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小敏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市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的缺失,导致他们在成长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充分利用儿童身边的优势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父母角色缺失造成的教育缺失。本文主要探讨在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过程中利用优势视角理论展开教育的策略,以期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問题的解决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优势视角;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引言
在利用优势视角理论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因环境不同在问题表现上也不尽相同。部分家庭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因此孩子缺少情感关怀;也有部分孩子由于家庭环境过于溺爱,导致儿童成长未能受到合理的照顾,影响了儿童健康成长;部分孩子本身所处的教育环境较差,学习上存在困难。因此需要在实践中结合不同情况设计活动,为其均衡发展提供必要保证。
一、引入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者,构建家校共育看护体系
在初中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过程中,由于长辈们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观念较为淡薄,在他们的意识观念中许多常识性的知识内容存在缺失,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很多困惑,且留守儿童本身在性格上较为孤僻,缺少朋友的陪伴,未能树立起正确的安全意识,自身容易受到社会上不法分子的伤害。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可以发挥学校的作用,让学校中的德育教育工作者参与到教育过程当中,定期与学生进行一对一沟通辅导,在反复的沟通中与儿童建立信任关系,解答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德育他们一个安全交流和沟通的场所,解决心理问题,让学生在学校的生活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引导和看护,在家庭中能够得到亲戚长辈的看护和教导,填补教育空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优势助力[1]。
二、实施家长教育,提供合理亲子沟通方案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农村地区孩子父母和监护人的教育水平和素质差别较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往往难以掌握正确的管教方法,过度溺爱、暴力管教等情况在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中屡见不鲜,由于错误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需要从家长本身出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正确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管教[2]。而由于家长本身所处的环境较为固定,因此自发性的改变可能性较低,必须要充分发挥学校与教师的教育指导作用,强化家校合作,为孩子家长提供一个较为合理的亲子沟通方案。
例如在教育过程中,可以挖掘教师的教育力量,利用家长会的时间对全体学生的家长进行教育指导,为他们列出具体的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方式,详细阐述暴力教育的危害性后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家长会结束后教师可以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留下来,进行一对一沟通,详细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和家长的教育方式,为其提供针对性指导。对于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的家长,教师可以通过电话的方式与他们进行沟通,在沟通过程中从细节上入手,将沟通过程从单纯的嘱托转变为双方的交流,在有效交流的过程中增进彼此感情,打破亲子沟通之间的障碍,使沟通有效展开。
三、举办集体活动,提供温馨的集体环境
《初中生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表明,留守儿童的上网次数和频繁程度较普通学生更多。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因与亲情的缺失存在较大联系。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校和班级的优势,在课余时间举办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的过程中,让同学和老师陪伴他们,使其在课余时间感受集体环境的温暖。在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加强留守儿童与同龄人的接触和交流,给他们创造交流机会,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在社会中获得自身的成长与发展,降低他们因缺少关爱而产生的孤独感和恐惧感[3]。
集体活动的形式可以与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例如读书、运动、学习新知识等都是很好的活动主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加以引导,帮助组织相关活动,在活动中找到自身的兴趣爱好。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积极挖掘儿童身上的优点,例如部分儿童的体育运动能力较为出色,教师可以与学校沟通,在校园中积极举办运动会,在运动会上鼓励留守儿童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收获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在集体的帮助和鼓励下矫正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为其内心注入正能量,促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四、整合社会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
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上,除了发挥教师和学校的正向引导作用外,还应该从政府层面入手,通过政策扶持和增加农村地区教育投入的方式改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例如创办农村企业,吸引劳动力回流,政府牵头定期组织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者活动,给予他们温暖和关怀,为解决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政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育投入和拨款,同时利用舆论力量吸引教育投资,以此来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除政府外,还应积极利用社会工作者的力量,在工作中对留守儿童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调查,以点对点的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预防功能”“恢复功能”“发展功能”,利用可发动的资源帮助留守儿童完成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解决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需要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积极运用各方力量,从教师、学校、监护人、政府、社会工作人员等多个方面的资源入手,发动社会力量,为解决问题提出相应措施,保证留守儿童能够积极的看待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问题,使整个家庭教育系统得到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冼雪贤.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现状与干预策略研究[J].才智,2020(09):180.
[2]邝宏达.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资本:个体、家庭和学校的影响[J].上海教育科研,2019(06):45-49+16.
[3]黄荣晓,邱鸿亮.留守儿童成长机制的三维建构——基于粤西农村C初中留守儿童案例的叙事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76-84+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