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2020-12-07 18:25:43田宏友
魅力中国 2020年47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课堂

田宏友

(贵州省务川县柏村中心完小,贵州 务川 564306)

素质教育的提出,在教育界乃至全国激起了一层又一层浪花,在语文教育领域更是如同一阵阵春风吹绿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们的语文教师们自觉地、信心百倍地担当起了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任,同课异构,一课多上等,集体备课,积极探索,提高语文素质途径、方法。就目前而言,的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要适应当今与未来社会需要,还得努力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一、让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定格在我们心里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以教育方针为指针,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为基础,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主。

今年9 月9 日,总书记到北京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教师是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理应受到尊敬,要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习总书记强调说: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人。

我们将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概括为三传四引,站在中国教育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节点,而对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更高期待,广大教育工作者如何理解三传四引内涵,切实践行三传四引精神 。

我们学校的老师们,用具体行动做好学生的引路人,用每一堂课,每一句话,告诉学生,真正的爱国是怎么样的。

习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时说,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习总书记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对教师的殷切希望和对教育的的深切期待,广大教师应对照“标准像”照一照“理想信念”,照一照“道德情操”,照一照“扎实学识”,照一照“仁爱之心”,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育人德为先,成才先成人。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把德育摆在语文教学的首位,结合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比如:在上《冬眠》一课时,以常见的松花蛇、黑蛇…为例,教育学生如何保护好这些老鼠的“天敌”,使他们从小养成热爱大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良好道德品质。

二、让汉字里有血液在流淌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基础。”写好字是教师的基本技能。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不仅与教师的严格要求有关,教师的身教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手漂亮字,如一个个奇妙的音符,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谱出优美的乐章,那苍劲有力、清新俊秀的笔画会给学生以振奋和力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书写一手漂亮的规范字,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为学生书写规范字起到表率作用。美观规范的字体还能满足学生的欣赏欲望。作为语文教师,写好字,用心去写,让汉字有灵性,让汉字里有血液流淌,引领孩子们发现祖国的语言文字的优美,了解祖国语言文字悠久历史,从而热爱自己的语言文字。写好汉字,是一个教师应该拥有的景。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语言面貌、语言素质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说普通话,要求做到准确、明白、生动、形象,有条理,有吸引力,高低强弱音量适当,并且没有“嗯”“啊”之类的口头禅。做到了这些,当教师借助语言这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工具向学生传授知识、讲明道理之时,学生就爱听、愿听。因为每个汉字里都有丰富的情感,漂亮的音符,他们会沉醉在课堂里。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写好了规范字,说好普通话,让汉字美起来活起来是对一个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

三、让课堂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一)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因此,作为一堂课的切入点,导语的设计先声夺人,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的作用。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遐想,期盼,进而与教学内容产生共鸣。

(二)课堂提问应当基于教学目的设计,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清楚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更好帮助学生走进文本的讲解和及时评价教学效果,掌控教学的进程。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后应当精简问题,努力做到问题的精当,这也就是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的自觉行动。以我教授小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一课为例,当我的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后,都笑老虎的愚蠢,于是此时,我便顺着学生的思维巧妙地提出:“假如老虎再次抓住狐狸,它将怎样做”?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积极的思考,不一会儿功夫,他们积极发言,有的说老虎会再次骗过狐狸……,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优美生动的导语可以创造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好情境,教师言简意赅,精炼生动的开讲、恰到好处的设问、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发展意识,促进学生主动探讨和发现。在小朋友们学习情绪极为高涨时,导入新课。

四、让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闪现

(一)在语文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积极发问,对学生的回答无论对错,都应尽量找出答案中有理由的一两点,给予充分的诚心诚意的肯定与表扬,不要对学生的回答彻底否定,造成他们的恐惧心理,导致从此再也不敢发问。

(二)在语文课堂上,要更好地融洽师生关系,这样既能驱动教师的满腔热情,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一个可亲可敬的“推心置腹”的朋友,这样才有敲开学生的心扉,掏出学生的心里话,否则,带来的是学生的谎言和紧张,使之像机器一样被动地接受灌输。

(三)在语文课堂上,要让学生感觉自己的老师是诚实一位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年青老师在上语文课时,学生问他,“囊”括的“囊”怎么写,他略停片刻,叫学生自己下去翻字典,以后记得牢一些,有人认为这位教师比较机智,会控制课堂,但笔者不敢苟同。古人言:“诚者,天之道也”。一个教师为了明确所谓“师道尊严”,在学生面前掩盖未知的事物,这且不荒唐吗?

诚实是立教之本,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五、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减轻过重课堂负担的根本。打破传统教学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改革的实践,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品位,在教学中要致力于精讲。啰嗦、繁杂、琐碎的东西尽量少讲,语言要精练、生动,使学生很能集中精力听,很容易理解、达到四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在语文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坚持启发式的指导思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应留下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和思考。让学生读起来,声情并茂的读,边读边感悟,学会批注,然后让学生起来说,鼓励学生大胆说,说出自己的理解,说出自己的观点,教师的作用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适时、适宜的指导。教师知识引领者,在迷茫的地方,教师只是点拨者。

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一些教师无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课时照本宣科,生硬呆板地向学生“满堂灌”这种“填鸭式”的硬灌,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的,这样的方式,就好比海棉吸水一样,吸进去的是水,挤出来的还是水。语文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时,应合理设计精练的作业和兴趣作业,力求体现“适度、适量、灵活”讲究针对性,得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作业要讲求典型性,通过练习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现所学知识技能技巧的迁移。禁止任何重复作业和无效的“题海战先要转变思想观念,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更新教学观念,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师上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我们除了接受性学习,还要研究性和分享性学习,建构最新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引领孩子们群文阅读,比较性的读,学会分析和比较。

六、让情感和灵性在课堂上飞扬

优良的课堂教学环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原动力。使学生以高昂的情绪和饱满的精神,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激发兴趣。兴趣可以导致学习情绪轻松,愉快和高涨。语文教师如果语言生动形象,机智幽默,妙趣横生,准确严密,回味无穷,配上丰富的表情,得体的手势与动作,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激发感情。语文课文大多是文质优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感染力强,语文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优化教学环境。激活气氛。有的老师喜欢课堂上“静下来”,其实,课堂不应该是老师一统天下。教师只是一个“导演”,要真正演好一场戏,还需要演员的发挥。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引导,指导,疏导,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放大胆量,敢于说话。敢于质疑,敢于争辩。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优化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常言道:教有法而无定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亦多术也,运用在于人……贵能令三反,触处自有申”。可见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关键在于真正掌握,灵活运用。不能让学生导入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死胡同,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

总之,全新的语文课堂应该做到既生动活泼,又切实有效,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阅读,使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和提高。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