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2020-12-06 10:39张家珍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摘要】本文论述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策略,建议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和深入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选择丰富多彩的活动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一年级 心理健康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7-0078-02

一年级新生年龄小、身心发育不成熟,刚踏入小学校园,面对陌生的环境容易感觉不适应,幼小的心灵容易受到影响,可能出现厌学、消沉等心理问题。为此,培养一年级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笔者采取以下策略提高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一、研读教材与了解学情

(一)仔细研读教材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一般学科课程不同,传统学科教育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为主要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则通过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体验活动、训练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和发展自己,学会调控情绪、适应环境、快乐地学习。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对教材的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是关键。一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共涉及“适应”“自我与人格”“人际交往”“学习”“情绪与社会”等五个板块,共34课,在内容的设置上对“适应板块”和“学习板块”略有侧重。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从设计意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结构、教学建议、教学资源、参考文献7个部分对教材做出解读,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二)深入了解学生

一年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初步表现出逻辑思维能力,但仍保持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个性初具雏形,规则意识增强。由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周只开设一个课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有较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既要在课堂中多关注学生,留意学生的心理动态,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走到学生中间,通过聊天、做游戏等多种方式,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及正在面临的问题。除此之外,心理健康教师需要密切联系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和反应,以便发现问题后及时对学生进行干预和引导。

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小学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帮助学生认识班级、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和基本规则;初步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重点在于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培养学生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使学生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初步学会自我控制;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和新的学习生活,树立纪律意识、时间意识和规则意识。由此,提高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应注意联系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

(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内容

我校壮族学生约占学生总人数的31%,每年农历“三月三”是广西壮族地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米饭,准备彩蛋,参加赶歌圩、抛绣球等有趣的民俗活动。笔者抓住传统节日时机,给学生上了一堂“爱家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鼓励学生穿着民族服装来学校。课堂上,笔者先让学生观察民族服装和日常穿的服装有什么异同点,接着向他们介绍青团、五色糯米饭等壮族传统美食。学生在说味道、说制作方法、说寓意时兴致高涨,七嘴八舌分享自己了解的知识。这时,笔者趁机利用多媒体展示绣球、壮锦等富有壮族特色的手工艺品,以及居住在广西的侗族、京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民俗活动图片;在观看跳竹竿、抛绣球等民族体育游戏视频后,学生现场体验了抛绣球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既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又懂得要尊重当地的民俗习惯。

又如国庆节前夕,笔者结合互联网的“向国旗敬礼”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和我国历年国庆大阅兵的相关视频。学生从视频中感受祖国的日益强大,笔者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每周一参加学校升旗仪式时,我们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在现场表演、经验分享后,学生知道了国旗和国歌都是国家的象征,每当国旗升起,我们都要面朝国旗伫立、行注目礼、大声唱国歌,以表达爱国之情。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感,在升旗仪式中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内容

很多一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在与同伴交往时不够积极主动。为了帮助他们尽快认识同龄小伙伴,消除身处陌生环境的不安和恐慌,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环境,笔者在新学期开始时,对心理健康教材第三课《我的新朋友》做了调整,把《我会交朋友》作为一年级学生入学的第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微笑着、有序地自我介绍,用恰当的肢体语言、征求对方意见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会主动与陌生人交往,一些腼腆、内向的学生也学会交朋友。

由于我校约有65%的学生是城中村孩子和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很多家长因文化水平不高或是工作太忙而对孩子疏于管教,不少学生在文明礼貌方面有所欠缺。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整合一年级上册最后一课《礼貌的孩子受欢迎》相关内容,在开学不久精心设计一堂课《我是文明小陶子》,给学生补上了一节文明礼仪课。此外,针对家庭教育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窘迫和不足,笔者在《男生女生不一样》一课中,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角色,唤起自我意识,感受性別角色的不同,知晓和异性伙伴可以有哪些适当的肢体接触,懂得在他人面前保护自己等。

(三)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设计教学内容

6~7岁孩子的注意力时间保持在15分钟左右,慢慢过渡到30分钟或更长。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要让他们集中注意力上完一节课有一定的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穿插1~2分钟的课间操,如拍手歌、手指操等,通过不同的节奏、不同的手势让学生适当放松、活动肢体,同时训练他们的注意力。

三、选择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活动形式。一是游戏法。小孩子喜欢游戏,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游戏的方式,能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在游戏中领悟。二是情境创设法。情境创设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情感互动,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三是角色扮演法和问题讨论法。一年级学生表现欲比较强,角色扮演法和问题讨论法能满足其爱表达、乐于分享的心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把自己在活动中的感悟及时向小伙伴分享。这既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又能增强学生与小伙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属于团体辅导课,教师在课堂上以引导者和陪伴者的角色,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转变观念、改变行为,形成健康的心理。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学校心理辅导室,通过沙盘游戏、音乐、宣泄以及谈话的方式进行个体辅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谈话、训练中提升自我。

总之,教师只有切实联系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活动形式和辅导方式,才能提高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真正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张家珍(1976— ),女,湖南常德人,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一年级数量关系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原创校园纪实节目《一年级·大学季》特色分析及发展趋势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案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