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骑与我国北部边疆文化安全刍论

2020-12-05 16:31郝凤彩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乌兰牧骑内蒙古民族

郝凤彩

(内蒙古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自古以来,国家的边疆与国家的安全问题就有着天然的联系。边疆安全,除了国土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能源安全等外,最重要的是国家文化安全。作为内蒙古的文化品牌,乌兰牧骑自产生之日起即与我国北部边疆文化安全有着必然的关系。

乌兰牧骑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内蒙古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成立的红色文化轻骑队,成立目的在于传播党的政策、改变基层农牧区贫穷落后的面貌,促进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草原牧区农牧民文化上的翻身解放,从根本上改善和丰富农牧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乌兰牧骑快速在内蒙古农村牧区推广,把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同内蒙古农村牧区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对内起到了凝聚人心、强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培养爱国主义思想的作用,对外通过文化“走出去”传播本地区、本民族文化,减弱外来文化的冲突和渗透,为内蒙古农牧区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对保障内蒙古地区的稳定发展和文化安全、对维护我国北部边疆文化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内蒙古承担着维护我国北部边疆文化安全的使命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多语言和多元文化并存发展的边疆地区,文化存在复杂性和相对脆弱性。对内,内蒙古有40多个民族共生共长,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独立的个性特点鲜明的民族文化,文化多样而复杂,同时这些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以蒙古族文化为主体的独特的零散型文化体系。由于各民族散居在内蒙古各地,地域上的分散使得内蒙古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相对缺乏整体凝聚力。对外,内蒙古与俄罗斯、蒙古国2 个国家接壤,有蒙古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跨境族群存在,与俄罗斯、蒙古国有长达4221 公里的边境线,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这样的地缘特点,一方面有利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文化交流的频繁使得内蒙古在与其它外缘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既凸显鲜明的民族特征,又有一定的异国风情,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内蒙古本地区民族文化的发展,使内蒙古民族地区文化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续的创造活力。另一方面,这样的文化融合也容易受到来自境外不同意识形态的外缘文化的干扰和渗透。因此,构建中华民族文化大框架下的全区各族人民思想共识和民族凝聚力的共有精神家园,保持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民族性,抵御外来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维护我国北部边疆文化安全,成为内蒙古的使命,成为内蒙古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的思想保障。

二、乌兰牧骑的产生承担着维护我国北部边疆文化安全的使命

乌兰牧骑“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文艺先锋”。①因此本质上而言,乌兰牧骑的产生承担着维护祖国北部边疆文化安全的使命。

新中国成立之后,“维护和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权益”、“把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民族政策的基调。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认识到正确处理少数民族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把发展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确定为“国家工作中的一项重大的任务”,[1](146)提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应充分考虑各民族的不同文化习俗和特点,照顾大多数少数民族群众的需要。1956 年12 月,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内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方针,明确文化工作要“密切配合各民族政治、经济的发展”;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共中央将民族工作指导方针概括为“慎重稳进”。而我国大少数民族基本居住和生活在北部、西北、西南边疆地区,所以,这样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和民族工作方针,事实上均考虑到了满足各族群众文化需求与巩固新生政权、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边疆安全之间的关系。当时的内蒙古地区因受到历史原因、战争原因、地理因素等多种客观条件限制,经济薄弱,发展滞后,文化生活极度贫乏,尤其在农牧区,地域辽阔、地广人稀、人口分散且交通闭塞、传播手段低级,党和政府的声音难以传递到基层,人民群众了解不到社会主义新文化。“而世世代代劳动、生活在这些地区的蒙古族和其他各族人民正在期待着富裕、繁荣、文明的日子能够在他们的家乡——草原上,早日实现”。

乌兰牧骑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乌兰牧骑的产生必然也承担着满足各族群众文化需求与巩固中国共产党新生政权、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内蒙古社会稳定的使命。1957 年1 月至5 月初,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遵照全国少数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内蒙古党委政府的要求,经过时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乌兰夫同志的调研和建议,在反复研究后作出决定:“鉴于牧区、半农半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和居民点极其分散的种种特点,要使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就必须建立一种装备轻便、组织精悍、人员一专多能、便于流动的小型综合文化工作队”,通过这样的工作队,“把社会主义的文化艺术直接地、经常地送到广大农牧民居住和生产的浩特与牧场”,[2](80)把党的关怀送给农牧区群众。按照当时试点调查工作组的同志们的提议,这支工作队命名为“乌兰牧骑”,意思是“红色的嫩芽”,后丰富为“红色文化工作队”。乌兰牧骑试点工作首先在群众文化活动比较活跃的昭乌达盟翁牛特旗和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进行。乌兰牧骑的成立是满足内蒙古农村牧区各族群众文化需求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共同需要。

维护我国民族文化安全是重大历史任务和政治任务。乌兰牧骑的成立,本质上而言也承担着维护内蒙古边疆地区思想文化安全的重大政治任务。这一点,从乌兰牧骑的性质、组成和任务都可看出。在1957年5月27日颁布出台的《乌兰牧骑试点计划》明确提出“内蒙古文化局与盟党政领导部门派员参加”乌兰牧骑试点工作的要求。同时颁布实施的《乌兰牧骑工作条例(草案)》把乌兰牧骑的性质、方针和任务概括为“乌兰牧骑应密切配合牧区政治、经济的发展,根据牧区的民族的特点,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不断进行党和政府各项政策法令及时事的宣传,提高牧民的政治觉悟,发展牧区群众文化事业”;乌兰牧骑的活动要“配合中心工作问题”,乌兰牧骑的干部 “必须是历史清楚、政治可靠、有文化宣传工作能力的人员”等。这些要求,体现出乌兰牧骑作为文化工作队与内蒙古政治经济建设的密切关系,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本质上即表现为维护内蒙古地区新中国主权国家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保持文化的民族性,维护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一句话,乌兰牧骑承担着重大政治使命,突出表现为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维护祖国北部边疆思想文化安全。

三、乌兰牧骑促进内蒙古文化建设始终保持先进性,保障了北部边疆文化安全

先进文化是指顺应历史发展,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并逐渐变得强大、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的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②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回眸乌兰牧骑的成立及其60 多年的发展历史,乌兰牧骑始终坚持贯彻和执行党的文艺路线和政策、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大力推进和普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内蒙古文化建设始终保持先进性,有效保障了北部边疆的文化安全。

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 年-1956 年完成了社会主义文化改造,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整个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并提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化方向。社会主义文化改造完成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文化逐步建立。乌兰牧骑正是诞生于这一时期。根据国家领导人的指示和要求,当时乌兰牧骑的主要任务概括为“四队”功能,即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普及科学、卫生常识;辅导群众业余文化活动,活跃人民文化生活;创作、翻译群众演唱材料和搜集、整理民间艺术。要求乌兰牧骑“发展牧区群众文化事业。组织和辅导牧民业余文化艺术活动,建设与发展自治区的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3](117)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乌兰牧骑引领内蒙古地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首先在于其本身具有先进性。乌兰牧骑被周恩来总理誉为“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和“草原上的一面红旗”,其产生即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产生,其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最好代表。60多年来,乌兰牧骑队伍由成立之初的2 支发展到今天的75 支,遍布内蒙古12 个盟市,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蒙古地区的发展和传播。乌兰牧骑在内蒙古广袤的原野土地上广泛地生产先进文化、传播先进文化、弘扬先进文化,乌兰牧骑坚持宣传、演出、辅导、服务“四队”功能,“以机动灵活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为主要内容,坚持与基层实际相结合,不断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农村牧区的新变化和新风貌,不断宣传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的新观念和新气象,不断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4](4-8)“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其顽强的生命力、巨大的感召力和深入民心的影响力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蒙古的最好呈现。

其次,乌兰牧骑发展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首先在于乌兰牧骑严格执行党的文艺政策。从诞生之日起,乌兰牧骑始终坚持听党指挥,自觉当好党的政策的宣传队,并贯彻落实到四队功能——宣传、演出、辅导、服务全过程。作为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其演出紧紧围绕时代主题,聚焦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大主题,弘扬主旋律,努力创作了如《草原儿女爱延安》《千歌万曲献给党》《牧民歌唱共产党》《蝶恋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红太阳》《七十支红蜡烛五十六朵花》《党的恩情永不忘》《草原晨曲》《祝福》等一批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精品力作,用文艺的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党对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巨大关怀。乌兰牧骑发展先进文化还在于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乌兰牧骑通过演出和宣传向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传播社会主义新文化,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艺术创作,用鲜活的创作,用小型、灵活多样的艺术形式反映客观现实,生产先进文化,传播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我们大队的好书记》《腾飞的骏马》《团结之歌》《草原上的姑娘们》《小村总理》《牧马英雄》《欢腾的山村》《牧民的喜悦》《彩虹》《牧人浪漫曲》《炒米飘香》等大批文艺作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完美的艺术形式”。 60 多年来,乌兰牧骑累计行程130 多万公里,为农牧民和各族群众演出服务36万多场次,各民族观众总数达2.6 亿人次,真正“体现了艺术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这一根本原则,使艺术真正变成了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人民艺术”[5](1)同时乌兰牧骑又通过辅导业余文艺小组,培养文艺骨干,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群众中扎根;通过参加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帮助牧民剪羊毛、挤奶、打井、送信、买书、修理钟表、收音机,为群众理发,带病号看病,为有病的牧民输血等等,塑造乌兰牧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象。乌兰牧骑满足了内蒙古草原牧区牧民和半农半牧地区群众的文化需求,保障了绝大多数人的文化权益,体现出文化分配的公平性,保证了乌兰牧骑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乌兰牧骑发展先进文化还在于其发扬了不畏艰难险阻的无私奉献精神。“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③

作为内蒙古的文化品牌,乌兰牧骑以其自身的先进性及其生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效地保障了内蒙古文化建设的主流性和先进性,为祖国北部边疆文化安全做出了独特的巨大贡献。

四、乌兰牧骑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保障了北部边疆文化安全

“一个民族之所以存在和发展,共同的文化认同是它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共同的文化认同,一个民族的存在与发展就失去了必需的凝聚力量。[6](315)民族文化认同包括本民族文化认同、区域文化认同和国家文化认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指的是以各民族文化认同为基础的、对统一的国家文化形成的高度认同。

乌兰牧骑促进了内蒙古区域各民族的文化认同。分布在全区12 个盟市75 支乌兰牧骑关注内蒙古各民族的文化利益诉求,对内蒙古地区以蒙古族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文化价值充分认识和重视,各地乌兰牧骑注重当地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自觉传承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从本地区的文化资源中吸收养分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敬酒歌》《金色的摇篮》《筷子舞》《顶碗舞》《安代舞》《马铃舞》《敖包相会》《彩虹》《辽阔的草原》《褐色的鹰》《鄂伦春人》《特莫奈达拉喇嘎》《万马奔腾》等大批艺术作品创作和演出首先表现出对所属民族的归属感、情感依赖和责任意识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的赞美、对民族精神的颂扬、对民族形象的爱护,还表现为为所属民族的利益而努力和奋斗的实际行动。[7](263)同时,乌兰牧骑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也是内蒙古各族人民对国家文化认同与国家文化安全深刻而又具体的表征形态。“文化的认同感、整合能力是政治得以克服地理上的离心力并使其超越一般的政治组织成为一种可能。而文化安全与否的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它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使人们在国家和民族问题上形成高度一致的认同。因为只有这种认同,才能形成有效的整合能力。这种整合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兴盛所需要的凝聚力程度的表现,更是一个国家安全稳定的基石。”[7](18)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乌兰牧骑无偿地把党的政策和社会主义文化送到最偏远的牧区,送到牧民的蒙古包前,“他们一个文化工作队,十二个演员,全部行李道具,就在一辆马车上。长年累月,在草原上巡回;翻山涉水,横越沙丘,哪里最偏僻,就到哪里去送歌献舞;只要群众需要,为了几个人,甚至为了一个人,也可以演出”(《人民日报》1964 年12 月14日)。乌兰牧骑解放了农牧民的思想,引导其树立了社会主义的文化观、价值观、国家观,农牧民逐步消解了其在封建制度下对国家机器的对立性认识,以全新视角认识社会主义新政权并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新中国。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乌兰牧骑自觉并引导人民群众将内蒙古各民族文化艺术纳入中华文化大框架下加以传承保护和发展弘扬,使得内蒙古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仅表现在对本民族文化属于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份子的认知上,强化了中华文化同根同源的意识和情感,并且对自身所属的中华文化充满感情,在行动上自觉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维护、捍卫中华文化的利益和荣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2016 年,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群众文艺汇演,各族观众随声高唱《赞歌》“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高举金杯把赞歌唱,感谢伟大的共产党,庆贺我们的翻身解放,英雄的祖国屹立在东方,像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各民族兄弟欢聚在一堂,赞美中华的崛起和兴旺。”就是草原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的最好见证。乌兰牧骑文化蕴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勇于创造、不畏艰险、甘于奉献、重视团结等中华民族精神,推动和促进内蒙古各族人民构筑和守护共同的精神家园,是保障内蒙古稳定和文化安全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乌兰牧骑促进了内蒙古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有利于凝聚中国力量巩固内蒙古地区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维护祖国北部边疆文化安全。

五、乌兰牧骑“走出去”有助于文化反渗透,保障了北部边疆文化安全

文化反渗透最好的办法就是输出自己的文化。乌兰牧骑坚持“走出去”,到世界各地进行文化交流和沟通,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内蒙古地区的文化安全。

乌兰牧骑的“走出去”始于上世纪70 年代个体参加国家组织的代表团出访。1974年11月5-13日,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牧兰参加由国家外贸部副部长柴树藩率领的中国友好参观团赴法国参加北京—卡拉奈—巴黎国际班线正式开航庆祝活动;1977 年10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队员娜布沁花参加以中央卫生部负责人杨纯为团长、湖南省妇女联合会主任曹瑞武为副团长的中国妇女代表团赴日本进行友好访问。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文化步入世界文化潮流,文化走向世界己经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乌兰牧骑艺术团开始团体出访。文艺团体访问演出最大的好处就是在最短时间内能够拉近与国外受众的距离,让外国受众零距离感受和识懂该国文化,起到最佳的文化传播效果。1978 年10 月12 日-11 月15 日,由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牧兰、吉日木图、图力古尔、拉苏荣等16 名乌兰牧骑队员参与组成的内蒙古艺术团在云照光团长带领下赴非洲布隆迪、坦桑尼亚、塞舌尔三国访问演出,行程2 万公里,观众达14 万人。2009 年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闭幕后,鄂尔多斯文化局派出鄂托克旗乌兰牧骑、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鄂托克前旗乌兰牧骑、达拉特旗乌兰牧骑、乌审旗乌兰牧骑等5 支乌兰牧骑分别前往缅甸、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国、泰国、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日本等8个亚洲国家访问演出。60多年来,乌兰牧骑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演出,讲述草原故事,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进步,促进文化交流,在国际舞台上宣扬中国国家立场、传播意识形态、维护国家利益,塑造和提升了我国的正面国家形象,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维护自身文化安全,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性和独特形态,成为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闪亮品牌。

乌兰牧骑以内蒙古118 万平方公里、2400 万人口为主要服务范围和对象,但通过文化交流,乌兰牧骑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乌兰牧骑精神传遍祖国大地;通过文化输出,乌兰牧骑把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输送到世界各地。乌兰牧骑是内蒙古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文化大区强区建设的排头兵和轻骑队,是内蒙古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的文化劲旅和文艺先锋。同时,乌兰牧骑以其广泛的文化交流和精神弘扬吸引了世人的关注,从而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国家文化利益,维护了人民文化利益,维护了国家政治安全利益,维护了国家身份权利益,为保障我国北部边疆地区文化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注 释:

①关于加强新时期乌兰牧骑工作的意见.2010 年7 月19 日.

②参阅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134580/140790/

③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的回信. 新 华 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7-11/21/c_1121990026.htm

猜你喜欢
乌兰牧骑内蒙古民族
内蒙古钢琴教育的“忧”和“思”(上)
新时代乌兰牧骑表演形式研究与探索
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巡礼
新时代乌兰牧骑表演形式研究与探索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内蒙古:笼罩在年味中的村庄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
闫锡聪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