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涵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既是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也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情感作为语文教学的灵魂,应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下面,本文就对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做些探讨。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情境;课外阅读;评价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所收录的作品皆是文质兼美的素材,字里行间包含了大量的情感,这正是向学生进行情感渗透的有利载体和最佳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对其中蕴含的情感因素进行充分挖掘,继而通过相应的方法来激发、调动和陶冶学生的情感,积极创建高认知和高情感和谐统一的教学新格局,做到以情育人,以情感人,从而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使学生感受到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从而不断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一、情境渲染,增强情感感受
小学阶段学生的情感虽积极但肤浅,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受教师情感的影响,也易于被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所感染和支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契合的情境,以渲染情感教育氛围,增强学生的情感感受,从而为学生更好地领会文章意蕴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日月潭》这篇课文之初,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我先是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中国地图,并让学生指出台湾的位置,然后结合课外资料简要介绍了台湾省。接着,我运用多媒体展现了日月潭的美景,并充满感情地说道:“连绵起伏的群山绿树葱茏,在密密层层的枝叶的掩映下,楼台亭阁,交相辉映。一阵微风吹来,清澈碧绿的湖水荡起了一圈圈涟漪。你们觉得这里的景色美吗?这就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湖──日月潭。”如此,通过在导入环节基于课文内容创设情境,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增强了学生的情感感受,这便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课外阅读,强化情感体验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毕竟有限,仅凭现行教材中的文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和情感需要。因此,教師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应只一味局限于教材,而是应当在完成阅读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将学生的思维适当引向文外空间,以此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以《羿射九日》这课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体会了羿的形象,体会了羿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后,为使学生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丰富神奇的想象力,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和愿望,我利用课件出示了《千字文》(节选),并让学生说一说《千字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之后,我对学生说道:“今天,我们读了《羿射九日》这篇神话故事,感受了故事中神奇的想象和古代劳动人民与自然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在我国还有许多优美的古代神话故事,大家可以在课下读一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这本书,下节课我们来一个讲故事比赛。”通过课外阅读,不仅拓展了语文教学的外延,而且还使学生领会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多元评价,激励学生成长
人们往往是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认识和感知自己,再做出相应的自我评价。学生的外部评价主要来自教师,因此教师的评价十分关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推动评价方式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除了全面反映语文教学的目标之外,还应对学生的认识、情感、态度做出评价,以激励学生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我始终坚持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及评价主体多元化。以评价内容多元化为例,指的是评价内容不应局限于知识与能力这个单一的维度上,还应着眼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与情感,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评价的全面、客观。其次,鉴于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学评价不应用绝对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能力素养,而是应当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区别以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要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留有空间。这样,通过采取多元评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最大化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一种崭新的教学观念,积极倡导情感教育理念,利用情感教育的优势和特点,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产生积极变化,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进而为学生未来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及终身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小意.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9):250-251.
[2]孙国俊.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