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屏不隔爱”— 浅谈声乐直播公益课堂中的耕耘与收获

2020-12-06 05:35刘慧慧
歌唱艺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咬字气息声乐

刘慧慧

2020年的这个春天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太过难忘。在这非常时期,作为一名高校的声乐教育工作者,我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用一颗传道授业解惑的初心为众多的声乐学习者与声乐爱好者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分享关于声乐学习的理论与经验。

自2 月6 日起,我首次通过抖音平台以直播的形式主动开展了“隔屏不隔爱”声乐公益课堂活动,意在用音乐的力量陪伴并引领大家“以歌抗‘疫’,共克时艰”。此次公益课堂活动在摸索中逐渐成长,也得到了声乐界前辈和同行的关注、支持与爱护。截至3月26日,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共完成直播课程16期,每期课程近3个小时,在线辅导不同地域、不同院校、不同程度的声乐学习者与爱好者50余人(累计),观看总人数近5万人次,在线点击播放量达10万次以上。精心设计的授课内容,丰富多样的课堂形式,从理论的讲解与梳理,到连麦指导的教学实践,再到邀请多位专业教师连线,为大家开设主题性课程,将声乐教学实时化、多样化、现场化,让更多的声乐学习者与爱好者足不出户就能获得优质的声乐学习资源。

此次“隔屏不隔爱”声乐公益课堂活动的开展,于我而言,是一次满怀初心的耕耘,更是满心的收获。直播中,面对不同学习程度、不同地域的学生们,涵盖艺术歌曲、古曲、创作歌曲、戏歌、地方民歌、歌剧选段等不同作品类型,这种现场指导教学是对我演唱能力、教学能力、作品储备量的巨大考验,也成为对自己教学上的梳理、反思与总结,为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基于学生们演唱的实际情况,我梳理、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主要从声乐演唱方法、正确声音审美的建立和作品风格与情感的准确把握等三个方面展开。

一、声乐之法—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正确运用演唱技术

声乐学习的基本和核心,首先是演唱技术的学习。在声乐公益课堂的进行过程中,我收到了很多朋友的私信,询问演唱技术方面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在实际教学中,我也发现很多学生无法将了解到的声乐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演唱实践中,难以让身体各部位在演唱过程中协调配合,整体意识比较欠缺。经过分析和梳理,我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的演唱技术问题主要集中于呼吸、咬字两方面。

(一)关于呼吸

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曾指出:“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声的动力。”可见,呼吸在歌唱中是至关重要的。

1.演唱时,小腹究竟该向内运动还是向外运动?

这是初学者和在校生在气息运用上普遍存在的疑虑,也是一直存在争议的课题。由于歌唱的呼吸是通过隐藏在身体内部的横膈膜的运动而形成的,因此它的运动状态很难用语言描述。结合我自己的演唱体会,我认为应该辩证地从“内在感受”和“外在表现”去看待这个问题。在演唱过程中,我们的内在感受是:两肋扩张保持,腰腹随节拍的律动、音乐旋律走向等因素的变化向外、向下持续“施压”、对抗。而外部肌肉因内部压强增大,被动表现为收紧,也就是大家看到的“向内收”。每个人表述角度的不同,致使很多学生对“向内”“向外”的理解存在差异。因此,我建议声乐学习者以“内在感受”为主,忽略眼睛看到的“外部表现”。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体会,直播中我与学生们一起做吹气练习和跳音练习(ha)等简单的呼吸训练,意在帮助他们找到气息运用过程中腰腹部肌肉运动的感觉。吹气练习的要求是:微微抬头,连续地把气吹得越高、越远为好。这个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深呼吸下腰腹部、横膈膜肌肉整体配合运动的状态。持续、有力的跳音“ha”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找到腰腹部肌肉的对抗点。而闭口音“i”母音的保持练习,则要求学生在长音的演唱时,遵照拍的节拍律动有强弱、有节奏的演唱,从而感受腰腹部肌肉持续对抗、气息源源不断流动的感受。综合运用这些练习,不仅可以明确歌唱者内与外的运动关系,还可以锻炼换气时腰腹深呼吸的配合,一举多得。

2.呼吸状态下的“真哈欠”,并非简单的“张大嘴”

“哈欠”是通过口腔和咽喉部肌肉强烈收缩,致使口腔与咽喉腔反向强烈扩张,胸腔扩展,肺部吸入更多氧气达到全身神经、肌肉放松的过程。因此,歌唱中所需要的“哈欠”状态,是以自然状态为基础,放松与深呼吸为前提的。歌唱所需要的正确“哈欠”状态,不是指自然“哈欠”状态的全过程,而是最初的吸开保持。因此演唱时,不以自然“哈欠”的最初状态为前提,仅仅简单的“张大嘴”是无法使气息做到真正放松的,这也是造成呼吸提气、声与气无法衔接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有些连麦的学生,在换气时夸张的“张大嘴”吸气,吸气声音大、口腔内气流过多,就会造成喉咙无法充分打开,歌唱通道浅而短,声音与气息脱节,紧张而僵硬。因此,我建议同学们用自己的手强行控制外部嘴形的变化,在嘴部稳定保持微张的状态下打开腔体,腹式呼吸。

3.歌唱的高位置与稳定的喉头不是手段,而是结果

歌唱的高位置与稳定的喉头并非手段,是在正确呼吸的基础上获得的结果,就如同声带在气息的作用下被动闭合一样。正确的呼吸是获得高位置的前提,正所谓“气沉于底,声灌于顶”。

(1)鼻吸气与口鼻同吸,哪种才是获得高位置的最佳呼吸方式?

在直播连麦教学中,一位来自南通某学院声乐专业研究生三年级的同学,在演唱《如梦令》时选择了用鼻子吸气的方式寻找高位置。她在用鼻子吸气时,声音很大,声音位置不稳定,音准还容易偏低。我带领大家就此分析调整。只用鼻子吸气时吸气声音大,恰恰是鼻腔内气流过大,造成腔体被动闭合无法充分张开的连锁反应。一旦鼻腔与头腔的通道受阻,声音位置自然偏低。因此在保持鼻腔、头腔充分吸开的前提下,声音“穿鼻而过”才能最终获得高位置。

(2)获得歌唱的高位置,源于对歌唱技术中“哼”“吸”“叹”的正确理解与运用

首先,“哼鸣”是很多声乐教师在发声训练时优先使用的发声练习。可以说,“哼鸣”是训练发声位置,并且检验发声位置是否正确的有效方法。通过练习“哼鸣”,可以获得歌唱中所需要的高位置的优美音质,即面罩共鸣和头腔共鸣。“哼鸣”也是声音共鸣位置的“桥梁”,即向上可直达面罩、头腔,向下贯穿口咽腔、喉咽腔和胸腔,从而建立起整体共鸣的状态。

我分享几个检验“哼鸣”正确与否的方法,即开闭口检验法,摇晃下巴检验法,咀嚼式检验法。要求:不管做上述的任何动作,如何交替地开闭嘴唇、疯狂地摇晃下巴或者津津有味地咀嚼美食,都不能影响“哼鸣”哼响的位置、不能让音色出现变化。这样的“哼”,气息会畅通流动,全身协调松弛,舌头、下巴、喉咙、颈部和前胸才能不挤、不压、不憋,才是歌唱所要求的真正的“哼”。

其次,歌唱中的“吸”,很多同学理解是字头与字腹,从口腔到后咽壁的咬字过程。因此在歌唱时,面部表情也会呈现“拔”“够”声音的状态。而这种理解和表现恰恰容易造成歌唱腔体不统一、气息上浮,声音不在一个通道内。根据歌唱感受,我想强调的是,“吸”更多的是一种歌唱状态的保持和控制。有了“吸”的状态,声音才会稳定在高位置上,有了“吸”的控制,声音才会保持在通道内,不会“里出外进”。

再次,“叹”是一种情绪,是在“哼”“吸”状态下,整体歌唱运动保持平衡的关键。就像是高楼的地基,大树的根一样。没有叹气的向下、向外的扩张运动,气息源源不断的流动,是无法获得高位置的。只有整体配合“上吸下叹”,才能“气沉于底,声灌于顶”。

(3)稳定的呼吸是确保喉头稳定的重要前提

在与山西大学音乐学院郑斌老师连麦时,他特别提到,只有稳定的呼吸,正确的咬字,才能确保喉头稳定;否则,气息“浮”“提”的演唱,喉头也会跟着跑。不光是男高音,“民族”女高音在学习时,更要重视喉头的训练,应避免过分追求音量、音色而忽略喉头的放松和稳定,多做弱音训练、全通道歌唱训练,将声音松放在通道内“哼唱”。气息稳定了,歌唱状态和能力将会有较大的提升。

(二)关于咬字

很多“民族”声乐学习者在演唱时,喜欢用嘴巴来夸张念字。他们一心想把每个字都说清楚、说到位,而忽略腔体通道的保持。夸张的“外宽内窄,外大内小”的咬字动作,也会使演唱者的面部表情看上去不够美观、喉咙紧、声音“里出外进”,甚至音准失衡。在连麦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受地域语言的影响,南方女孩咬字明显“嗲”“瘪”,北方女孩的咬字则比较“懒”“粘”。而歌唱要求的咬字是“字正腔圆”,“字正”的前提必须是“腔圆”。想要念好“字”,“腔”是关键。

1.如何才能做好歌唱的“腔”?

很多歌唱家在演唱时,外部口腔的变化对歌唱的通道基本没有任何影响,他们的咬字和换字动作“小”而“松”,“准”而“精”。想要将所有的字都放在一个地方换字,将声音保持在高位置是我们训练要达到的目标。因此,我想从字到腔,从腔到高位置捋顺思路。

首先,“唇、齿、舌、牙、喉”是字头的咬字位置,但字头的声音不能“咬死”在嘴上。其次,通常被称作字腹的五个元音(u、o、a、e、i)是在通道内通过咽壁完成发音的,因此元音的咬字位置也不能在嘴上。再次,所有咬字部位的配合,都要保证在腔体畅通的状态下,以获得声音的高位置为目的。因此,明确字头、字腹的咬字位置与声音位置三者的关系,“各放各的地、各走各的道”,这样在演唱过程中就能避免“字头位置低,字腹张嘴拉”的问题。

2.如何正确理解“向前唱”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来自新疆学院大二的学生L同学,在连麦时提到,他高考的时候声音比较“抠”,现在大学的声乐老师就要求他“往前唱”,他觉得“往前唱”的声音会直、白,不明白老师的真正意图是什么?这也是很多直播间同学关心的话题。将声音保持在通道内歌唱,是很多同学会产生共鸣、也能够理解的观点。但“向前唱”这个概念,很多同学会存在疑问。如何“向前唱”?哪种声音,才是歌唱所需要的正确的“向前唱”?不“向前唱”会产生什么不利的后果?

首先,“向前唱”不是把声音唱到腔体外的“向前”,声音要在通道里。在通道内,演唱者主观上有“向前传递”的意识,情感和气息会更加流动,声音会随之传送得更远。其次,如果“向前唱”的声音位置意识不明确,演唱过程中就容易“倒字”,“字倒”则“声倒”。因此,只有“字”始终在腔体里沿着朝上、朝前的方向运动,“声音”才会圆润透亮、松弛悠扬。

二、声乐之美—建立高级的声音审美观

我的恩师赵振岭教授曾提出“一种方法,多种能力”的观点,即用科学的演唱方法,驾驭不同风格、不同语言、不同唱法作品的能力。对于我们熟悉的“美声”和“民族”两种唱法的学习,除了熟练掌握演唱方法打好基础外,还应该特别重视歌唱审美观的培养,审美的不同决定了艺术表现的不同水准与层次。

(一)民族唱法的声音不只是“甜、亮、脆”

学习“民族”声乐的同学,大多数的嗓音特点是“脆、亮、甜”,加之受地方民歌和戏曲艺术的音色影响,认为民族声乐要求的音色也是这样的。然而,随着中国作品种类的不断丰富,用一种音色去演唱多种风格的作品,已不能满足大众审美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要调整观念和思维方式。来自广西的壮族女孩陈其萍,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自小喜欢唱山歌,她的自然嗓音甜美、明亮,可以说是“民族”声乐专业典型的好苗子。但在驾驭音域较高、难度较大的创作歌曲《挑着好日子山过山》时,由于歌唱技术的欠缺,就暴露了高声区的声音紧而不连,甚至会有点儿“喊”的问题。应该说,很多嗓音条件比较好的学生都存在这样的共性问题,即选择作品时喜欢以色彩较明亮的地方民歌为主,演唱时声音喜欢外在的“放”,而不是有控制的内在的“收”。如果是真声能达到的音域,就不会有意识地通过技术去演唱,演唱作品风格较单一。这种情况日积月累,必然会导致声带的受损和音色的变化。所以在对陈其萍的调整指导中,我的建议就是强调科学演唱,多选择适合打基础的艺术歌曲,注重声音的多变性,学会用不同的音色驾驭不同风格的作品。

在与武汉音乐学院声歌系操奕恒老师的连麦中,他与大家分享了“民歌的艺术化处理”这个问题。他指出,“民族”声乐的审美只有在科学歌唱的基础上,符合大众声音审美的要求,把原始的、本土的、民族的东西经过艺术打磨和刻画,用普通话的咬字、归韵表达出来,才会被大家理解并流传。

(二)美声唱法不只是“宽、厚、重”

在连麦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的李鳌教授时,他指出“美声”与“民族”审美上是一致的,也是追求自然、悠扬的声音,配上一个精准的咬字,声音松着“往前唱”;过多地追求腔体和共鸣,声音就会重、压。因此,找准作品的声音定位,准确理解情感,是我们共同的功课。

在美声唱法的技术训练上,不同声部的训练有诸多相通之处。在连麦一位山东籍男中音同学时,他在演唱过程中一直觉得男中音就应该“重胸腔,轻头腔”,过度追求腔体共鸣和重机能。我个人认为,即使是男中音也要注意辩证地思考声音的定位,像男高音声部训练一样,在松弛自然的前提下,上面“哼”住,积极保持位置,后咽壁“吸开”建立管道,下面找到气息支点,腔体协调,全通道歌唱。因此,要避免过度通过压喉“做”声音。过度加劲儿追求声音的厚度,不仅会形成不良的演唱习惯,而且可能也不符合作品表达的需要。

三、声乐之情—如何“绘声绘色”地表现作品

(一)关于读谱

读谱是准确表达情感、表现作品的重中之重。在1 6 期的连麦直播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会强调要仔细、认真地读谱,将我们在视唱练耳课上所学到的知识与演唱有效结合。比如三拍子节奏的朝鲜族民歌与新疆民歌,风格有何不同?拍、拍等都是三拍子的律动,音乐的情感表达有何不同?三连音、前十六、后十六、切分节奏、附点节奏的准确演唱会对音乐语言、气息、律动起到怎样的帮助?可以说,将节拍强弱与语气、语调结合起来,轻、重、缓、急等律动的逻辑对音乐的表达是有重要帮助的。同时,强弱的循环规律对呼吸的支持同样重要。强拍声音放在气息上,弱拍强调音乐的流动,需要呼吸扩张。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给谱子“化妆”,将谱面标识的文字、符号仔细地研究、精准地表达,杜绝“听”音频学作品,做个靠“谱”的歌者。

(二)在歌唱状态下的朗诵,往往能事半功倍

连麦的同学的演唱中普遍存在过度地注重技术、强调音色、追求音量而忽略语言情感的真实表达的问题。比如一位同学在演唱歌剧《白毛女》选段《杨白劳》时,他只想着唱声音,没有将杨白劳的懦弱、无奈、无助,对女儿喜儿的愧疚,通过念白自然真实地表达出来。因此,我建议这位同学在演唱前先想好人物得心理状态,有感情地“说”,说一句唱一句,将有温度的文字代入歌唱。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说”和人物情感上,放下了包袱,声音自然有了层次,演唱也更加流畅、动情。

在直播课堂中,我给听课的同学们布置了一次有意思的“配音”作业:一项是哭腔的配音练习,另一项是哀求、祈求语气的配音练习。两项练习的目的是通过剧情和特定人物的要求,在背景音乐和画面的渲染下忘记自我、忘记方法,自然地表现剧中人物情绪。可以说,大多数学生完成得还是很好的。通过他们的回课、私信,我了解到,在为“哭腔”的配音过程中,他们较容易地找到了气息对抗的感觉。在哀求和祈求情绪的配音状态下,音量的控制让他们迅速感受到字在高位置上持续保持和呈线条式的向前流动;语速、情绪的不断递进,让他们在自然呼吸的前提下轻松换气、腰腹自然配合。在配音过程中,同学们也能准确发现和表达语言的逻辑重音和节奏。一个小小的配音秀给大家带来如此多的感悟和帮助,所以,我建议他们在日后演唱新作品的时候,就像配音一样,结合着谱面的节拍和文字赋予作品以故事性和情感层次,最终达到真实、真诚的表达,这才是真正的歌唱。

(三)肢体语言是整体歌唱的重要组成部分

声乐是表演专业,肢体语言也是歌唱表演的组成部分。有些同学在连麦的过程中,身体和头部会有莫名的摇晃,两手无处安放,打开的动作无力且不舒展,歌唱时身体和下巴习惯性前倾,面部表情也不自然。这些问题都是源于不能将自己融入作品中,肢体的紧张也造成歌唱技术动作的变形,影响最后的表现效果。而歌唱的基本要求是一定要挺胸站稳,伸腰展肋,两脚要有抓地的感觉,头部稳定,表情自然,眼睛里有神、有内容。

山东省歌舞剧院青年演员袁野老师在与我连麦的过程中与大家分享了她的表演心得,即真听、真看、真声、真情、真感受,以及表演中的“眉目传情”和“引、定、开、合、拖”的动作演示。我认为,在表演时要敢说、敢做,正所谓“情动于衷而形于外”。要想做到歌唱自如灵活、表演准确到位,就需要从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开始细抠和练习。没有设计的表演是不够准确而精致的,习惯性的设计和练习,久而久之,才会达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刚柔并济,收放自如。

小 结

短短的16期公益课堂,小小的手机屏幕里满满都是学问和财富。感谢声乐学习者和爱好者对我专业教学上的支持和肯定,也感谢声乐界前辈和同行对我专业上的帮助和鼓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丰富自己,提升歌唱能力,将积累的经验和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做一个真正的声乐探索者和前行者,将是我一生的追求。

猜你喜欢
咬字气息声乐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流行演唱中的咬字问题剖析与正确运用
蕾丝气息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春的气息”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春的气息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