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校园视阈下滇缅边境国门高校大学生民族交往调查
——以D学院为例

2020-12-03 08:06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汉族态度少数民族

杨 楠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云南 临沧 677000)

一、问题的提出

努力形成和谐的民族交往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以往研究表明,民族接触是改变消极刻板印象和促进民族关系的重要途径。社会心理学家罗宾·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 对美国不同地区的4个城镇的社会接触与民族态度做了调查,调查表明:民族之间的偏见与接触成反比,即个人接触越多,冲突就越少(偏见、歧视、敌意等)。(1)[美]Pettigrew T. F.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98,P.49.接触理论认为敌意性的刻板观念源于社会性隔离以及受个人相识、了解的不完整的影响。(2)[美]Allport G W.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Reading, MA:Addison-Wesley, 1954.国内高承海、万明钢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民族间的接触确实可以减少消极的刻板印象,增加积极的刻板印象,从而减少群际焦虑。(3)高承海、侯玲、万明钢:《民族接触促进跨民族互动的心理机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第30页。同时,民族接触与交往还是民族团结教育生成的重要基础。严庆认为,民族团结教育的具体实施是在承认民族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受教育者尊重民族特点和文化差异,形成理性认知和对待民族差异的态度、情感和行为,从而在不同民族成员之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互相承让、互相接近、友好交往的态势和局面。缺乏具体民族接触与交往的民族团结教育具有较强的虚拟成分,在主观认识与现实行动之间容易产生差距。民族团结意识是“教育”出来的,也是“交往”出来的,而“交往”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同时也是对“教育”成效的检验。(4)严庆、刘雪杉:《民族交往:提升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以内地西藏班(校)为例》,《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第92页。

滇缅边境国门高校大学生多民族交往、交流是边境地区社会是否和谐、稳定、繁荣的一个缩影,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及生源的多元性决定了做好该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滇缅边境高校特殊的地理区位。滇缅边境一带主要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当地民众以畜牧、农耕为主要经济来源,生产资料结构单一而匮乏。受诸多条件的制约,该地区社会经济水平低、人口观念意识落后。加之,新中国成立以来,境外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行渗透、颠覆、破坏和分裂活动,境内部分少数民族分裂分子与敌对分子利用边境接壤的特点制造民族矛盾,传播反动思想,企图达到分裂中国的阴谋,边境高校大学生或将成为其重点渗透对象。二是,滇缅边境高校生源具有文化多元性。校内除汉族外共有包括拉祜族、佤族、哈尼族、傈僳族等在内的38个少数民族,约4182名少数民族大学生,约占全校总人数的35%。在此背景下,同一场域中多元文化的接触、交织、碰撞必然会引起大学生文化心理变化,如不加以重视,久而久之则会形成文化的刻板印象,不利于民族团结、稳定发展。

二、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了西南大学周岚编制的信效度较高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心理适应问卷,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修改。根据研究的具体情况,在原问卷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维度并增删了题目。最终问卷包括:交往现状、去本族固着、观念适应、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交往评估6个维度。以民族为类别分类,少数民族学生共保留18个问题、汉族学生共保留22个问题。

研究对象是位于滇缅边境的国门高校——D学院。样本资料获取以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对该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分层抽样,以电子问卷形式向该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层次、专科层次、五年制专科层次的大学生发放,收集电子问卷共计547份,包括汉族大学生有效问卷314份、少数民族大学生有效问卷233份。其中,女性居多,共有517位女生,占比约95%;年龄在18—20岁的共有380位,占比约69%,21—23岁的共有166位,占比约30%;还有1位属24—26岁年龄段。本科大学生有209位,占比约38%;专科大学生有223位,占比约41%;五年制大专学生有115位,占比约21%。二是,结合访谈提纲抽取部分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不同民族大学生交往现状

图1 与其他民族同学交往最多的场合

图1显示,各民族大学生交往、交流的主要场合是课堂、宿舍及社团。据了解,学校在编班和分配宿舍时并没有刻意采用以民族为类别的分配方法,而是按照一般学校的分配方法进行随机分配。如此就为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创造了接触相处机会。其次,学校的民族交往活动丰富,为不同民族大学生提供了文化交流、学习的平台。例如,学校利用晨间休息时间,选用了代表临沧民族文化特色的舞曲开展民族舞课间操活动,如佤族和拉祜族代表音乐《彩虹》《加林赛》《莫汉丽》《拉祜迎宾》《再唱山歌给党听》等。不仅如此,学校对于学生自发组织的民族活动也给予批准和极大支持。例如,学校社团组织的篝火晚会、民族舞协会,都吸纳了各个民族的同学,交往交流程度深,形成了较为积极的交往氛围。

图2 与其他民族同学最常谈论的话题

图2显示,汉族大学生选择与少数民族大学生谈论最多的话题依次是:兴趣爱好、语言文化、学业、情感。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与汉族大学生谈论最多的话题依次是:兴趣爱好、学业、语言文化、情感。根据访谈了解到,大学生思维活跃,在交际沟通方面比较重视对方的兴趣爱好和学业、语言文化的交流。根据访谈了解,无论是汉族大学生还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家都热衷于分享和交流。

(二)去本民族固着

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团结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每个民族成员都拥有自己的文化风俗,当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在校园相遇时,是否有正确的民族意识以及能否处理好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多民族交往既要反对唯我独尊式的,一味陶醉于本民族文化而固步自封,排斥他民族优秀文化的 “一元文化”大民族主义、狭隘民族主义错误倾向,也要反对妄自菲薄一味追捧其他民族文化,甚至厌恶、鄙视、唾弃本民族优秀文化的逆向民族主义。

图3 选择舍友时的民族意识倾向

由图3可知,汉族大学生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选择住宿舍友时,汉族学生中约60%的同学不介意舍友的民族,约25%的同学态度不确定,约16%的同学更愿意与本族同学同住。少数民族学生中,约67%的同学不介意舍友的民族,约19%的同学态度不确定,约13%的同学更愿意与本族同学同住。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同学能适应多民族共处的宿舍环境,这反映了他们渴望与其他民族同学进行交流的愿望。根据以往研究显示,一些高校在分配宿舍时尽可能安排同一民族学生共同居住,但一些地方的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方法并没有真正有效地解决不同民族间学生的冲突,相反,还进一步加强了不同民族学生群体间的排他性,阻碍了学生的族际交流和融合。(5)谷建杰、李凤兰等:《群际接触理论视角下民汉大学生混合住宿模式探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第8期,第44页。

根据对D学院学生住宿情况的访谈了解,对跨民族混合安排宿舍持积极态度者较多。大学生普遍反映跨民族混合居住比较和谐。一是,大家并不认为民族间有较大的差异,更多感受的是人与人之间共性的特征。其中一名在多民族宿舍入住的汉族同学反映,就读之前以为少数民族和汉族应该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来了之后发现差异不大。二是,宿舍里不时有不同民族、地区家长寄来的特色小吃,大家常常分享,也常聊起各自不同的节庆文化和习惯风俗,交流较多相处融洽。

图4 共同用餐时的民族意识倾向

由图4可知,在与其他民族同学一起用餐的意愿方面,汉族同学中表示愿意的约占62%,不确定的约占21%,约17%的同学更愿意与本民族同学一起用餐。少数民族同学中,表示愿意的约占68%,不确定的约占20%,约12%的同学更愿意与本民族同学一起用餐。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同学能适应多民族共处的校园环境。

图5 遇到困难求助时的民族意识倾向

由图5可知,遇到困难时,对于“更愿意找本民族同学、朋友帮忙”的倾向,汉族同学中持否定态度的约占56%,不确定的约占33%,约11%的同学只愿意找本族同学帮忙。少数民族同学中持否定态度的约占57%,不确定的约占25%,约17%的同学只愿意找本族同学帮忙。调查显示,汉族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相处中,大部分没有十分明显的以民族为边界相互区隔的族群意识。生活上有困难时大部分同学不会刻意地找本民族的同学、朋友帮忙。

图6 选择参加社团组织或活动时的民族意识倾向

由图6可知,在选择参加社团组织或活动时,对于“更愿意参加本民族的社团组织或活动”,汉族大学生中持否定态度的约占65%,不确定的约占26%,约有9%的同学对此存在民族倾向性。而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持否定态度的约占54%,不确定的约占22%,有23%的同学对此存在民族倾向性。据调查,在选择社团时,大家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例如有的同学喜欢跳舞,就参加现代舞社团或民族舞社团;而有的同学喜欢摄影,就加入摄影社团,大多数同学并不会以民族作为选择时的划分标准的界限。

图7 师生关系中的民族意识倾向

图7显示,汉族大学生中约60%的同学不介意教师的民族身份;约31%的同学对此不确定;约10%的同学跟本民族教师更亲近。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约59%的同学不介意教师的民族身份;约28%的同学不确定;约12%的同学跟本民族教师更亲近。据访谈了解,D学院共有教师476名,其中汉族教师302名,约占教师总数的63%,少数民族教师174名,约占教师总数的37%。在同一个专业中少数民族教师占比较少,教师们普遍表示他们并未以民族为依据来区别对待彼此或学生,对各民族学生无论在学业还是生活上都给予公平的帮助和指导。

图8 汉族同学对持“只有汉族文化才值得学习”态度的自我评判

图8显示,汉族同学中对“只有汉族文化才值得学习”持否定态度的约占88%;态度不确定的约占10%;但仍有约2%的同学对此持肯定态度。调查表明,汉族大学生普遍表现出更多“去本族固着”的态度,能辩证地看待汉族文化。

图9 对本民族思想观念进步的意愿和价值评判

图9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对“摈弃本民族落后思想观念,有助于本民族获得更好的发展”持肯定态度的同学约占70%,态度不确定的同学约占19%,约有11%的同学对此不赞同。调查表明,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文化,而且保持着开放、兼容的心态,随时准备着去改变和接受更好的观念。

(三)生活适应

图10 跨民族的风俗和节日兴趣倾向

图10显示,汉族大学生中,“对其他民族的风俗和节日感兴趣”的约占83%;态度不确定的约占12%;只有4%的同学对其他民族的风俗和节日不感兴趣。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对其他民族的风俗和节日感兴趣”的约占82%,态度不确定的约占9%,有9%的同学对其他民族的风俗和节日不感兴趣。调查显示,样本中大学生对跨民族文化交流保持着较高的兴趣。

图11 跨民族的文化和生活习惯接受倾向

图11显示,汉族大学生中,“能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的约占72%,态度不确定的约占21%,只有约6%的同学不能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能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的约占91%,态度不确定的约有5%,约有4%的同学不能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生活习惯。数据显示,总体而言,样本中大学生在族际交往中大都保持着尊重、开放、包容的心态。

大数据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而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图12 对多民族的校园生活的接纳和认同

图12显示,汉族大学生中,“在多民族校园里生活和学习感到舒适”的约占 61%,态度不确定的约占25%,约有14%的同学在多民族校园里生活和学习存在不舒适感。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在多民族校园里生活和学习感到舒适”的占70%,不确定的占17%,约有13%的同学在多民族校园里生活和学习存在不舒适感。调查显示,样本中大学生对多民族校园生活适应度相对较高。

(四)学习适应

图13 学习和生活中的跨民族语言文字交流障碍

图13显示,汉族大学生中,认为“与其他民族同学在语言文字交流方面没有障碍”的约占47%,态度不确定的约占31%,认为在学习和生活上与其他民族同学存在语言文字交流障碍的约占23%。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认为“与其他民族同学在语言文字交流方面没有障碍”的约占88%,态度不确定的约占5%,约有6%的大学生认为在学习和生活上,与其他民族同学存在语言文字交流的障碍。调查显示,认为多民族交往基本没有语言文字交流障碍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但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汉字的掌握程度远高于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掌握程度。这可能是由于样本中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汉字基础较好,普遍使用汉语进行族际交流,所以交流障碍较少,适应能力较好。

图14 对汉族同学学习优势的评价

图14显示,汉族大学生中,认为在学习方面汉族同学并不比少数民族同学有优势的约占47%,态度不确定的约占31%,认为汉族学生存在学习方面优势的约占23%。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认为在学习方面汉族同学并不比少数民族同学有优势的约占51%,态度不确定的约占33%,认为汉族学生比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方面更有优势的约占16%。

图15 在应对校园生活压力方面的态度

图15显示,汉族大学生中,“对校园生活感到压力大”时会设法改善的约占80%,态度不确定的约占12%,约有8%的同学“对校园生活感到压力大”时缺乏或没有积极改善的意愿。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对校园生活感到压力大”时会设法改善的约占76%,态度不确定的约占14%,约有10%的同学“对校园生活感到压力大”时缺乏或没有积极改善的意愿。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都能采取较为积极的态度应对校园生活压力,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五)交往评估

人际关系更多指的是人与人心理上的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可通过交往评估反映。一般来说,只有坚持校务公开,管理工作规划合理,体现出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和谐校园,才能建立起多民族大学生交往的互信,也才能促进大学生自觉去遵守和维护良好的秩序。

图16 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获得参加学校和社会活动机会的均等性

在发展机会评估方面,约79%的汉族大学生和约88%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能够获得均等的参加学校和社会活动的机会。他们普遍相信学校的文化及管理机制能够承认和尊重每个民族表达自己文化价值、态度的权利,也认可校园的机会均等。

图17 学生族际交往融洽程度

图18 在交友时更看重品格与爱好还是民族身份

相关研究表明,缺少对其他民族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会造成更多进行“族内”交往的重要原因。(6)杨萍:《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中的几个突出问题研究——以兰州市三高校的回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大学生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8年,第77页。图18显示,汉族大学生:90%的大学生在交友时认为主要看品格与爱好,而非民族;7%的大学生不确定;3%的大学生持否定态度。少数民族大学生:94%的大学生在交友时认为主要看品格与爱好,而非民族;4%的大学生不确定;2%的大学生持否定态度。通过进一步访谈了解到,校园交往时不会有意关注其他同学是什么民族或是民族差别,主要是看性格和爱好是否与自己相近。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在交友时持有较理性的态度。

图19 接触和学习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意愿

图19显示,约84%的汉族大学生和约88%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都希望能接触和学习更多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总体上看,无论是汉族或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都对学习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抱有积极的态度和意愿,这对促进大学生群体和边境各民族族际交往交流、学习互鉴,增进亲诚惠容的边疆民族文化氛围,将发挥良好的推动性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所调查的大学生在民族交往、去本民族固着、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交往评估等方面都呈现可喜的现状和良好的发展趋势,这主要得益于党和国家对边境地区教育的长期扶持和大力投入,得益于党的治边方略,富民兴边和教育、科技、扶贫等多方政策的综合聚集效应。D学院作为滇缅边境上的国门高校,采取一系列举措促进了校内多民族大学生的和谐交往、学习,在构建和谐校园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逐步打造充满活力、章法有序、多民族团结友爱的和谐校园文化,基本上形成了全员参与、全员服务、全方位覆盖的教育管理体系。为此,作为多民族和谐交往的示范校园其经验可资借鉴推广。

一是聚焦民族共性,继续开拓校园大学生接触交往的途径。众多研究表明,文化交往是文化心理适应的前提。心理认同需要通过长期交往、了解、吸纳才能实现。学校应在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的基础上,继续依托校园文化、课外活动、学校集体仪式、课程建设等方式来增进多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在搭建交往平台中,不应刻意渲染民族间的“差异”,而要更多地寻求其民族间的共性特征,唤起更多的集体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是重视课堂教学的思想引领作用。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努力搭建促进学生交往、交流的教学平台。首先,高校教师应全面提升跨文化素养,增强多元文化课程设计的能力,在课堂中通过精心设计、组织,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个体表达自己具有个性的、特色的“声音”提供空间,促进多元文化的相互理解包容和交流互鉴。其次,学校应开设和完善有关民族交往的课程,为学生族际交往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和引导,提升学生的交往技能。

三是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在普遍和谐的校园环境中也存在少数因自我封闭导致交往“困难”的学生,对这部分学生可以提供专门的心理疏导服务,例如定期举办系列讲座与咨询,积极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和引导,使他们养成社会交往的正确行为习惯,找到适合自身的交往方式和方法,为其营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拓展交往渠道,促使他们与其他民族同学加强交往交流。

总之,和谐校园主要应体现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上,坚持教书育生、管理育生、服务育生的宗旨,把培育具有多元文化视野的学生作为国门高校教育的重要理念。通过上述途径,不断建设“多元一体,美美与共”的民族和谐校园。

猜你喜欢
汉族态度少数民族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态度决定一切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汉族和维吾尔族心肌梗塞患者心肌酶活性测定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