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维春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有利于其形成正确三观,能够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传统说教式的感恩教育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往往难以达到预想的教育效果,所以教师应积极探索其他有效途径。文章正是基于此,试图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展开研究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感恩教育;课堂教学;渗透
小学阶段学生思想由于不够成熟,认知水平有限,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学生的主要负责人,不仅要负责传授学生知识技能,促使其成才,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助力其成人[1]。鉴于目前传统说教式的感恩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及不足,那么对于教师而言积极探索其他教育途径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必要性
首先,有利于形成良好心态。现阶段,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诸多家长十分溺爱孩子,造成学生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难以正确处理,抗挫能力较差[2]。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对学生良好心态的形成极为有利,可以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更加乐观主动的心态,学会用更加乐观主动的心态将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加以有效解决。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责任感。感恩是感激和回报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就别人的给予,不是坦然、冷漠地接受,而是心怀感恩对其他予以感激和回馈,这体现了一种责任感。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可以使学生的责任感得到培养。比如可以使其了解到家长的不易,让其懂得体谅家长的感受,而不是只知道索取,从而促进自身责任感加强。最后,有利于深层认识生命。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十分珍贵,所有生命均是母亲十月怀胎,经历了十分痛苦的分娩以及冒着生命危险得来的,这不仅需要受到家庭、社会和国家的珍视,更重要的是,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感恩教育可以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懂得感恩父母,使学生懂得感恩社会,感受生命由来的不易,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予以重视。
二、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对策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事实上大部分课文内容中都包含一些感恩教育的内容。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对于教师而言,首先应当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提炼其中的感恩教育思想,让学生通过阅读、朗读、背诵等多种途径,感受课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从而在与作者实现情感共鸣的情形下不知不觉受到感恩教育。比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学生组织起来,有感情地集体朗读第三段,通过朗读表达出对伟大领袖毛主席那种崇敬之情,懂得毛主席为人民着想、服务的好品质、好思想永远值得他们学习,初步懂得饮水思源这个道理,即在饮水的时候,要记得感恩提供水的人,进而引申出要懂得感恩每个为我们提供帮助的人。
(二)言语交流懂得感恩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一些言语交流的机会,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提供相应的空间以供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倘若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自由、轻松的言语表达情境,唤起学生言语交流的欲望,让学生得以与同伴交流自己内心的情感,让感恩之情得以在交流中不断流淌,相信这更能够起到很好的感恩教育效果。比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背景介绍,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然后彼此交流猜测关键词语意思,使学生在言语交流中体会到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品质,理解“雷锋精神”,懂得感恩雷锋的种种付出,进而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这种精神。
(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当小学生具有感恩意识以后,这并不意味着其一定会将其付诸相应的感恩行动[3]。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感恩意识,教师还应当将自身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一些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够真正转化感恩意识为实实在在的感恩行动,助力学生品质修养的提升。比如在学习完《一封信》这篇课文以后,教师就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要求学生回顾自己父母的点点滴滴,用自己的语言写一封感恩父母的信。让学生在写信的这个过程中正确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付出,以达到强化他们感恩意识的目的。待学生写完信以后,除了要求学生将自己写的信交给父母之外,还需要在家中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馈父母的爱,通过这一过程来进一步感受感恩的美好。
三、结语
总而言之,感恩教育不但是社会各界所共同关心的话题,更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当持续开展的工作。一个人唯有懂得感恩,才会善待他人,才会在面对各种困难的时候能够积极面对。倘若每个人都能够懂得感恩,那么我们的社会必定会因此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参考文献:
[1]尹雪,李扬.小学课堂教学如何贯彻爱和感恩教育[J].新课程(上),2017(02):221.
[2]戴雅君.感恩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开展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16-17.
[3]张才年.挖掘教材内涵进行感恩教育[J].教育革新,2020(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