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翠芳
摘 要:树人者,人恒爱之;爱人者,人恒敬之;敬人者,人恒学之。师者,三者兼而有之,悠悠金声,木铎故能千年不断至今。树人必先立德,故师德师风尤为重要;立人,立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立德树人,桃李芬芳。
关键词:立德树人;师德师风;木铎金声
自古尊师重道就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古人祭拜天地、帝王,同时也拜先师。从束脩之礼到而今每年一度的教师节,世事变迁,物转星移,教师这一“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终是人们心中神圣的职业。古人云:在其位,谋其政。教师,身在其位,能以呕心沥血描述的,数不胜数。要不然,也不会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语了。
近年来,新闻媒体,总有师风不正被曝光。幼儿园学生被虐;高校女学生被潜规则;学生被无人性地体罚等,诸如此类总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势头。学生在慈母般的老师身边似乎没了安全的可信度。世事无绝对,教师还不是豺狼虎豹。教师的正面形象还是走在时代的主流行列的。在教育前线,不胜枚举的乡村教师坚守着乡村,坚守着“学校在,乡村在”,守护着贫穷落后里的花朵;在教育背后,感人至深的教学故事牵动着人们,牵动着希望工程里“大眼睛”,激励着求知若渴的学子;走在路上的教师们,总给予了太多,寄予了太多,同时也收获了很多。
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首先是人们所爱戴的树人者。传道业解惑,教师的第一层任务。学校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地方,纵然没错,但同时是学会做人、修养身心的地方。而教师就是学校的导航者,要引领学生走向广阔的人生。为此,教师必定是爱人者。只有懂爱,才知道如何教会学生去爱。当然教师之爱,不是偏爱,不是溺爱,更不是错爱。每一个学生都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教师之爱,应该是平等之爱,学生都应能享受到教师的关注。学生是“有思想的芦苇”,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是教育学生应成为一个受人敬重之人。为人上者,专重修身,以下效之者,速尔且广也。[1]言传不如身教,教师树人必先立德,耳濡目染,学生终将成为有用之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建设什么样的师德师风,怎样建设师德师风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2]树人先立德,建设师德师风,应从以下三点出发。
第一,正确导引师德师风的正气之风。社会风气正,才能陶铸人心,涤荡污秽气。习近平主席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于2014年9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的讲话中坚定了国家和党的立场,为师德师风,引领了正确之风。讲话中,习主席提出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3]总书记为广大的教师立了标杆,指引了方向。在观念上,教师有了前进的道路,可这才是起步。教师的价值取向随着提升才能真正达到正气之风。当前农村小学师资队伍面临的困难留不住优秀教师,教师使命感缺失,教师教育观念滞后,教育科研能力不强。[4]教师队伍不均衡,正是师德师风未落到实处的侧面反映。今年9月10日教师节的时候,同样是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演讲,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在演讲的最后深切地提到,在不远的将来,有了乡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支撑,有了乡村孩子源源不断地成长,中国的乡村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一定能够进一步焕发出蓬勃的生气与活力。好老师应该在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的同时,传授道德品质,焕发孩子们的生命力。
第二,科学建立师德师风的健康机制。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制度,是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大举措。首先,各部门从小处入手,制定相关细则,让师德师风具有相关行为准则。其次,激励惩罚双管齐下,鼓励正能量的发扬,遏止不良风气。曾国藩将“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为人生三大快乐之事之一。[5]师德师风机制的建设也适合此理。教师的领导班子,善于发现优秀人才,褒奖先进人士,弘扬良好的师德师风。官场要求“严于吏治”,师德师风中若有腐朽不正者,也同样严肃对待,惩处淘汰。最后也是重中之重,经济上的支持。为保证师德师风健康机制的长久实施,物质保证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当今企业家马云先生,怀着对教育的特有情怀,在其基金会第一个自主成立了马云“乡村教师计划”。马云说,慈善在于给予,公益在于参与,有的时候哪怕捡一张纸,为乡村教师鼓一声掌,转发一篇乡村教师的微博,这都是巨大的公益,这都是巨大的福报。马云不仅是商业上的大亨,在教育上也是个人才,看到了物质支持对于教师发展的重要性。莘莘学子,之所以能继续求学向上,关心教育,为教育付出公益心的人,功不可没。
第三,实现推进师德师风的长久发展。教师之路,教学之路,教与学是齐头并进的。有个很讽刺的笑话,大概就是某教师的教案在父子两代人上学时都是一模一样的。对于此类笑话,我们更多的不能付之一笑,而要深思其中缘由。有些教师深居教学前线,职称评了,向上发展的空间很小,一般都保持现状,缺乏进取与创新。[6]此风不可长。缺乏积极向上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顶多学到的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东西。“教化”是指对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必须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做到以身作则,以自身的模范示范作用使部下模仿仿效,乐意追随于不知不觉中。[7]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学和行,都在影响着学生的人生之路,作为人师,不可懈怠。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先进性。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和人类教育理想的共同追求,是中國共产党对人民教育事业的一贯主张,是新世纪中国教育事业的崇高历史使命。[8]教育在培养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发挥着重大作用。立德树人必须按照十八大报告的方针部署,师德师风健康向上的前提下,努力办好人们满意的教育,协调发展教育,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立德树人,不是生产制造考试工具的学生,而是培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体育和劳动全方面发展的能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四有人才;立德树人,应树有道德之人。
立德树人,做四有教师。个人觉得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必须做个有心人。用心去教育,必然是个有仁爱的老师。爱心陪伴,教导学生,没有哪个学生不愿敞开心扉和老师交朋友的。学生和教师的心理距离近了,教学也就事半功倍了。其次,必须做个思想者。虽然学生学海里只取一滴,但是教师也得有汪洋的学识。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者不是单纯地往自己脑袋塞学科知识,而是在教学实践中,不间断地思考,寻求最适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最后,必须有“火眼金睛”。不仅仅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还得用眼睛去鼓励。众多备受鼓舞的学生不是由于老师的语言有多震撼人心,而是老师的那双充满期待,极具智慧的眼睛激励了他们前进。
立德树人,木铎金声不止百年;木铎金声,不只响彻教育世界,更多的是共筑复兴祖国的百年大计。做“四有教师”,时代要求,国家所需,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曾国藩嘉言抄[C].长沙:岳麓书社,1993:225.
[2] 居继清,王丽.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五点思考师德建设[J].师德建设,2010(9).
[3] 王兴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J].本刊特稿,2015(2).
[4]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日记(一)[C].长沙:岳麓书社,1985:432.
[5] 王兴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J].本刊特稿,2015(2).
[6] 彭大成.曾国藩的树人育才之道及当代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4).
[7] 张力.纵论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J].人民教育,2013(1).
作者单位 :广东省兴宁市华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