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升
摘 要:群文阅读教学活动,顾名思义,就是将一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集体阅读的阅读活动,它可进一步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围绕阅读议题整合课内外读物,顺利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本文将从以早读课初步组织群文阅读活动、以阅读课实现群文阅读探究指导、以总结活动达成阅读共识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组织群文阅读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在很长一段教育期间内,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阅读活动时都过于依赖课文资源,而且习惯一篇篇组织学生分析课文的内容、布局特点、语言特征,没有系统分析各类文体、各类题材文本的共性规律,导致学生一直都无法灵活迁移阅读经验,难以内化阅读技巧。而且,这一常规做法也不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必然会影响学生本身的阅读认知状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群文阅读活动,具体来说,可按照如下程序进行。
一、以早读课初步组织群文阅读活动
目前,随着小学学校教育体制的改进与完善,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开设了早读课,目的便是要让学生多诵读、多阅读,及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语感。面对这一课程体系,小学语文教师也可在早读课上展现群文阅读资料,让学生以朗读方式逐一阅读各篇文本的具体内容,展现群文探究议题,让学生自主分析群组文本的共同特质,以便及时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顺利实现有效阅读。
本校便开设了早读课,主要是组织学生诵读《千字文》以及一些古诗作品,也是组织国学经典进课堂的重要活动形式。对此,笔者则尝试利用早读课组织了群文阅读活动。记得在《题西林壁》古诗鉴赏教学活动中,笔者就认为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去探寻苏轼这位古人的人生际遇,使其了解苏轼这位大文豪的性格、文学创作风格非常重要,可以让学生从诗歌美、人性美、艺术美等各个角度去鉴赏苏轼的诗歌作品。于是,笔者就以《题西林壁》诗歌作为切入点,整理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惠崇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这三首古诗,并据此设计了群文阅读议题:感受苏轼笔下的美景,以美景共情。然后,笔者便让学生在早读课上诵读了这四首诗歌,让学生亲身体会苏轼诗歌的表达风格,引导学生分析古诗意境,也为接下来的阅读探究活动做好充足准备。
二、以阅读课实现群文阅读探究指导
开设早读课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多吟诵、多背诵,教师虽可帮助学生选择诵读对象,但是整体来说,学生是自由的,教师不应该将早读课变成阅读课,而是要让学生自由自在地阅读文本内容。因此,为了顺利落实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主动以阅读课来组织阅读探究活动,前期的早读课可以看成是探究准备,最终还是要通过阅读课组织师生、生生对话活动,全面解放学生,让学生自主分析各篇文本的共性特点。
在“感受苏轼笔下的美景,以美景共情”群文阅读活动中,由于学生要同时阅读四篇苏轼所写的古诗,所以笔者就在课堂上组织了小组讨论活动。其中,由于本班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整体水平比较差,所以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群文探究任务,笔者就将8个学生分成一组,组内还要两两分组,每两个学生负责阅读一首古诗,首先调查古诗的创作背景、苏轼的人生际遇,然后再翻译古诗、分析诗歌的主旨内涵,说一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感受诗歌的情感特征。待两人阅读活动结束之后,8人小组则需归纳阅读结论,从中寻找四首古诗的共同特点,初步形成閱读共识。如此,则可促使学生自主完成群文阅读探究任务,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以总结活动达成阅读共识
在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及时总结阅读经验,一方面是要引导学生提炼群组文本的共性规律,另一方面则是要引导学生归纳群文阅读经验,使其通过群文阅读活动掌握某类文本的阅读方法,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及时组织群文阅读总结活动,切实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以便顺利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感受苏轼笔下的美景,以美景共情”群文阅读活动中,笔者就引导本班学生归纳了《题西林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惠崇春江晚晓景》《饮湖上初晴后雨》四首诗歌的共同点,而大多数学生也能发现,虽然苏轼看似是在写景,但实则却蕴藏着丰富的情感,而笔者就根据这一结论总结出了“寓情于景”这一常见的写作方法,据此引导学生分析每一首诗歌的意境。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组织群文阅读活动是非常可行的,虽然看似难度较大,但是只要学生能够形成阅读共识、归纳阅读技巧,那么也可顺利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做好读前准备、读中指导与读后总结,真正为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积累成功经验。
参考文献:
[1]曹文兵.“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小学群文阅读实践[J].人民教育,2018(23):65-68.
[2]阚旭蕊.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0):247.
作者单位:湖北省巴东县信陵镇民族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