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院校文科类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路径探究

2020-12-08 04:58周世强张百慧
山西青年 2020年3期
关键词:理工科通识人文

周世强 李 煌 张百慧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一、理工科院校文科类通识教育的现状

就发展现状来看,国内外发展各有所异。但总体看来,国外尤其是欧美理工科院校文科类通识教育发展水平较高。其先进经验固然值得借鉴,但是,国内发展较弱的原因同时也值得深究。

(一)就一些发达国家的理工科院校来看,它们的文科类通识教育课程发展较为完善,早早就采取一系列措施弥补文科类通识教育中的缺陷,现已取得了不小成果。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其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数不胜数的一流学者和各领域的专家,文学课程也受到了学生的最高评价①。二战后,各个发达国家的理工科院校都开始采取措施来加强人文教育,当下,发达国家的理工科院校基本实现了综合性发展,旨在培养适应时代潮流的全能型高素质人才,其师资力量雄厚,且对文科类通识教育的资助很大;反观国内,理工科院校办学理念大多仍停留在建设世界一流的理工科院校,将资金人才等诸多有利因素统统给了理工科专业,文科类通识教育几乎没有一席之地,一直处于边缘化。

国外的理工科院校重视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放眼世界的视野,重视本国文化传统的继承,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如韩国政府创建传统文化研究院;日本工业大学设立日本社会及历史,政治构造的选修课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面向所有理工科学生开设的有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南洋华人文化的公共选修课程②。相比于国外,国内理工科院校的文科类通识教育涉及范围窄,深度浅,且大多陈旧;当然,文科类通识教育处于低谷不单有以上原因导致,还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二)随着社会发展,人才的定义仍然主要是技术应用型人才而非思想型人才,“重理轻文”的势头有增无减,加之,理工类院校对文科类通识教育信心不足,认识不够,缺乏有效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机制。部分学校对文科类通识教育发展态度依然是得过且过,认为发展文科通识教育并不能有效的提升学校的综合性能,也不能提升学校的专业水平,短期内并不能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作用。经过分析总结,国内文科类通识教育主要在教学过程、课程设置、教育思想、制度设计几个方面存在问题。

文科类通识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和老师处于对立状态。由于理工科院校的师资力量较为弱势,教师自我造血能力弱,导致教师课程内容没有明显的方向性,学科交叉性、关联性、特色性不强,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知之甚少,课堂互动很少,从而割裂了老师和学生的课堂关系。另外,许多教师只是将通识类课程当做专业课程外的附属工作,并没有投入相对客观的时间精力来研究,从而导致课程内容的粗浅单调,观点陈旧,从而导致教学内容浮于表面,没有深入式教授③。再者,通识教育课程在总学分中的比例往往体现了学校对于该类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部规定开设的政治性课程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作用微乎其微,但其高学分有着吸引学生的天然优势,其他的文科类通识教育课程却流于形式,考核简单,文科类的思辨性无法体现。学校顶层设计不科学不合理,教学目标、监管制度、教育思想等落后,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这都是导致目前我国理工科大学的文科类通识教育呈现出“教无动力,学无压力”局面的原因。

二、理工科院校文科类通识教育的发展路径

目前,国内理工科院校文科类通识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阻碍了文科类通识教育的发展进程,对此,有三方面的解决途径可供参考。

(一)开展形式丰富的文化活动,提倡信息化教育

文科类通识教育如果仅存在于课堂上,难免会引起“教育力度不够,影响不够深入”等问题,因此,文科类通识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课堂之下也应该存在。理工科学生大都以繁重的学术任务度过每天,很少有时间与精力来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仅有的文科类通识课程显得无济于事,理工科学生甚至会利用文科类通识课堂来完成任务;因此,有必要在课程之外,将一些文化类活动引入校园,引入理工科学生的世界里。诸如“校园诗词大会,成语大会,名家讲座”等文化活动,理工科学院也应广泛组织参与,只有亲身参与,才能真正体会到自身文化素养的不足以及文科类通识课程、文化活动的重要意义。

当今时代已步入信息化时代,学生更加依靠手机,电脑来获取资源,由此,各大信息网站可以在醒目位置发布一些喜闻乐见,普及人文素养教育的知识,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对校网、院网、微信公众号的关注程度尤为频繁,因此也可以在这些相关网站上发布一些人文素养的知识,这样一来,理工科学生的关注度将会提高,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其人文素养自然会得到提升。

(二)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考核标准

理工科院校中,学分比例较大的课程主要是教育部规定的一些课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这些课程为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和法律修养提供了机会。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些课程有着较高的学分,能够被动的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或被动或主动接受了这方面的知识。文科类通识教育课程却没有如此的幸运,这些课程所占比例极少,最终的考核仅凭期末考试或一篇论文评定成绩,具有太多的随意性,大部分学生选修此类课程的最大原因不是热爱,而是“好混学分”。因此,需要增加文科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比重,丰富课程资源,作到与时俱进;确立课程实施的保障机制,适当增加课程学分;在此基础上,严格考核标准,正确发挥文科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意义。

(三)提升师资队伍人文素养,革新教学模式

一方面要提升师资队伍人文素养建设,以适应文科类通识教育的教学活动,来更好的为学生服务④。另一方面是提高教师自我造血能力,当下教学多为照本宣科,课堂沉闷单调。要加强学生和老师的交流互动,将课堂的主体赋予学生,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点,让学生更好的参与;教师教学风格也应该新颖幽默,轻松活泼。

三、理工科院校文科类通识教育建设的意义

加强理工科院校文科类通识教育是新时代下理工科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于发展理工科院校在校大学生的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也是必要的。

(一)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文化日益丰富,外来文化不断进入的新阶段,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金钱至上,攀比思想等落后且腐朽的思想仿佛也找到了滋生的温床,许多大学生表现出的“精致利己主义”和“金钱主义”正在侵蚀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将所学专业化作日后争名争利的工具,思想中充斥着将知识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金钱的想法,缺乏对知识的崇拜,对金钱的正确认知,认为金钱和名利就是成功的标配,这样的三观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不能不有所警惕。加强技术性学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理工科院校在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文科类通识教育,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傲骨”精神传输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心存国家,心存社会,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中国情怀和胸怀,成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奉献者。

(二)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文科类通识教育包括文学、历史、艺术等诸多学科,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大多以实验室为主要的学习阵地,经常和数据资料、实验材料打交道,大多培养的是理性的思维,是数据化的思维,但当下社会是一个思维碰撞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生不仅需要理性的数据化的思维,更需要感性的审美思维,这种思维的培养通过文科类通识教育的训练是最为便捷的。古典文化、歌剧舞蹈、历史文艺等经典科目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发展,已经成为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美学素养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大学生通过对经典科目的重塑和理解会在无形中提升美学素养,同时,在高校文科类通识教育中适时的开展美育课程,同“德育“和”体育“相结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有助于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创新意识。理工科院校学生需要从理论型人才向发展型转变,其决定性因素就是创新能力,而想要有所创新和突破,不仅需要过硬的学科知识,更需要广阔的视野,需要能够发现问题的眼睛,能够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够解决问题的双手。文科类通识教育的答案是丰繁多样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任何一门课程都是一门知识的宇宙,而且没有答案,正是因为这种学科的特殊性,更能激发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促使大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求,去思考,没有思维的束缚,也没有意识的局限,专业性的理工知识和感性的文科知识相互碰撞,更能够从学科交叉中寻求创新点,这种创新思维超越了单一的学科,能够更有效的提出新思维、新方法、新路径,取各科之长,补各科之短,织就全面的知识网络,为创新思维提供广博和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理工科院校文科类通识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但随着文科类通识教育的不断推进,文科素养将会深深的融入进理工科院校的精神文化中,能够以一种更为温柔且浪漫的形式改变理工科院校的固有发展模式,推进理工科院校朝着多元化、人文化、综合化方向转型,也必将从根本上提高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之成为有技术、有情怀、有担当、有责任的新时代大学生。

注释:

①娄枝.麻省理工学院文科发展的借鉴与启示[D].上海交通大学,2009.

②冯军.走出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的误区——国外人文教育之启示[J].江苏高教,1998(02):21-23.

③王文捷.关于大学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探析[J].高教论坛,2019(01):30-32.

④张泽.台湾地区高校开设通识课程对大陆人文素质教育的启示[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72-74.

猜你喜欢
理工科通识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不理
澳大利亚国防部发布理工科人才发展战略
理工科学生知识产权素养培育研究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