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绘本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传承的种子

2020-12-05 16:31孟醒杨燕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绘本传统文化

孟醒 杨燕

(1.内蒙古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2.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200)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睁眼看世界便成为人认识与了解周围事物的基本方式。人们常说“眼见为实”,这更是进一步的确认了“看”这一行为在所有认知中的绝对地位。约翰·伯格在其著作《观看之道》开篇就说:“观看先于言语。儿童先观看,后辨认,再说话。”[1](4)如今,图像和视觉文化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信息的最主要方式之一,“读图时代”悄然到来了。

此种语境下,我们如何把优秀的传统非遗文化以图画的方式传递给我们的少年儿童,实现其在当代更好的传播、传承和发展,是值得我们去追问的现实问题。笔者以为,在当代的绘本创作中植入优秀的非遗文化或非遗内容不失为一种独特且积极的方式。这有利于新一代的孩子们从小就发现传统文化之美,从而在未来多元文化语境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不迷失自我、不被动选择、不迷失方向。更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众传媒语境中播撒下传播、传承,甚至跨文化传播的种子。

一、绘本与“人生的三次阅读”

吴念阳教授在《绘本是最好的教科书》一书中说:“绘本也称‘图画书',图画和文字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2](7)这一界定简单明了,让我们既明白了绘本和图画书之间的关系,又进一步知道绘本是图和文之间共同服务一个完整故事的客观事实。

那么,我们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绘本中甄别和挑选优秀的绘本来拿给我们的孩子们欣赏呢?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中对好的绘本进行了说明——“好的图画书包括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图文结合产生的故事。”[3](26)诺德曼把“故事”当成一本好绘本优先考虑的标准,不仅绘本中的文字要讲故事、图片要讲述和暗示故事、图文结合更要产生一种我们意想不到的“新故事”。这就好比“有多少位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一样,将作为欣赏绘本的受众也纳入到了整个绘本本体界定、评价和体验过程之中来综合考虑其现实意义。日本绘本界的知名专家松居直先生更是曾动情地说:“假如用公式来表示的话,文+图=有插图的书,文×图=图画书”。[4](336)他强调大人与孩子的亲子共读,在这个过程中“用耳朵听到的语言的世界和用眼睛看到的语言的世界在孩子的心理融为一体,在这里,绘本便产生了。”[5](39)

综合上述几位学者对绘本的界定,我们发现:绘本是文字和图片相互映照,互为关系,共同演绎精彩故事并仰仗和依赖成人为儿童阅读而实现认知最大化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和图书类型。根据儿童的认知需要,绘本也从实际出发,推出各种主题的图书种类,包括:亲子认知、社会认知、情商教育、习惯养成、人文教育、科学精神、成长关照等诸多主题类绘本。

这些丰富的绘本类型能够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去积极处理和协调与之有关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家国关系及人与自然之间等诸多的关系类型。它能有效引领少年儿童通过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的方式通过绘本去感知外部世界、接收新鲜知识、认识客观事物、调节内在心理、完善自我身心。同时,也是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取幸福、收获父母、亲人之爱的一种特殊的亲子体验活动。

绘本之所以能够成为非遗文化当代传承的种子,是因为这一形式如今已经成为年轻一代教育培养下一代必不可少的一种特殊方式和有效手段。它始终能够让我们透过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发现“围炉夜话”般的独特景观——孩子们依偎在大人身旁,聆听和观赏一个个精彩绝伦的绘本故事并参与到所讲故事之中。他们问各种与之有关的奇怪问题,感怀着绘本中角色的感怀、悲伤着角色的悲伤、欢乐着角色的欢乐、好奇着角色的好奇,也期待着自己的诗意明天!这个过程中,大人和孩子们完全沉浸在这种诗意的“幸福”之中,彼此思考着、追问着、回答着、求索者、憧憬着、希望着、感怀着……为孩子埋下了“幸福的种子”也为现今的大人找到了苦苦追寻的“诗意栖息”的理想时间与完美空间。柳田邦男先生面对孩子的早逝和自己走出困境的过程,提到了绘本之于大人为自己阅读的重要性时曾动情地说:“一生要读三次的绘本”:“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养育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自己进入人生的后半期的时候。”[5](72)如此总结可谓恰到好处。

如此,我们看到:无论孩子和大人、无论是讲述者还是聆听者,在阅读绘本和“扫视形象时,我们得到一个印象,一种情感,但是我们不会停下来为微妙信息而挑剔地观看内容。我们在全然不知,或未能以一种理性的方式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就被这些信息所影响。”[6](42)这些信息之于阅读者产生了一种神奇的作用,营造出一个与之相连又独立于绘本之外的广大世界。对孩子来说,早期教育接触到的这个广大世界和相关信息都将深深地埋藏在脑海里,成为其潜意识中认识事物,判断形势,指导实践的内在动力。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绘本传承之可能

基于上文的分析,我们看到绘本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因其以儿童为中心的创作和设计思路,甚至“先入为主”的左右了少年儿童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说到底,左右的是一种文化的接收、输入、输出与传承。如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我们进入了以图像方式接收和传递文化内容的“读图时代”。传播媒介的日益变革和进步也促使文化进一步的多元与庞杂。眼花缭乱、五花八门的多元文化使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价值判断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我们的少年只知有“白雪公主”、“苏菲娅公主”却不知道还有诸多不同时代优秀的“中国公主”的尴尬。这甚至导致部分中华传统非遗文化,如:造纸、蜡染、勒勒车制作等技艺类非遗和口头文学走到“濒危之境”。

鉴于非遗涵盖我国“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工艺技术、传统节日、传统仪式、传统生产知识、传统生活知识以及文化空间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与社会价值……并为当地社会所认可”[7](10-12)的客观实际,当下的创新发展可谓刻不容缓。同时,作为“活态传承”至今的非遗文化,它又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历史的流变性”。[8](17)这促使我们积极思考绘本创作中置入经典传统非遗文化,从而使新一代少年儿童在认知的最初阶段就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之中。为其埋下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的种子,达到中华非遗文化的有序传承。

绘本之所以能成为传统非遗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是其自身特点、主题分类及各自独特的功能性所决定的。也是非遗文化传承现状和分类实际所客观要求的。

我们发现:二者的主题和分类正好和儿童的认知需求相吻合。这种吻合刚好又能将非遗类传统文化与儿童的好奇心、探索欲和求知欲以绘本阅读的方式悄然相连,实为妙哉!这种传承表现在绘本图文结合共同演绎不同主题的精彩故事,即便不认识文字,单纯靠读图活动也能使儿童读懂绘本要讲述的内容,潜移默化中传递着创作者自身的符号语言、价值理念、认知方式、文化传统与处世之道。何况,这个过程伴随着父母长辈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共读,当收到事半功倍之特殊效果。

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将其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运用在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之中,必将发挥着意想不到的特殊作用。我们不妨看几个成功的案例。

姚红的绘本作品《戏迷》,是在社会认知类绘本中实现社会历史认知和了解体验传统非遗文化的优秀代表。该作品根据作者母亲的原版散文进行改编创作,从一个小女孩的视角描绘了她与京剧名角之间的一段难忘经历。可惜迫于战争形势,这种经历没能进一步延续。京剧名角和小女孩一家先后都离开了南京。绘本用图画和文字讲故事的方式为我们一一呈现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南京秦淮河畔的自然风光、人文建筑、风土人情和京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演员的身段程式及当时中国有识之士面对侵略者时表现出的崇高气节。

作为绘本,它以小女孩的视角,引导当代的小读者去了解历史。同时,故事内容和画面动作还吸引着读者去了解京剧服饰、模仿京剧身段。如果是亲子共读的方式来进行该绘本的欣赏和阅读,孩子们必定会与家长们及时沟通,问各种各样与之有关的问题,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了解那段历史和京剧程式、动作、服饰、配饰等各方面的内容。甚至还会追着大人为期找视频、看戏曲、买戏服……如此,必将在读者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中华文化、中华历史和京剧这一国粹的种子,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思考。

另一套要介绍的绘本作品,是明天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画书大系系列作品,包括《游园》《虎头帽》《影子爷爷》《小小虎头鞋》《放风筝》《蓝花坊》等作品。

我们选取保冬妮编,黄捷绘制的《蓝花坊》为例来说明绘本与非遗传承的关系。这部作品就是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为小朋友们润物无声的呈现了苗族蜡染这一非遗文化和关键的技艺环节。家长和孩子们轻轻地翻开绘本,眼前呈现的是三五成群的蝴蝶萦绕在蓝花布做底儿的案桌周围,小猫咪躲在盛满蓝花布的箩筐里嬉戏……序章的温馨画面伴着父母慈爱的话语,孩子们瞬间被吸引到故事中去了。跟随画面继续往前看,青儿一出生就和蓝花布做成的蓝花猫一起玩耍。逐渐长大后,妈妈时常带着她种蓝草。奶奶也经常带着她一起到山上给割蓝草采蓝靛的爸爸送茶水喝。当青儿逐渐了解了父亲这个早出晚归“采蓝人”的辛苦后便更懂事了。伴着《蜡染歌》的歌声和故事,青儿更加爱蜡染这一技艺了。在家人的指引下,青儿学着绘制图案、染色漂洗、高悬挂晒、创意生产……与家人们欢欢喜喜好不惬意。巧手的奶奶和细心的妈妈缝制出了小布袋、靠垫、衣裙、太阳帽、围巾、背包;能干的爸爸做了各种美丽的蜡染布伞;青儿则做了布艺的大象、长颈鹿、小狗和小猫。一家人就这样一起努力,把蓝花坊的美丽和神奇的蜡染技艺传递给了世界各地的人们……

绘本通过一张张精美的图画和优美的文字为我们呈现了蜡染这一非遗的工序、技艺及相关工具的使用。同时,也营造了因蜡染技艺而温馨、和谐、勤劳和幸福的普通中国家庭的祥和氛围。绘本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了非遗技艺,那些感兴趣的孩子们定会读完绘本后央求着大人为其准备各种材料,或缝制、或描绘、或编织……这个过程无形中呈现和传递了中国人对自然、对人生、对生活的态度和浓浓的父母情、祖孙情。同时,我们看到,绘本的结尾将蜡染这一非遗技艺与当下生活相结合,在不经意间为传统非遗文化的当代传承指出了新道路,值得我们推崇与借鉴。

另一部要介绍的作品,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 年引进出版了蒙古国绘本作者宝鲁日玛·巴桑苏仁的作品《我的小圆房子》。该作品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极具亲和力的从小主人公吉鲁的视角出发,描述了其如何与家人随时节更替从秋季牧场到冬季牧场,又从春季牧场到夏季牧场的特殊游牧生活方式。在一年的时间里,小主人公吉鲁从妈妈身体这个温暖的“小圆房子”到一声啼哭降生到毡帐,从妈妈的怀抱到柔软的婴儿床、从蒙古包到大草原,我们和吉鲁一起探索和认知了广袤的蒙古草原。这里有不一样的婴儿床、独特的毛毡小玩具、精美的鼻烟壶、高耸的奶茶壶、“就地取材”的嘎拉哈(羊拐)、别样的马头琴,也有精美的服饰、发式和配饰,甚至有蒙古包的搭建瞬间和“白节”时相互问候这样的民俗内容。

这些符号元素伴着草原食物的馨香和草原生灵的欢喜,让我们领略了蒙古国人们生产、生活、居住、游乐等行为习惯和人文知识。作为同样生活在北方草原的我们,如何在绘本中反应我们自己的自然与人文、变化与发展、物质与精神,值得认真研究和期许。

与蒙古国绘本作者宝鲁日玛·巴桑苏仁的作品《我的小圆房子》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韩国绘本《小莉的中秋节》,以小莉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韩国的中秋节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绘本以妈妈为小莉熨烫衣服导入故事内容,将韩国民众中秋节回乡探亲前的准备工作、交通路况、乡村生活、中秋赏月、茶礼仪式、扫墓瞬间、农家乐舞、回程前夜和浓浓的儿女亲情融入到了一张张温馨的画面之中。在这些画面之中,韩国的城镇与乡村、生活用品与服饰工具、日用吃食与制作瞬间、游戏与节庆活动、茶礼供品与制作原料、乐舞道具与表演形式,进行了一应俱全的图画展示,让人大饱眼福。

作为观者,我们能从中了解韩国的中秋文化。同时,也反过来促使我们自己对自身的中秋文化进行对比。从而,实现了了解他人、认识自己和与他人的有效沟通。这一沟通形式让人不禁遐想,如果有一本中国的中秋节绘本也被介绍到其他国家,恰好在中秋之夜父母长辈又陪同小朋友们阅读了这个绘本,他们将作何感想呢?这里面是否有潜移默化的接受与认同?是否能够不自然中唤起华人华侨的思乡之情?又是否与绘本一起在大人与孩子的温馨时光里找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密码和华人华侨的精神身份证明呢?

这些成功案例使我们看到非遗文化的绘本传播和传承是可行的。作为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的一个绘本工作者,如何在借鉴的基础上创作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优秀绘本值得大家深入思考和积极实践。前文所述,部分口头文学作品和技艺类非遗保护与传承已然刻不容缓。这种实践必将创作出独具中国特色和内蒙古地域特点的优秀绘本,让内蒙古乃至全国的孩子都能从绘本中了解自己生活的地区和国家的历史与现状。这也必将在客观上使我们的孩子们获得一种强大的内心力量和强烈的民族自信。这种自信的力量根植于深厚的中华文化认同,对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都将大有裨益。这种对比、接纳、吸收、借鉴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从优美有趣的书中读到世界上还有其他孩子,和自己相似又不同,这难道不是接触这个世界最完美的方式吗?”[9]这一实践不但有利于我们的后辈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和精神价值,也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与别人的异同从而更加从容的与人交往与沟通。我们看到,这种传统非遗文化的绘本化转化,使其跨越了地域和文化,进行了跨文化传播,让海外游子甚至国外诸民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非凡价值,不是同样值得期许吗?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绘本传承的价值体现

如今,我们已然身处于信息产生价值的“信息时代”。如何让我们的少年儿童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好的获取信息,更加积极健康的接受经典传统文化,更加主动的以传统文化为指针,以开阔的视野和格局去与自身和他人进行有效沟通是我们当下要思考的问题。因为,“在信息时代里,知识而不是自然资源将要成为人类的主要资源,而且,信息将要成为力量和幸福的重要条件”。[10](17)

基于此,我们才要更加重视传统非遗文化与绘本的结合。因为,少儿阶段在知识的吸纳和接受方面是人生的其他阶段都无法比拟的。在这个阶段,儿童通过绘本获取知识并满足其好奇心是大部分儿童和家长的的共同选择。如能将绘本与中国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表演艺术、造型艺术、传统技艺和民俗文化深度结合,使传统非遗文化用绘本这一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和巨大亲和力的形式传递给孩子们,当是一桩幸事。

一方面,孩子们以绘本这种艺术媒介和图书形式为载体,以亲子共读的方式通过观看文字和欣赏图画的做法在不同主题的绘本中去探讨和了解中国人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对人文历史的感怀、对儿女亲情的守护、对同伴关系的坚守、对美的独特追求。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不自然的通过绘本知识的传递去了解、认识、喜爱、甚至模仿其中内容去实践都是有可能的。这将为他们更加自信的运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克服成长困境、面对人生挑战、实现自身价值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它必将客观上达到传统非遗文化的绘本传播与传承之目的。作为在移动互联网基本普及、视觉文化盛行和多元文化并存影响下成长的当代少年儿童,这种方式和类型的图画阅读早期教育尤其是早期的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更加难得。同时,这种难得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有助于当代少年儿童在多元文化的共存中辨别优略,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既有多元文化视野,又有民族文化的深切认同。从而,为我们自身发展和世界的繁荣提出更多中国方案。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更多智力支持。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也不难看到,这种传播也必将突破地域和国家的限制,在亲子共读和图文欣赏中实现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让更多不同国家的孩子都能够在温馨舒适的氛围下了解中华文化,实现潜移默化的价值认同,岂不妙哉?

另一方面,传统非遗文化在绘本创作中的植入,使中国绘本这一文学和艺术形式进一步实现了自己的风格确立和和价值信仰的传递。这也客观上为中国绘本的创作和发展找到了一条“民族化”发展的新路径。这一“民族化”路径对中国绘本在世界绘本之林占有一席之地将功不可没。

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这个过程。孩子读绘本时,自己会参与到绘本的阅读中、大人们会参与到其中,大人的“大人”甚至也会参与到其中。这还只是一个情境中的参与者。如果我们换成一个人的一生来思考,我们小的时候与大人一起读绘本、长大成人后与自己的孩子一起欣赏绘本、自己逐渐老去并享受天伦之乐、回忆波折过去、思考苦乐人生、寻找幸福答案时也需要进一步去思索“要生存下去的话,最为重要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已经写在绘本之中了。”[5](73)期待这样独具中国特色的绘本越多越好、越精越好、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绘本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绘本
绘本
绘本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