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丽英
摘 要: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情境教学的作用非常显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主动利用情境教学来指导学生,鼓励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学习来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动性,真正实现对症下药。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引言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基础性学科,该学科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因此,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确保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数学教师开始采取设置情境的形式,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充分体现生活情境对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辅助作用,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及进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主动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解决生活实际中的各类困难。
二、生活情境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生活情境能够实现生活化元素与情境教学之间的完美融合,对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知识晦涩难懂,有的学生出现了消极应对的情绪。其中生活情境的创设则能够实现抽象知识的直观化呈现,全面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趣味,进而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主动观察和体验生活。教师只需要主动挖掘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元素和知识,帮助学生在自主分析生活原理的基础上了解数学学习的乐趣,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价值。进而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提升个人的学习成绩。
三、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为了构建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注重教育教学思路的调整以及教学策略的改进,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数学的学习难度偏高,数学教师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知识需求,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给予学生更多方向上的指导。其中,生活情境教学符合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改革要求,能够充分彰显学科教学改革的本质和真谛,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数学教师只需要根据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重新调整教学思路,积极创设生动可感的教学情境和自主学习的氛围,确保生活化情境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任何学科的教学改革都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只有确保学生产生主观能动性以及情感共鸣,才能够更好地构建高效课堂。对于生活情境教学来说,教师也需要始终坚持这一大的方向,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真实情况,重新调整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及方向。真正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确保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确保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利用。教师需要关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能够在个人兴趣的调动下自主分析问题。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关注与学生在情感上的交流及互动,与学生做朋友,及时跟踪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真实想法,充分体现生活情境的重要价值。让学生能够在情境感知的过程中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学以致用和举一反三。
(二)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
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非常的深远和全面,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教师需要主动借助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学生才是课堂中的主角,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需要着眼于日常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全面了解学生的學情,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教师需要主动利用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生活探索中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另外,教师还可以主动引进各种生活实例,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确保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
(三)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的兴趣激发非常关键,要想确保对症下药,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保障学生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融合,鼓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生活观察中,主动汲取有益的学科知识。教师只需要给予学生方向上的指引,通过列举数学实例的形式来更好地实现生活化元素与数学课堂之间的有机融合。确保学生能够在自主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个人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学生个人的兴趣也得到了激发及引导。
四、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设置非常关键。教师需要利用这一教学元素,加深学生的理解,充分体现情境教学的作用及优势。确保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收获,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真正实现事半功倍,这一点对构建高效课堂、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都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及影响。
参考文献:
[1]姜发旺.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00(005):136.
[2]冉启荣.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C]// 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二).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