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银弟
(甘肃省甘谷县磐安镇磐安小学,甘肃天水 741200)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应从小学生已经具备的生活实际和经历出发,结合生活来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把生活实际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生活素材融入课堂,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还有利于学生学到跟生活有关的知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教学理念,强调生活与学习本身的教育意义,即学生应在教育中学会生活、在生活中学会教育[1]。大部分小学生虽然对生活和学习都感到好奇,但是他们的专注度非常低。对于数学这种比较笼统和严谨性较高的学科来说,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就要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如果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将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融入教学中,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所学的知识与学生平时所见到的景象或者所生活的环境相似,那么学生就更加容易消化和吸收。教师贯彻执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做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数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中有一个观点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个观点的意思是,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对于数学教学生活化而言,其主要有两方面特征:一方面就是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多积累数学经验及有关数学的生活经历;另一方面就是要不断提醒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融入现实生活中,运用其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2]。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有很多数学素材,所以教师应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通过实际摸得着的东西理解数学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加强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通过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题。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带来不同面值的纸币,让学生现场进行在生活中会用到人民币的环节演练。例如,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分别扮演小卖部的老板、公交车收费员、餐馆收银员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真实的付钱和找零模拟。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面值,还能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在这样真实模拟生活的学习情境中,学生能在发现数学乐趣的同时提高自身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利用情境来实现生活与教学的有效结合,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并积极鼓励学生,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中。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方法还提到了教师应怎么教的问题,即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然后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3]。其强调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做好对每位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众所周知,相较于其他文字学科来说,数学知识比较复杂和严谨,所以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往往会缺乏相应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书本上复杂、严谨的数学知识以一种更直白和更有趣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带一套积木,让学生先认识长方体,然后仔细观察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可以按照上下左右的顺序数,也可以先数从左到右的四个面,再数上下两个面。在学生初步认识到长方体有六个面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观察这个积木长方体哪些面是相对的,大小和形状是否一样。最后教师再开始讲授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长方体面、棱的具体含义,并通过分组讨论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积木,同时用教学用具量一量自己手中积木的长度,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长方体的相关知识。
此外,在教学完长方体的知识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搭建积木,可以搭建成不同的形状,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这种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数学课变得更加轻松有趣,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总而言之,教师应多加思考,将生活中处处可见的数学素材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营造各种各样的教学环境,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个理念强调了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学习作风,应该将学习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学习的真理[4]。小学数学生活化不仅应体现在教学中,也应该体现在课堂练习或者是家庭作业的布置上,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相应的数学知识,还能促进学生探索真实的生活。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测量书本的长度,了解不同的长度单位。在教学完该单元的知识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生活化的家庭作业。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测量自己和家人的身高或者从家到学校的路程,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的合理运用;或者让学生完成一份简单的动手实验报告,预估生活中常用物品的测量单位应该用什么;也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物品,如生活中常见的桌椅、地板等,然后选择合适的工具去测量自己所选择的物品,并通过换算物品不同的长度单位得出不同的结果。这样一份有关长度单位的实验报告类型的家庭作业,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了怎样使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最后换算物品的长度单位,为其学习长度单位的换算奠定了基础。
总之,这样将生活与习题结合起来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快速理解长度单位基础知识,掌握所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更加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念中,强调“教学做合一”,这个观点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也同样适用。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在传授了学生基础知识之后,也应该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因为“教学做合一”的核心内容就是“做”,即让学生动手实验了解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5]。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时,教师可以采用“做”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例如,上课伊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如抽取纸条,让学生猜测和分析事件的可能性。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拿出四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告知学生),然后让学生每四人为一组,在纸条上写同样的内容,然后把每个科目的纸条折叠起来,根据顺序分别拿纸条,并分析拿到某张纸条的可能性。这种将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学方式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快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
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就地取材,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来完成数学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在对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念的观点进行分析之后,笔者发现,教师要想将生活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完美的结合,就不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和想象力,让书本中的数学知识变成学生能够理解的具体知识,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