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艳梅 何香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社会办医院已作为公立医院的有效补充,成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社会办医院是指除公立医院外的、由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或参与举办的医院[2]。社会办医疗机构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超声医学科是医院及体检行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但由于社会办医的多因素影响,基层社会办医疗机构超声医学科的建设存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人才流动性大,科室监管力度不足及民众信任度低等短板问题,焏待探讨并加以解决。
分析社会办医疗机构超声医学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大部分社会办医机构规模比较小,级别定位比较低,未对公立医院形成有效竞争,超声学科建设环境不优,服务能力建设薄弱且滞后。二是超声学科专业人力资源缺乏,缺乏中青年骨干力量,医师离职率高。三是内部管理粗放,缺乏学科建设长期发展规划。四是服务行为欠规范,学科发展滞后,导致社会信任不足。五是医疗服务量占总服务量的比重仍然较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高。六是公立医院享有的学科建设支持政策对社会办医疗机构学科不同步,可望而不可及。
1.2.1 科室专业技术人才人员流动性大。社会办医机构与公立医院相比,内部运营及管理机制灵活,经济效率更高,能充分体现“能者上”的发展态势与流向,对优秀人才具有吸引力,但同时也存在人才梯队建设不完善,人才流动性大、医师离职率高等不足。由于社会办医院与公立医院在人员职称晋升、高级人才福利待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出现了成熟人才流失较严重问题。一些低年资医师在社会办医疗机构经过5年左右的业务培养获得一定的职称后,跳槽至公立医院,这些成熟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失导致科室工作运转难以保证,医师离职率增加了科室和医院业务开展和管理培训的成本,也为科室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弊端。
1.2.2 超声医学影像科诊断人才相对紧缺。该问题普遍存在基层社会办医院当中,超声科尤为突出,尤其查体中心等机构,存在超声诊断医师由同属影像医学的放射医师兼任或无证人员短暂培训仓促上岗的情况,造成超声诊断水平参差不齐,超声科人才梯队建设及人才培养任重道远。
1.2.3 科室医疗质量控制不到位。首先,在超声仪器设备及相关配置方面不足。因社会办医机构不享受财政补贴,科室超声设备配置普遍偏低,没有特色高端机,以综合性全身超声诊断设备为主,尤其是基层及一些查体中心机构,仅仅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超声设备和功能局限,没有可持续性升级功能。其次,科室质控组织多不健全,科室临床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医院职能部门不够重视,科室具有专业背景的专职质管人员配备率较低。质量管理结果与绩效评价相结合不足。医院质量管理的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不密切,奖惩措施落实不到位。再次,科室网络信息化不完善,很多基层医院没有配备超声信息局域网系统(UIS),或者配备了超声工作站但无法与医院信息系统(HIS)联网,无法实行远程信息共享与交流,造成反映疾病检出情况的超声报告阳性率及超声诊断符合率等均无法准确统计,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带来很大难题。有些只是选择性的安装上线了一些系统,但是种类不全面,模块不完整,不能将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反馈,科室信息系统尚不能辅助医院的质量管理工作。缺少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信息数据库。
1.2.4 社会公众及管理部门对民营医院学科服务认识存有误区。现实生活中,公众对社会办医在制度、政策和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在医疗服务行业,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为补充的政策,将社会办医定位为公立医疗服务体系的补充。政府的财政补偿机制、区域卫生规划、人才培养、科研学术平台等政策制定和执行上都对社会办医不利。群众的长期就医习惯与意识也存有误区,认为公立医院是政府办医院,值得信任和委托,在思想观念上对社会办医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各级部门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缺乏有效的支持、监督和管理。不规范、虚假的医疗广告等行为造成社会公众对社会办医机构的不信任,持怀疑态度,尤其是“莆田系”医院以虚假宣传与欺骗为主要盈利模式的民营医院造成的恶劣影响[4],导致社会办医机构普遍不被患者信任,对社会办医机构超声检查的价格和质量等自然也会持有质疑态度。
1.2.5 科室文化建设缺位,缺乏品牌意识和科室文化的积淀。社会办医院发展历史比较短,品牌意识、科室文化及人文建设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工作开展措施。
1.2.6 医院科室自身公信力不强。由于部分医院投资者过度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回报,造成了科室定位不准确,经济指标导向偏颇,过度检查、无序检查,导致医疗服务行为不规范,加重了群众负担,影响了科室社会品牌的树立,削弱了群众的信任。
2.1.1 加快落实支持社会办医相关政策,优化社会办医机构发展环境。应准确定位社会办医机构特色级别,制定科学性、可行性规划,与公立医疗机构错位发展,形成资源互补,寻求错位发展的有利机遇,联合政府和社会办医机构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引导社会办医的学科建设、设备购置、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社会办医疗机构的信誉度、规模和特色,明晰发展模式。
2.1.2 构建医院人才建设保障体系。人才问题是制约社会办医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是社会办医院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3]。鉴于社会办医院引入低端人才较多,专业技术类人员的离职率偏高,医院要构建人才保障体系,在引进人才的同时留住人才。通过拓宽渠道,积极引进专业技术精湛的优秀人才,并予以重视,加快培养。另外,医院要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和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注重科研项目创新,构建员工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医师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等相关政策;在社会保障、学术环境、职称晋升方面享受与公立医院同等对待政策[5-6];完善民营医疗机构人员培训政策;在全科医生培训、职业继续教育、职称晋升、行业学会委员选取等方面给社会办医疗机构预留一定比例和空间。重视科研工作,对取得突出成果者给予奖励。鼓励积极参与各医学类行业学会和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委员会,以调动员工开展科研和学术活动的积极性。推进医师多点执业。
2.2.1 注重科室人才梯队建设。主动寻求大学合作的机会,聘请大学教授为科室员工授课,“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定期聘请专家到医院指导诊断、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对科室提供知识、技术、人才和品牌等方面的支持,培育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丰富科室的人才储备 。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逐步解决社会办医院人才缺乏和人才流失的难题。
2.2.2 加强科室业务技能培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增加内生动力。明确科室各级医师岗位职责,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操作技术规范化、标准化,提升技术和服务质量。科室人员培训形式多样化,鼓励科室人员增强自学能力,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的优势,可通过关注微信超声公众号,超声会议网络教学直播平台等提高业务水平;45岁以内的医生每年都要参加三基考试,合格人员给予绩效奖励;科室每名员工制定发展规划,按照要求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自觉地把医院的总体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结合起来,为每一位员工提供事业上的发展机会,在职业生涯中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此项举措在我院超声科施行后,取得良好的成效,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极大地调动了科室员工的积极性;科室积极为员工提供学习机会和进修平台,要求科室成员全年参加市级超声学术会议不少于2次,省级学术会议不少于1次,并积极选送优秀员工到上级医院学习进修。充分发挥医联体的作用[7],有疑难患者可通过医疗联合体专家会诊以提高超声诊断水平,并请优秀的超声专家定期到科室坐诊授课,提高科室整体的超声诊断水平。
2.2.3 加强科室专业质管人员配置及培训。高度重视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应开展针对全科室的质量管理知识培训,重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意识,有效提升科室的报告质量水平。对科室质管人员提供参加理论和实践学习的培训机会,加强对外交流。完善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的作用,做到超声图像、技术操作规范化,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合作,专人进行超声随访并做好登记,及时分析和总结漏诊、误诊病例。超声医学科质控工作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报告质量控制,包括报告的正确性、及时性、阳性率,以及疑难病例讨论、科室感控、应急急救预案、危急值、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即要求人人参与不良事件上报,员工每上报一个事件奖励20元等核心制度的落实[8],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人,努力做到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室质量管理的结果与月度及年度绩效考核相挂钩,制定相应奖惩措施。不断提高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目前我院超声科积极进行了“6S”规范化管理,成效显著。
2.2.4 加强超声科室信息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运用“互联网 +”建设高效先进的医院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医院走向现代化管理的必然选择。积极构建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平台,完善科室数字化信息建设,实现科室的数字化、现代化管理。超声信息化建设应包括超声图像管理系统、超声图像储存系统及通讯系统部分,还应包括整合预约、叫号、宣传教育等科室业务的管理内容,有效简化工作流程,以提高超声工作质量,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对超声检查的范围、项目、价格等信息进行公示,做到让患者明白消费,打消患者认为社会办医过度收费的疑虑,有助于科室在诚信中健康发展。
2.2.5 加强科室人文建设。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要重塑科室形象,注重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加强继续教育和专业化培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适合人才发展的环境,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不仅重视科室服务能力、服务特色,更要重视服务规范、服务信誉,从诚信服务开始,并接受患者、医院及媒体的监督。加大宣传及舆论导向的作用。充分发挥超声科在健康体检中的优势,积极参与医院的公益行动,以优质的服务,提高群众对社会办医机构超声科室的认识和信任。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参与医疗救助等社会公益活动,不断提升品牌形象。
学科建设是社会办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抓手。应当从构建诚信服务品牌做起,坚守救死扶伤的道德底线,维护医疗行业的医学本质属性,在医疗质量、服务水平、医德医风等环节上狠下功夫,创新营销理念,以人文服务、微创技术、精准诊疗市场为导向,在品牌传播方式、服务营销上去寻求突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
社会办医疗机构必须坚持以患者健康为中心的服务准则,认真遵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律,丰富学科建设内涵,提高学科服务能力和水平,以有温度的人文服务赢得患者的信任,通过真诚的付出实现科室健康持续发展,继而获取资本投入的良性长期回报。让懂管理的人去管理医院与科室,让懂超声技术的人专心做超声诊疗,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使超声医学科真正成为临床医生的“另一只眼睛”,为临床医生当好“侦察兵”,实现与临床医、教、研有机融合和协同发展,真正打造医院的实力诚信品牌,助力科室真正走向设备优良、超声诊断技术精湛、医疗质量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