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名著阅读书目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研究

2020-12-03 06:57徐君
数码设计 2020年13期
关键词:名著阅读统编教材初中语文

徐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针对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做了较大的调整。同时,针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整本书阅读”形式成为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亮点。

关键词: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名著阅读;整本书阅读;教学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3-0249-01

引言:统编版语文教材主要是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语文教材。其中初中语文统编版教材中的亮点和特色更加的突出,尤其是其中的“名著整本书阅读”。之前各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只是将名著内容附录在教材的后面,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会忽视这部分内容。而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内容的设计,将其看作为教学重点内容,使得名著阅读教学活动变为“一课一得”的形式。再加上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将名著阅读内容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多读书和读好书,提高学生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品质素养。

1名著整本书阅读前期的导入策略

阅读前期的导入策略是对整本名著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并引导学生有计划的进行名著阅读。

第一,制定“2+1+1”的整本书阅读书目计划。整本书阅读书目主要是以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内的名著为主,结合整学期的教学规划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统编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名著阅读书目是“2+4”形式,即2本必读的名著与4本推荐的名著。例如,统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教材中,2本必读的名著是《朝花夕拾》和《西游记》,4本推荐的名著是《白洋淀纪事》、《湘行散记》、《猎人笔记》、《镜花缘》。但由于初中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教师可以将“2+4”阅读形式,转变为“2+1+1”形式,即完成2本必读名著、1本推荐阅读、1本喜欢名著。这样在每个学期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对整本书的阅读书目进行规划,逐渐在阅读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第二,制定“整本书阅读”的阅读时间规划。时间规划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环节,但由于学生缺少参与阅读知识学习的自觉性,导致整体的阅读学习效率不高。不同的初中名著阅读时间不同,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阅读速度进行阅读时间的调整。例如,在部编版七年级初中语文教材中,《朝花夕拾》中有十篇文章,如写人、记事等等。针对其进行阅读时,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利用四周时间完成《朝花夕拾》的阅读,并做好每部分阅读内容的合理规划,保证整体的阅读效率。

2名著整本书阅读中期的促读策略

学生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基于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整本书阅读”作为驱动力,促使学生进行文章自主阅读,并以深层次的探究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

第一,以任务驱动阅读。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进行阅读交流,不仅能够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还能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在阅读中获得新的人生感悟。例如,在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中,教师针对《昆虫记》这篇阅读文章制定了详细的阅读规划任务。其中,粗略阅读规划任务单包含了群文阅读,如《圣甲虫》等,或者比较阅读,如《田野地头的蟋蟀》等,提高整体阅读教学效率。

第二,以专题探究阅读。专题探究性阅读是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阅读亮点,以专题探究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层次化的阅读,保证“整本阅读”任务的完成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朝花夕拾》这篇文章时,可以结合文章的三个主题开展探究性阅读教学活动。如主题一“探究鲁迅的童年”,将《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作品进行结合阅读,并对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的片段作为标记和批注,鼓励学生对部分故事内容进行拓展续写。或者主题二“探究鲁迅笔下的人物”,如寿镜吾老先生、学生从长妈妈等等,从这些文章人物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任务开展探究阅读学习,要求学生对人物描绘方法进行简要分析,掌握人物描绘技巧,并鼓励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写作练习。

3名著整本书阅读后期的评价策略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评价目的是为了判断和评价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并借助明确的阅读教学评价标准,提高学生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而在初中阅读教学过程中,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要求学生带着评价进行阅读,深入的体会和感悟到文章中的内容和情感。

第一,针对“整本书阅读”进行自主测评。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成立自主测评小组,并按照划分的学习小组进行阅读测评,全面检测学生的实际阅读学习情况。例如,在课前的5min,小组可以轮流对名著阅读学习情况进行测评,并对测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教师在讲解《西游记》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学习小组负责不同的章节回目,并让学生对小组所负责的章节回目进行阅读分析,通过设置教学问题来检验学生的实際阅读学习效果。而这种设置教学问题的形式在小组内进行,则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阅读习惯。

第二,针对“整本书阅读”进行自我展示。自我展示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形式,且进行自我展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阅读笔记、感悟体会、思维导图等等,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展示方式,将自己的整本书阅读成果进行展示。例如,学生在阅读完《骆驼祥子》这篇文章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制作阅读小报,对作者简介、故事情节、主题探究、写作特点等诸多内容进行描述,清晰的展示出阅读效果。

结语: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方式在部编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构建起完善的阅读学习体系,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文章的阅读学习中,逐渐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施云锋.巧借名著导读推进整本书阅读[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2019(023):P.78-80.

[2]郭润彩.运用整本书阅读策略开展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研究[J].语文课内外,2020(010):142-142+8.

[3]连金稳.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基本课型[J].读写算,2019(008):168-168.

[4]蒯晓晔.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9(S01):P.30-30.

[5]邹杏芳.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9(13):166-166.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统编教材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关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