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谚语的修辞手法及其翻译策略研究

2020-12-07 19:14:52金燕媛
山西青年 2020年18期
关键词:意译谚语译者

金燕媛 龙 璐

浙江树人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5

一、引言

谚语是一个特定地区里的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根据自身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的语句。英语谚语作为英语文化的精华和核心,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学习价值,但是中英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两国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严重地加大了我们学习和翻译英语谚语的难度。要使最终的译文既能通俗易懂又能保留英语谚语原有的文化特色和深刻内含就要求译者从影响英语谚语翻译的多个因素展开分析并结合具体的语义和语境采用相应的翻译方法去进行翻译。

二、影响英语谚语翻译的因素

英语谚语作为英语语言和英美文化的精华和核心,凝结了英美国家人民几百几千年的集体智慧。但正因为它具有鲜明的英美文化的特点,因此我们在翻译英语谚语时要充分考虑到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和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使翻译后的谚语既能表达出原文所要表达的深刻内含,又通俗易懂。

(一)历史背景

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人们所经历的事情不同,思想观念和主流文化不同,口口相传的谚语自然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翻译英语谚语的时候也要充分了解谚语产生和流行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准确理解谚语的正确含义。就英语发展史来说,在英语成为英国的官方语言之前,法语和拉丁语都曾在英国盛行过。

1066年,是英国历史上很重要的一年,那一年以诺曼底公爵为首的法国封建主战胜了当时的英国国王哈罗德并占领了英格兰,随后法语(诺曼底语)就成为了英格兰的官方语言。当时只有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人们才会说英语,而会说法语则体现了一个人身份地位的高贵。虽然十四世纪末英语又成为了英国的官方语言,但仍有很多法语单词被引用到了英语词汇里,有很多与法语有关的英语谚语也流传至今,例如:

Jack would be a gentleman if he could speak French.只要会说法语,人人可做绅士。

这句谚语表达了在当时的英国做绅士的条件是要会说法语,从中可以体会到当时法语和法国文化对英国产生的重大影响。

说到外来文化对英语的影响还不得不提到罗马文化对英语的影响。罗马人对英国的征服在公元前五十五年就发生过,随后从公元四十三年开始了英国历史上真正的“罗马人的征服”,持续了整整四百年之久。可想而知,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罗马文化一定对英语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在一些英语谚语中我们仍可以体会到当时的罗马文化对英语文化的影响,例如: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从这句剪短的谚语中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当时的罗马帝国的强大以及当时作为统治者的罗马人对英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风俗习惯

说到风俗习惯,人们很容易就能联想到动物,不同地区的人所敬仰和厌恶的动物都是不同的。就比如对于猪和狗这两种动物,中西方的观念是截然不同的。猪在中国人印象中虽然有懒的特点,但总体来说还是白白嫩嫩又可爱的,有很多动画人物也是以猪为原型的。但猪在欧美文化里多是负面的形象。这在英语谚语中也有体现,例如:

Pigs might fly.无稽之谈。

而说到狗这种动物,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则多是贬义的,这在很多中国谚语中也有所体现,如用“狗改不了吃屎”形容一个人改不了恶习。但在西方文化中,狗则是忠诚和可靠的形象,关于狗的谚语也多是褒义的,例如:

Every dog has his own day.人人皆有得意时。

说到风俗习惯就不得不联系到取名,每个时代,每种文化里总会有那么几个最普遍的耳熟能详的名字。就像中国人爱用“张三”、“李四”等名字去举例子,英美国家的人则更多地会在日常交流中去使用“Jack”这个名字,因为在英美国家这是最普遍的名字之一,在很多英语谚语中都可以看到这个熟悉的名字,例如:

Jack of all trades and master of none.门门精通,样样稀松。

Every Jack has his Jill.有情人终成眷属。

(三)地理环境

正如俗话所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的生产生活依赖于一定的地理环境,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同样会受到地理环境的深刻影响。要想准确理解和翻译英语谚语就不得不去了解英国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作息方式。众所周知,英国是地处欧洲西部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临海的地理位置使得英国的渔业和航海业相当的发达,因此也产生了不少相关的英语谚语,例如: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不要班门弄斧。

教鱼儿游泳明显是不自量力,与中文成语“班门弄斧”有异曲同工之妙。

The great fish eat up the small.大鱼吃小鱼。

这句谚语通过“大鱼吃小鱼”的自然规律揭示了弱肉强食的道理。

气候也和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也会对人们的生活作息和思想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雨量充沛,因此也产生了如下的一句谚语:

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不雨则以,一雨倾盆。(形容祸不单行)

(四)宗教信仰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的宗教信仰都是不同的,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宗教是佛教,这种影响在很多中国谚语中都有所体现,如“无事不登三宝殿”和“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等。而英美国家的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因此基督教文化也渗透到了英美国家文化的方方面面,这种渗透在英语谚语中也可以得到体现,例如:

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三、英语谚语的修辞手法

作为被人们广为流传的文化内容之一,谚语必须具备生动形象以及通俗易懂的特点,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并使谚语具有更强的语言表现能力,就不得不用到修辞这个秘密武器。修辞手法多种多样,每种修辞手法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使用效果。

(一)明喻

使用明喻的修辞手法可以使谚语语句更加形象化。

Books,like friends,should be few and well chosen.书籍如朋友,宜少且精。

将书籍比作朋友,直观生动地表达了原句作者认为挑选书籍应该像挑选好友一样慎重的观点,从侧面反映了书籍和朋友对一个人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Use a book as a bee does flowers.要像蜜蜂从花中采蜜一样去读书。

将读书这一行为与蜜蜂采蜜进行对比,蜜蜂采的蜜是花朵的精华,体现出了原文中希望人们认真读书并吸取书中前人的智慧结晶的内含。

(二)拟人

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使谚语更加生动有趣。

Fact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

事实和雄辩本不具备人的特点,但通过将两者拟人化并进行比较的方法,将作者认为事实比雄辩更有力的观点更加形象化,增加了谚语的说服力。

Lies have short legs.谎言腿短。

谎言本没有腿,但通过将谎言拟人化的手法说谎言腿短,巧妙地从侧面表达了谎言是站不住脚的,谎言终究会败落,使谚语更加形象生动。

(三)对偶

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谚语的韵律使谚语更加朗朗上口。

Easy come,easy go.来得快去得也快。

前后半句都以“easy”开头,使得句子更有韵律,更加朗朗上口,便于人们口口相传。

Losers find excuses,winners find ways.失败者找借口,成功者找方法。

通过对偶的修辞手法将前后两句连接在一起,不仅更加美观还更能引人深思。

(四)暗喻

暗喻能使语句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从而使读者印象深刻。

An inch of time is an inch of gold.一寸光阴一寸金。

光阴和黄金看上去是毫无关联的两个事物,光阴是无形的不可感知的,而黄金是人们公认的具有很高价值的事物。通过将这两种事物进行类比的方法,体现了光阴具有与黄金一样的重要价值,强调了光阴的重要性,使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光阴的重要和可贵。

Patience is the best remedy.耐心是最好的良药。

耐心和良药不具有关联性,但作者看到了两者的共同性即对人有好处并将两者进行了类比,强调了耐心对一个人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告诫读者遇事要有耐心。

四、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

谚语是一个地区的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被广泛认可和流传的文化财产。因此我们作为译者一定不能望文生义,而是要根据英语文化的特点,在保持谚语的原意的基础上,使得翻译过后的谚语能够跨越中英之间的文化障碍,让读者能够理解谚语本身想要表达的含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就必须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借助于不同的翻译方法。接下来,是我对四种主要的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的理解和介绍。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就是根据其字面意思直接翻译,这种翻译方法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内容和形式,然后再去考虑翻译后的语句是否通顺合理。作为英语翻译中最常用到的翻译方法,直译法的优点是能够比较直观的表达原作的语言风格和比喻形象,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原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例如:

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在这句英语谚语的翻译中,译者除了将“he”翻译成了“谁”以外并没有在翻译中对原文进行过多的处理,但最后的译文不仅通俗易懂还简洁明了。

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

在这句英语谚语的翻译中就可以明确地感受到直译法的优点,那就是能直观地表达原文的内含和语言风格,这句谚语的译文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原文的语义。

(二)意译法

意译法,就是用读者母语中耳熟能详的语句和形象来翻译英语谚语中具有独特民族文化的内容的翻译方法。意译法的优点就在于能使读者更加准确地掌握英语谚语原有的含义,从而避免在读者阅读过程中对英语谚语产生的误解。但同时,意译法对译者有着极高的要求,它要求译者对母语和英语以及这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都有比较深入的学习和理解。通过意译法翻译的英语谚语有如下:

A horse stumbles that has four legs.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如果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翻译这句谚语应为“四条腿的马会十足”,但显然这样翻译不仅会令读者摸不着头脑还会使谚语失去其本身的丰富内涵。但译者巧妙地使用了意译法,采用了中华文化中原本就有的且与原句所要表达的内含一致的名句,这就能使读者轻易地跨越文化差异了解到英语谚语的奥妙。

Nothing ventured,nothing gaine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如果根据字面意思去理解这句英语谚语应为“如果不去冒险,就什么都得不到”,虽然这样翻译好像也能看懂原文的大概意思,但总给人没有说到点子上的感觉,而且语句也不够精炼。但通过直接采用汉语成语进行翻译的方法,既能使读者对谚语感到亲切又达到了简洁精炼的效果。同时还能让读者体会到两种文化中的共同点,有利于培养读者对英语文化的兴趣。

中西方对于百兽之王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在西方文化中狮子大多是威猛和权力的象征,因此西方人多认为狮子是百兽之王。但在中国人乃至亚洲人的观念里,老虎才是百兽之王的象征。因此在翻译英语中与之相关的谚语时要懂得适当地把狮子翻译成老虎,便于读者的理解,例如:

An ass in lion’s skin.狐假虎威。

如果按字面意思去理解,这句英语谚语意为“狮子皮肤里的蠢货”,这难免会让人感觉莫名其妙。但译者在充分了解了原文语义之后巧妙地进行了形象转换,将西方人认为的百兽之王“狮子”换成了东方人观念里的百兽之王“老虎”,并用中国人熟知的成语进行翻译,巧妙地还原了原句所要表达的内含。

(三)直译兼意译

直译兼意译,顾名思义就是在翻译过程中将直译法和意译法相结合以达到更加准确有效地表达原来谚语含义的目的。这种翻译方法的好处在于能够将直译法保留原文原汁原味和意译法有利于读者理解的优点相结合,增加了翻译的准确性。例如:

A daughter is fairer than her fair mother.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若光从字面去理解这句谚语会觉得好像原句和译文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但译者的巧就在于他掌握了原句所要表达的“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内含,并在汉语中找到了意思相近的谚语直接进行翻译,既保留了原文语境又有利于读者理解。

First catch your hare.先抓到兔子再说,到手的东西才算数。

该句英语谚语的翻译就是采用直译兼意译的典型,译文的前半句先是直接翻译了原文的字面意思,但如果只有前半句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还没有表达出原文所要表达的语义。后半句译者根据自己对原句的理解进行了意译,使得译文一下子变得通俗易懂了。

(四)释意法

释意法其实与直译兼意译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但释意法会在对一句谚语采用直译、意译或者直译兼意译的方法翻译之后,再加上与之相关的注释或解释,从而使读者能够更轻松地理解英语谚语的内含。但译者在给译文加注释之前一定要仔细查阅与原文有关的资料和书籍,确保添加的注释合理可靠。下列例句就能很好地体现释意法的优点:

Bacchus bath drowned more men than Neptune.在酒里淹死的人比海里淹死的多。(Bacchus是酒神,Neptune是海神)

酒神和海神是希腊神话里的人物,作为从小接受中国文化熏陶的中国读者来说这两个人物肯定还是比较陌生的,一次如果直接翻译肯定会使读者因为文化差异在阅读和理解过程中受到阻碍。而译者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他并没有执着于一定要把酒神和海神转换成其他人物形象,而是直接把这两个单词翻译成酒和海,这就使译文好理解了许多,最后还通过在译文后加注释的方式让读者了解了酒神和海神这两个西方神话的形象。

五、结语

英语谚语是英美国家广大人民群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辛勤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得出的宝贵的经验总结,是对丰富的英美文化的提炼和总结。译者在英语谚语的翻译过程中应本着小心谨慎的态度,充分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谚语所包含的深刻内含和背景相结合,准确地根据不同语境和语义去运用合适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除此之外还要尽量保证译文具有谚语简洁明快和通俗易懂的特点。作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读者的立场和感受,切身地感受读者的需求。谚语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核心和精华,读懂了谚语就能了解对应国家的文化,从而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认同,这对于两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意译谚语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养生谚语也要“更新升级”(上)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5:38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说说谚语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19:18:09
Shock Ini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plosives at Near-ambient Temperatures
含能材料(2016年9期)2016-05-08 13:19:08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外语学刊(2014年6期)2014-04-18 09:11:33
汉英机器翻译中的意译和直译应用
外语学刊(2011年4期)2011-01-22 05:34:26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