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海霞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活动中,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为了节省更多的课堂时间,总是让学生粗略阅读文章内容,导致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注重引入批注式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融入自己的观点,用符号与线条的形式进行批注,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写作结构、中心思想有更为深刻的认知,升华学生的阅读情感,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笔者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本文主要是针对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批注式阅读方法展开研究,希望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方法
一、开展专题阅读批注
在具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专题阅读批注的形式,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来分析重点与难点句子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质量。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给予相应的指导,让学生拥有正确的阅读思路,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开展批注,从种真正有所收获与学习。比如,为了让学生了解名著,也为了提高和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时,我会引入一些课外的阅读内容。如:组织学生阅读《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片段。为了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在文章中孙悟空和白骨精具体发生了何种变化?”学生结合教师的问题进行阅读,在文章中遇到问题答案的时候做出批注,这样学生就能够把孙悟空和白骨精的具体行为标注出来。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用不同颜色来进行标注,比如,红色线条代表的是白骨精描写相关段落,蓝色线条代表的是孙悟空描写相关段落,横线代表的相关外貌描写,波浪线代表的是文章语言描写,虚线代表的人物动作描写,这样可以让批注的内容更加清晰、明了。通过专题阅读批注,学生能够对文章内容有综合理解,了解白骨精逐渐狡猾,但是孙悟空也得到了相应的成长,由最开始的鲁莽动手转化为了让土地爷爷帮助自己,拥有了人生的智慧。这样把问题作为专题阅读批注的中心点,以此来筛选一些重点、难点内容,提升学生综合阅读水平。
二、实施交流阅读批注
在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之间多多交流与沟通,在交流与沟通中批注文章内容,因为每一个学生的观点、理解都是不同的。学生之间交换想法,能够实现思维火花的碰撞,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同时,交流阅读批注也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愉快、轻松的阅读氛围,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比如,在讲解《北京的春节》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文章内容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回答“文章中都写了哪些北京的节日”。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组织学生边阅读边批注。之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每个节日进行交流。当然,在这个交流过程中,无论学生回答何种答案,教师都要进行鼓励与表扬,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学会认真批注与思考,加深自己对老北京春节的认识,进而,在交流批注阅读活动中落实情感教育,使学生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三、注重多角度分析
在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育活动中,教师不要让学生机械式地进行批注,而是要教会学生多种批注阅读的模式与方法。让学生能够实现多角度分析文章内容,深入探究问题,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等,同时,也能够升华学生的阅读情感。比如,在讲解抒情类型文本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投入感情来分析文章中哪些是重点句子,批注自己真实的情感领悟。同时,学生也可以对文本中的整体内容、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与判断,锻炼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其次,在很多文本内容中设有留白,教师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补充留白,对文章进行扩写、续写。这样是对文本内容的多层次分析,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融入自己真实的想法,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提升學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对于文本的批注,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比较差,很难表达出不一样的观点,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生活常识,对于文本的理解有时候存在一定的误差与偏差。教师只有加以引导,才能够展现出批注性阅读教学的优势,让学生掌握积极、正确的批注方法。这样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会更加准确,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思考习惯,拥有正确的事物辨别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转变语文教学模式与理念,重视引入批注式阅读模式。让学生在阅读中可以拥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与想法,从而对文章内容有更为深刻的感悟,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阅读能力、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之后的语文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批注进行指导,让学生拥有清晰、明确的阅读思路,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与方法。
参考文献:
[1]童勤娅. 不动笔墨不读书 善动笔墨好读书——浅谈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方法[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2):21-22.
[2]曾丽. 开展批注阅读,张扬学生个性——小学语文高年级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2017(47):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