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家旭
广西新闻出版技工学校,广西 南宁 530003
俗话说:江山代有才人出,这里的“江山”可以理解为各行各业,但是在当今社会,很多社会人士会认为职校学生的文化水平能力较低,从而容易受到不公平的看待,显然这对于中职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容易造成非常严厉的打击,长期维持这种状态,学生的心理状态也会与健康的方向背道而驰。其实就目前而言,我们亟需对中职学校的教育理念展开一个翻天覆地的改观。中职学校不仅仅是一个提供技术学习的专业平台,同时其内部也会植入非常丰厚的人本理念和道德教育,这是因为教师都秉持了“人人生而平等”的理性思想,所以学生在保证自己专业课学业稳固的基础之上,也会萌生强烈的意识去发展自身的道德技能,这样更易被社会这一大熔炉接受认同。为了完全让“质疑的声音”销声匿迹,中职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应当加大人本管理的力度,充分地为学生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挖掘无限的潜力,便于让他人刮目相看。
在渗透人本德育的过程中,我认为首先应当构筑思想与精神上的美好家园。既然牵涉到构建道德教育的精神家园,就远远不止单纯地传输专业技能知识这么简单,这意味着教师肩上所赋予的教学责任变得越来越沉重,但是这一变化也是教学发展的“必须趋势”所需。作为中职学生,绝对不能一味地只去培养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也要注重思想、道德方面的全方位进步,否则对于社会而言,只拥有技术能力的人是缺乏“道德的灵魂”的。
首先教师应该积极地树立起主动学习意识、敢于承担、危机处理的意识。既然这一要求是对教师提出的,那么教师就应该也像学生一样,主动地去合适的学习平台中学习如何更好地开展道德教育,从而促进自己教学能力与个人组织的提升。例如,目前有很多可以提供在线学习的平台,比如“学习强国”、“网易云课堂”等等,这些只需要在手机上下载对应的应用程序即可“开箱使用”,无需多么复杂的流程操作就能够收获很多无形的道德理念知识,可见教育技术和思想的先进。当教师利用网络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后,就可以将自己的心得叙述给学生听,并与学生共同探讨道德理念。除此以外,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占主导地位,但必须要明确“主体地位”与“主导地位”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很显然,教师之所以能够成为“主导者”,是因为他们能够向学生传输有益的道德思想,而“主体”这一角色必须由中职生来充当,因为道德教育的对象就是中职生,如果混淆了主导者与主体者,道德教育就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其次,教师在管理课堂的过程中,也不要一味地要求学生将时间花费在专业技能的研究和学习中,适当地将目光放置于道德层面的研究上,这对于中职生而言也是大有好处的,试想如果中职生将自己百分之百的精力都集中在了专业技术的培养上,那么他们将很难挪出额外的精力在道德思想的培养上,久而久之他们对于步入职场所必备的道德技能就自动产生了“屏障”,非常不利于个人的全方位发展。因此,我们的人本德育就是以强调学生的地位为主,教师绝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学生到底应该怎么做,而要定期的了解学生的思维,如果发现学生的道德思维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教师则可以及时地指正,并告知学生正确的执行方法,这样学生才会不断地进步。
通常而言,对于中职生而言,他们要比普通学生更早地进行自己未来职业生生涯的规划,因为他们在校的学习周期要比其余学生短一点,所以步入社会的脚步会略微地迅速一点。那么这就要求中职生能够拥有提前做好准备的优质心理素质,我们都知道,踏上工作的岗位,第一个考验的是学生的技术能力是否过硬,是否能够完全达到招聘者的需求,显然这已经成为了一项硬性规定,所以在本文中的道德教育中就不再做赘述。本文所传达的思想是人本理念下的道德教育,自然就会牵扯到道德教育对于中职生来说到底有多重要。目前,社会宣传德智体美齐发展,显然,道德教育占据了“德”的板块,既然成为四大板块之一,那么中职生也必须毫无保留地接受道德教育的熏陶,这样才能适应时代新的变化需求,从而稳稳地立足于社会。
作为中职教师,教育学生是一项本职工作。所以除了上文所说的要树立基本的道德意识,教师还应当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学校更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优秀的教师团队对于学校道德培养的输出还是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的,例如,即将面临毕业的中职生多多少少都会因为面试的问题而陷入困境,因为他们常常会与心仪的公司产生出入,这对于中职生自信心的打击是很残酷的。现如今,公司的招聘绝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技术能力的考验,同时他们也将道德思想覆盖了进来。那么在毕业期,教师就有义务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外的“情势”并分析学生自身的利弊。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开展“如何加深公司对你的好印象”的专题讲堂,内容可以包括:面试时的举止谈吐、穿着打扮应该以什么风格为好、如何根据公司的性质去分析你应该用什么心态去面对面试官等等。这些灵活的问题在平时的专业课中都是不可能会碰到的,而这又肯定是学生求职道路上一定会遇到的坎坷。为了避免学生因为一些道德问题或者行为错误而与自己理想的职位擦肩而过,教师也应当立足于工作,提前为学生想好应对的策略,真正成为中职生踏入社会过程中的“保护伞”。
人本,用通俗的话语来解释就是“以人为本”。在本文中,显然“人”对应的个体是中职生。所以,第三个措施,我们要向教师强调的是尊重学生自主的权利。中职生正处于青少年最张扬的时期,他们会有自己特立独行的想法,作为教师,对于学生优秀的点子切忌去制止,否则就会引起他们的叛逆心理。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作为社会经验丰富的领导者,自然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去决断学生的思维、做法到底是具有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是最终会因“撞南墙而失败”。所以,对于学生的个人行为抑或是想法,教师要加以及时的关注与“追踪”,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动态,从而为他们的未来蓝图出谋划策。
例如,部分中职生拥有比较成熟的创业想法,他们也想要将自己的创业蓝图付诸实践。此时,教师作为“旁观者”,首先要帮他们分析创业的前景是怎样的,其次要详细地了解学生有何打算,如果他们对于未来是一筹莫展只空有一腔热情,这显然是万万不行的。出于人本主义的道德角度思考,教师应当先去了解学生的决心程度,如果学生势必要展开创业的行动,教师可以“军师”的身份参与其中,协助学生完成创业的梦想。如果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创业的行为初见成功的苗头,教师此时可以鼓励“创业小分队”派出一名典型代表来向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以及心得。对于中职生而言,真正落实到生活中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学习素材,互相分享也遵守了“道德理念”中的互帮互助的原则。在进行了“面对面的创业经验”分享后,为了能够向整个学校都宣传这一喜事,教师还可以将“代表人”的演讲内容做成海报,张贴在学校最显眼的公告栏中,这样也为学校积淀了文化气氛,同时也实现了成功经验互相分享的目标。
环境是影响人的思想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经过可靠调查发展,如果教师每天都对学生耳提面命,那么短时间内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将教师的叮嘱牢记在自己的脑海中并将其时刻作为行事做人的准则。这是因为中职生缺乏一定的社会审视能力,他们有时在对“是非、对错、善恶”的评判上容易产生分歧,作为教师,就要及时地制止他们错误的观念,鼓励他们正确的举止,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典型的事件案例来获得实践的真知。然而,时时刻刻的批评会造成学生的叛逆心理,突如其来的奖励也会使得其他学生对被奖励者分外眼红,所以最合适的做法无疑是从学生的周边环境入手,让道德思想的正确旗帜潜移默化地树立于学生的心中。
例如,中职生很多是汽修、工业管理、工程实施、计算机等工科领域的,所以他们对积淀文化素养这件事情并不十分重视。但实际上,社会中的很多企业都以人的内在素养作为考核的一大重要标准,所以中职生要想被社会全盘接受,必须要紧跟社会的潮流,掌握时代发展的主流动向。教师可以为学生创作一些关于道德发展的口令,如:道德发展是第一,专业能力排第二;一个人的涵养是其外在气质的绝佳体现等等。然后将这些“广告语”制作成精美的海报,张贴于学校最显眼的公示栏中,以制造“道德至上”的环境气氛。当学生每天都能够亲眼看见这些教诲时,就会自主地审视自己近期的道德表现。除此以外,教师还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发展,因为一些学生会因为受到外界的诱惑而做出错误的举动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教师一旦对这种现象有所察觉,就一定要及时地加以制止,否则学生很容易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当然,就整个中职学校而言,一定会存在某些“反面教材”,教师也不能对一些负面信息自动屏蔽或者视而不见,因为部分反面案例也能够刺激学生的思想,发挥适当的警告作用。对于这些“反面教材”,教师也可以挪出一定的公示板块来为其呈现,当这些反面事件在学生群体中获得一些话题热度时,教师便可组织一场班会,引导全班学生来讨论案例的来龙去脉,这样也能够让中职生之间形成互相交流、讨论、探究的气氛,从而促进彼此之间的同学情感。
总而言之,我们的教育宗旨就是要做到德育的全面覆盖,所以中职生接受道德教育的权利与义务是与普通学生并无差异的,相反为了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中职生与教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人本德育的教学研究上,这样才能发挥中职学校办学的主体作用,从而进行专业性的人才培养和输出。本文提出的研究策略建议都是在真实的教学基础之上而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所以借此希望所有的中职教师都能够万分重视学生道德理念的培养,切勿以小失大,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