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2020-12-07 21:23陈友叶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7期
关键词:激励策略德育教育小学

陈友叶

【摘要】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班主任需要通过制定班规纪律等有效开展班级管理,以为各科教师开展教学管理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班主任还需要兼顾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因此,班主任身上的责任重大,为了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落实德育教育成效,班主任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形式。其中,激励教育与小学生的身心相适应。班主任可以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勵策略,以正面引导的形式提升小学生道德素养,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引言

在传统道德教育中,教师常习惯于用理论说教的形式开展德育,由于小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这种德育形式很难让小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甚至小学生对理论说教还会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直接影响德育成效。小学生好胜心强,乐意接受教师的夸赞,因此,一定的激励教育策略和有效的正面教育,能让小学生产生自我进步、自我发展的动力,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

一、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意义

(一)与小学生身心特征相适应,能优化德育成效

长期以来,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一般都是围绕班规校规展开,班主任更倾向于纠正学生违纪的行为和习惯,由此对学生展开批评教育。然而,传统的德育成效不尽如人意,学生受到批评教育,很有可能表现出情绪低落等消极情绪,甚至产生排斥等叛逆心理。小学生好胜心强,大多好面子,教师如果经常批评说教学生,尤其是当众批评学生,必然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导致教育出现负面影响。而教师实施激励策略,对小学生而言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学生在表扬与奖励的教育手段下,会不断进取,形成一种良性教育循环。

(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性格

中国传统教育中,崇尚“打击教育”,提倡严师出高徒。然而,这种传统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教师过分严厉,也会导致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僵化,师生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教师无法真正了解学生,并与学生展开沟通交流,会直接阻碍教育成效。而采用激励教育,教师能够真正尊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构建一种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关系,学生在这种民主、科学的教育氛围下,能够形成更加健康的人格和性格,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

二、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班主任开展激励策略的有效途径

(一)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

激励教育策略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毕竟,激励教育策略的开展需要建立在学生被表扬的事实上,而不能盲目开展表扬。为了更好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首先,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全方位了解学生,如可以通过家校合作、与学生沟通等方式了解学生。其次,教师要采取一视同仁的教育理念,不能只表扬优等生,关注学困生,而对那些相对普通的“中等生”予以忽视。最后,闪光点的发现要遵循全方位的原则,例如,针对班上不爱学习、经常违纪的学生小强,教师可以去发现小强其他方面的优点,并予以激励和引导。经过教师的观察和了解,发现小强虽然不爱学习,但他爱好劳动,在班级大扫除中表现优异,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对该生进行正面引导。此外,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毕竟道德教育的成效无法一蹴而就,只要坚持循序渐进,对学生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予以有效的肯定和激励,学生才能在激励机制下不断取得进步。

(二)发挥同伴榜样作用

小学生好胜心强,他们渴望受到同伴的认可,也会羡慕同伴被教师表扬。因此,教师在开展激励机制时,要善于利用这一特点,有效发挥同伴榜样作用,让同伴发挥榜样作用带领全体学生不断进步。基于此,班主任可以在班级进行一次荣誉评选,针对每个学生个体的优点,评选出各个领域中的佼佼者,如学习之星、劳动之星、文艺之星等,并将学生的名字与照片做成荣誉墙,挂在教室后面的墙壁上,以在班上打造德育教育的良好氛围,鼓励学生向榜样看齐。

(三)设置奖励制度

一定的奖励能够激励学生更深入理解道德教育的内容,并落实德育成效。因此,班主任可以在班上设置明确的奖励制度,并及时兑现奖励。如教师可以将德育的内容进行分类,可以分成家庭美德、社会美德、学习美德、班级美德等领域,对每个领域的行为进行分类,并邀请家长参与评价机制,形成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我评价四个机制。学生在奖励制度的基础上,对照评价结果开展自我反省,教师根据学生最终评价结果落实对应奖励。

(四)开展机会教育

教师要借助机会教育,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小学生年龄较小,对很多事物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因此很容易忘记教师所教育的内容。但机会教育却能很好地加深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印象,强化教育成效。例如,教师发现班上某学生主动捡起掉落在地上的垃圾,教师可以及时对这一行为当众进行表扬,并鼓励全班学生向该生看齐。教师要多观察学生,多创造机会开展教育,鼓励学生改掉错误行为习惯,发扬优点。

三、结语

激励教育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相适应,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行为习惯,不断完善自我,优化德育成效。教师要在了解、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展开正面教育,并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创造机会教育,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师艳华.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天津教育,2021(14):33-34.

[2]许鹏程.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途径[J].小学生(下旬刊),2021(05):95.

[3]蔡彧.探究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智力,2021(05):171-172.

猜你喜欢
激励策略德育教育小学
高职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励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激励策略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