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谦 中原工学院 法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7
"将一切来自知识活动领域的权利概括为'知识产权',最早见之于17世纪中叶的法国学者卡普佐夫的著作."
关于知识产权概念的界定方法,主要有概括法和列举法两种.首先,概括式.我国法学界主要采用概括法来界定知识产权的概念.目前,代表性观点的学者主要有如下几个,分别是吴汉东等.其次,列举式.列举式的定义主要体现在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国际条约当中.第一个便是《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The convention Establishing the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简称WIPO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和《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Paris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dustrial Property)等.
"知识产权素养(Intellectual Property Literacy)是人们了解什么是知识产权以及如何运用知识产权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知识产权素养代表的是一种能力,拥有知识产权素养或者说拥有知识产权能力的人知道什么是以及如何去运用知识产权.一般来说,知识产权素养包括"意识"和"能力"两个重要方面.
结合上文对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素养的阐释,本文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尤其是其中的理工科学生而言,其应该具备的知识产权素养应该包括:
1.理工科学生应该具有知识产权意识
理工科学生通过大学知识产权课程的学习,应该对知识产权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有充足的认识.同时,理工科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还应该包括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和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两个重要方面.
2.理工科学生应该善于运用知识产权
理工科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很大一部分会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而知识产权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专利又是保护技术不可或缺的武器.这就要求理工科学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要运用知识产权法这个工具来保卫自己的技术:一方面,理工科学生要积极的讲自己的技术上升为权利,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成果不受他人的侵犯.另一方面,在发现他人侵犯自己的知识产权时,要敢于拿起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目前高校并没有针对理工科学生的特点而开设专门的课程.面对知识产权这个如此复杂的事物,现阶段高校对理工科知识产权的培养模式应经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
知识产权是一个复杂的事物:首先,从学科角度来看,知识产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这门学科既会涉及到传统的民法学、物权法等;也会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还会涉及到工学、理学等众多的学科.可以说,知识产权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的界限.其次,从流程角度来看,知识产权涉及着复杂的流程.
1.知识产权教育途径不顺畅
当前,对于高校尤其是其中的理工科高校而言,知识产权更多是作为一门选修课存在的.所以知识产权教育在理工科高校并不普及,形势不容乐观,理工科高校学生接受知识产权教育的途径较少.
2.知识产权课堂教学效果一般
目前对理工科进行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教师更多的是文科出身,其更擅长的领域往往是版权法或者商标法,因此教学的重点自然就偏离了对理工科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教育的初衷.此外,目前对理工科进行知识产权教育更多的是在课堂上进行,因此教学与实践有一定的脱节之处.
针对理工科高校中只开设选修课,而没有开设知识产权必修课的问题,本文建议,理工科高校应当面对全校理工科学生开设知识产权必修课,将其置入公共基础课系列,使理工课科学生掌握初级知识产权知识,培养起知识产权观念.
对理工科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根据学业阶段的不同,具体又可以分为本科阶段的专业教育和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教育.针对本科和研究生的不同层次,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以及基础课程和实务课程的比例,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高理工科学生的知识产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