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
——道德篇

2020-12-07 18:25:43钟英
魅力中国 2020年47期
关键词:德意志道德规范道德行为

钟英

(贵州省体育运动学校,贵州 贵阳 550000)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孔子除了重视学习的温习与练习,也重视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希望学生做一位有修养、有道德的君子,因此在孔子的思想里,反思与内省、不断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提高修养、进德修身,学会与自己的各种不良习性作斗争,在孔子的思想里道德教育永远排在首位,与我们今天的教育理念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今天的德、智、体、美、劳,德育为先,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必须建立在良好的道德教育的基础之上,在今天的教育中,如何有效的开展道德教育是个关键,在品德的心理结构里,有四个组成部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要想让学生最终形成道德行为,那么前面三个组成部分必不可少。

首先是道德认识,要想让学生产生道德行为,必须有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在执行的过程中执行的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最终会上升到道德信念上,是道德行为产生的基础与条件,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课堂管理的一系列的制度的制定非常重要,很多教师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了,可是依然不见成效,其实在制定的制度出来以后,只能说我们有了班级的道德规范,但我们所说的道德认识并非局限在道德规范的形成这一步,我们还要让学生理解我们制定的道德规范的执行意义是什么?如若执行该道德规范后将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人都期望做有意义的事,只有当学生充分理解了道德规范及其执行的意义后,才算真正有了道德认识。

其次是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和道德认识同时产生的一种内心的情感体验,它可以是个体根据道德规范、道德观念来对一个人进行评价或者是自己发生某种行为时产生的内心的情感体验。在我们的道德教育中,道德情感主要有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非常重要。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当我们给了学生充分的道德认识以后,接下来我们要让学生体验各种不同的道德情感,在教育学上主张以活动为主,因为个体在自己亲身经历的各种活动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最为真实、也最为深刻。

再次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当我们的学生有了良好的道德认识,有了深刻的道德情感,也能明辨是非,可是有很多学生依然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么我们可以说这类学生缺乏的是道德意志,缺乏控制自己的行为的能力,它指的是人自觉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通常表现为在道德行为形成的过程中的积极性、自制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最后是道德行为的形成,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的引领下,在道德情感的驱动下,利用道德的意志最终形成的道德行为。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将这四点把握好的话,也能较好的实现道德行为的形成。

一、制定班级规范或者课堂规范,并告知执行该规范的意义,首先让学生有良好的道德认识。在道德认识形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制度的道德认识拓展到对自己的道德认识上采用多种有效的管理方法,例如:提高学生的自我期待,利用承诺来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教师在采用承诺策略的时候可以循序渐进,先从小承诺开始,当学生实现了自己许下的小承诺后,心里自然会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教师可以在这个时候开始给与鼓励,予以强化,使学生对自己的自我期待逐渐提高,学生就会在不断实现自我期待、教师不断给予强化和鼓励的情况下形成稳定的自我期待与自我认识,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种道德规范的认识教育的效果就会更加显著。

二、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著名的心理学家阿瑟.阿伦的吊桥效应,该实验可以表明很多情感都是由于在活动中收到各种刺激的信号后,对生理的唤醒后产生的,因此利用各种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各项有道德情感的活动中,如观看体育赛事,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受竞技赛场上为祖国争光的努力与荣耀,观看祖国的大阅兵,感受祖国的威严激起在学生心里的爱国情感体验,给先烈扫墓,感受先烈们的大义与爱国情怀,参加班集体活动,为集体争光,体验集体荣誉感等等,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最常用的是运动会,利用情绪二因素论,在运动会的过程当中学生会有心跳加速、情绪情感得到激活,这个时候是最容易开展教育,也是学生意识形态最容易被影响和被改变的时候,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学会让我们的学生在各种活动情境下激起内心深处的情感。

三、当我们有了稳定的道德情感以后,需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意志的锻炼和培养,可以用奖励和惩罚的方式进行。当然在使用奖励与惩罚方式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度,过犹不及或者力度不大都不能充分发挥奖励与惩罚的作用,当我们正确的使用了奖励与惩罚后,学生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道德行为,保持的过程也是道德意志形成的过程。

四、当道德意志形成后,学生会充分利用自己已经具备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来推进道德行为的形成,道德行为形成后,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依然需要遵循心理学的规律,利用强化规律对学生已经形成的道德行为进行强化,实现学生道德行为的持久性与稳定性。

孔子的思想都是以“礼”、“仁”为核心,以道德教育为主,现代的教育继承了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无论在何时何地,教育者在开展教育工作的时候都必须把道德修养、心理素质排在首位,在良好的道德修养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也需要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到管理与教学的各个方面,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活动,因此教师们应该始终站在培养人的高度,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猜你喜欢
德意志道德规范道德行为
TÜV 南德意志集团
TÜV 南德意志集团
孔祥渊:“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认同
中小学德育(2017年3期)2017-03-28 14:24:56
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实施细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6期)2016-12-12 13:06:16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人民论坛(2016年11期)2016-05-17 11:54:43
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
人民论坛(2016年2期)2016-02-24 13:07:58
远和近
论《三字经》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
在德意志的阳台上
小说月刊(2014年12期)2014-04-19 02:40:10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