供帮助 。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每30分钟进行1次观察;给予氧气,抗生素和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并积极预防痔疮和肺栓塞的形成。术后24小时,及时注意患者的疼痛,及时报告患者不能及时向主治医生报告的疼痛,听音乐或用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疼痛并改善患者的依赖性。术前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人普及有关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相关知识,重点讲述有关疼痛的知识,包括疼痛原因、程度、可能引起的并发症以及处理对策等。将手术医师的临床经验、基本信息告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人,从心理与思想层面减轻疼痛。术后继续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人进行疼痛宣教,使其加强对术后疼痛的理解,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精神负担。了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人疼痛发生情况,了解其疼痛阈值,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人建立有效的沟通,明确患者心理特点,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安抚,减轻疼痛。指导患者通过情志转移、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看书、看电视节目等方式减轻疼痛。并指导家属给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人按摩患肢、热敷和冷敷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2-3]。

3 观察的指标:比较2组满意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平均耗时、住院时间、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骨折愈合的时间;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评分、生活质量;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疼痛发生率。

4 统计学处理:SPSS11.0软件,分别t、卡方(x2)统计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5 结果

5.1 2组满意度对比:观察组的满意度更高,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是34(100.00%),对照组则是24(70.59%),P<0.05。

5.2 2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评分、生活质量对比:护理前2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评分、生活质量接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评分、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手术前视觉模拟评分、关节功能评分、生活独立能力分别是(6.05±1.79)分、(61.23±5.21)分、(66.66±5.12)分,手术后视觉模拟评分、关节功能评分、生活独立能力分别是(4.02±1.01)分、(82.22±1.11)分、(81.55±1.02)分;观察组患者手术前视觉模拟评分、关节功能评分、生活独立能力分别是(6.08±1.02)分、(61.26±5.22)分、(66.21±5.45)分,手术后视觉模拟评分、关节功能评分、生活独立能力分别是(1.21±0.20)分、(96.50±2.01)分、(95.24±2.35)分。

5.3 2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平均耗时、住院时间、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骨折愈合的时间对比:观察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平均耗时、住院时间、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骨折愈合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平均耗时(82.11±10.22)分钟、住院时间(11.22±0.15)天、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时间(12.11±0.27)天、术后负重时间(15.21±0.28)天、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骨折愈合的时间(14.22±0.21)周。观察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平均耗时(64.22±12.26)分钟、住院时间(9.12±0.21)天、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时间(7.12±0.55)天、术后负重时间(12.67±0.12)天、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骨折愈合的时间(11.21±0.24)周。

5.4 2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疼痛发生率对比:观察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疼痛发生率更少,P<0.05。观察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疼痛发生有13例,对照组有25例。

讨 论

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近年来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患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症状,但一系列并发症容易发生术后,导致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术后康复。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大的负面影响[4],术后疼痛是引起不良情绪的最重要因素。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主要取决于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正常情况下,护士协助患者获取健康康复知识,改变自我意识,提高其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并改善心理,从而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7]。

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开展综合康复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评分、生活质量、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平均耗时、住院时间、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骨折愈合的时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疼痛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均更好,P<0.05。

综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效果确切。

猜你喜欢
椎体骨质康复
骨质疏松知多少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7:50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4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淮海医药(2015年1期)2016-01-12 04:33:13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0
健康宣教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