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骨折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结合中医康复治疗的研究

2020-12-08 20:54:57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克氏患侧肱骨

吴 强

( 辽宁省海城市正骨医院 , 辽宁 海城 114200 )

PHF即为产生在大结节基底位置之上的骨折,有研究人员指出,这一骨折占了所有骨折的4%-6%,大多是因为外部暴力而引发,且较易产生在老年人群中[1]。手术即为对PHF施予治疗的关键方法,十分普遍的手术方法主要就包括了锁定钢板内固定、髓内定钉固定手术等,为了尽力降低对于软组织带来的伤害,并防范愈合较差,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在临床中获得了大量的运用[2]。现阶段,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相应的治疗成效已经被患者所认定,然而,在手术结束后,中医药方面的治疗有关分析与研究依旧不足[3]。鉴于此,本研究为了分析对PHF患者施予闭合复位内外固定联合中医康复治疗的价值及效果,选出本院2015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8例PHF患者,现将具体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8例PHF患者的资料,对所有患者都施予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手术,将其中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49例作为对照组,另外接受中医康复治疗的49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占据32例、17例;患者的年龄<68岁且>51岁,年龄均值(59±9.58)岁。观察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占据33例、16例;患者的年龄<67岁且>52岁,年龄均值(59±10.37)岁。对比2组相关资料,其结果显示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可深入对比、研究。

2 方法

2.1 手术:对患者施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并辅助其处于仰卧位或是端坐位,对其施予消毒。在患侧中的腋下穿进布巾,朝上对布巾施予牵引,让肘关节能够弯曲90°,同时,朝下对肘关节施予牵引,产生对抗牵引。处于牵引的状态之下,两手放在骨折位置,依据骨折产生移位的相关情况,借助端挤提按等有关方式对骨折位置施予整复。在透视之下,明确骨折复位得以满意后,朝肱骨近端的外侧或是肱骨的内外髁位置放进钢针(直径即为2-3mm)加以稳固,注重防范针尖刺破肱骨头;对于手法复位失效的骨折块来说,借助钢针施予撬拨复位,在透视之下,复位得以满意后,借助钢针(直径即为2-2.5mm)加以稳固;对针尾实施剪裁,在弯折后,埋进皮下,实施绑扎。肘关节弯曲90°,借助肩上臂外固定带把患肢稳固在中立位。

2.2 康复治疗:(1)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后的3周内,服用我院自制中药活血化瘀止痛丸,单次3.0g,每天2次;对局部施予冷敷,并借助中频治疗仪、生物电开展治疗,每天2次,减少炎性反应,促使血肿被吸收;激励并引导患者开展功能训练,适宜转动患侧中的腕关节,并开展握拳、松拳等方面的运动,单次10分钟,每天4-6次。在手术结束后的第4-7周,服用接骨续筋丸,单次3.0g,每天2次;对局部施予热敷,并借助特定电磁波治疗仪、蜡疗等施予治疗,每天2次;在患者处于平卧位后,拿下肩上臂位置中的外固定带,适宜对患侧中的肩关节开展前屈、外展等方面的训练,并增强对受损位置中的肌群实施肌力训练,防范开展激烈的运动,单次30分钟,每天2次。在手术结束后的7周后,服用补肾壮骨丸,单次3.0g,每天2次,服药时间为3周;依据骨折愈合相关情况清除外固定物,对局部施予热敷,并借助中药薰蒸、蜡疗等开展治疗,每天2次;依序而行地提升训练力度,单次40分钟,每天2次。每个星期借助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气压弹道式)开展1次治疗;提升对患侧中肩关节实施训练的力度,开展抗阻力方面的锻炼,并借助腕关节训练器、肩关节训练器等开展锻炼,单次40分钟,每天2次。(2)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后,服用活血化瘀止痛丸、接骨续筋丸、补肾壮骨丸等,相关的运用方法与观察组患者相一致。对患侧中的上臂借助肩上臂外固定带实施4-6个星期的稳固。在清除外固定物后,开展肩关节功能方面的训练。在手术结束后的7-12个星期,依据骨折愈合相关情况拔出克氏针,提升对患侧中肩关节实施功能训练的力度。

3 指标观察:(1)恢复时间。估计对比2组患者的恢复时间,恢复时间主要就包括了肩关节功能康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2)并发症的发生率。估计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发症主要就包括了针道感染、肱骨头坏死、骨折愈合不良。(3)Constant-Murley肩关节总分。估计对比2组患者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总分,分数总共100分,总分愈高肩关节功能愈优。

5 结果

5.1 2组恢复时间对比:观察组肩关节功能康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依次是(16.91±3.22)周、(12.85±2.31)周,好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康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依次是(18.58±3.25)周、(14.13±2.75)周,2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

5.2 2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总分对比:观察组疼痛感、日常活动、关节活动范围、Constant-Murley肩关节总分依次是(4.71±2.23)分、(16.81±3.35)分、(31.87±4.76)分、(53.09±10.29)分,好于对照组疼痛感、日常活动、关节活动范围、Constant-Murley肩关节总分依次是(5.51±2.25)分、(15.75±2.81)分、(29.58±5.34)分、(50.33±9.88)分,2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

5.3 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观察组针道感染、肱骨头坏死、骨折愈合不良患者依次是1例、1例、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即为6.12%;对照组切口感染、肱骨头坏死、骨折愈合不良患者依次是4例、4例、4例,并发症的发生率即为24.49%,2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

讨 论

PHF大多产生在老年人群中,现阶段,对其开展治疗还不具备统一的规定,临床中大多借助螺钉、钢板内固定等相关的方式对其实施治疗[4]。肱骨近端中的血运十分充分,骨折愈合所需时间较短,允许在骨折得以复位后,骨折端稍微产生移位,然而,肢体立线维持正常,且不具备十分突出的旋转成角畸形,所以,无需太过追求实施解剖复位,防范带来过多的伤害。肩关节即为非负重型关节,其活动较广,PHF患者在复位结束后,尽管骨折端稍微产生移位,然而,借助准确且总体的康复治疗,可以促使肩关节功能回归正常,以提升生活质量。

在手术结束后,尽早对患肢施予局部制动,能够促使血肿被吸收,并降低炎性本身的渗出,促使骨折端尽早获得愈合,对于肩关节功能得以康复来说十分关键[5-6]。同时,在手术结束后,借助肩上臂外固定带对患肢施予稳固,能够把上肢中的重量借助悬吊带传送到颈部,防范上肢重力过多使得肱骨头朝下产生移位而引发肩关节半脱位;其还可以保持肱骨头及关节盂间健康的对位关系,防范肱骨头产生移位,给骨折本身的复位给予优良的根基。在中医学的引导之下,借助动静融合、内外兼治等康复治疗相关观念,加之骨折3期相应的辩证用药观念,科学地开展中医康复治疗,能够促使患者尽早获得恢复[7]。借助中频治疗仪、冷敷等方面的治疗,能够减少患肢本身的新陈代谢、温度等,促使血肿被吸收,降低炎症物质产生的渗出;在中后期中,要依据患者其康复情况立即调节中医康复方式,逐步增多功能锻炼的力度,并借助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生物电、热敷等施予治疗[8-9]。在X线监测指出了骨折端产生骨性骨痂后,应清除肩部中的外固定带,持续实施各类中医康复治疗,并提升患肢本身的功能训练力度,在开展训练期间,注重自易至难、自轻至重、依序而行,防范产生过重的伤害。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联合中医康复治疗在运用到对PHF患者施予治疗后,能够防范切开复位并大量地分离骨折周围组织、损坏骨折端中的血供、提升手术本身的危险性等,以最大程度地留存骨折断端中的血供,促使骨折尽早获得愈合;同时,在手术结束后,借助肩上臂外固定带对患肢施予稳固,可以让骨折端处在较为平稳的状态之下,促使局部组织获得修复;尽早开展中医康复治疗,能够提升肩关节功能其康复速率,增强患者其生活质量。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联合中医康复治疗的观察组,在治疗结束后恢复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Constant-Murley肩关节总分,好于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联合常规康复治疗的对照组,P<0.05。

总之,闭合复位内外固定联合中医康复治疗在运用到对PHF患者施予治疗后,其骨折本身的愈合十分迅速,且肩关节功能也得以康复,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猜你喜欢
克氏患侧肱骨
更 正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保健与生活(2019年3期)2019-08-01 06:33:08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健康博览(2016年6期)2016-05-14 09:54:10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克氏针悬吊法在急性伸肌腱Ⅰ区损伤中的应用
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观察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