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结合移民干部刘峙清的宣传主题策划,分析了主题策划与一般策划的不同。通过应用实践,总结了中国南水北调报在重大宣传活动中,主题策划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
关键词:主题策划;典型性;学习借鉴吸收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2-0084-02
引言:以信息传播“短平快”见长的微信、微博、APP客户端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和途径。纸质传统媒体如何巩固自己的地位,除了在新闻报道的深度、广度和温度上下功夫之外,还应加强主题策划,以深刻的文字和立体化的全面报道,为读者提供厚重的历史积累。
1 主题策划的重要性
无论是重大活动、新闻事件,还是典型人物的新闻报道,主题策划在整个报道过程中都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赵振宇教授在《新闻报道策划》一书中这样定义,“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报道主体遵循事物发展和新闻传播规律,对新闻传播活动进行具有目的性的设计和规划,并加以组织实施,以寻求最佳传播效果的创造性策划行为。” [1]
从本质上来说,主题策划是一种意识的高级形式。它的前提是必须遵循事物发展和新闻传播规律,实事求是。因此,它不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而是积极地、能动地反映,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1.1主题策划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工作者赶赴新闻现场,进行报道策划,推出受从欢迎的新闻报道。还有一种,是新闻工作者参与正在发生或者还没有发生的事件之中,以自己的主观努力促使其圆满和完善,然后予以报道。无论哪一种策划方式,必须遵循新闻报道主题策划的前提和要求,否则,就是在制造新闻,这是绝不允许的。[2]
1.2主题策划与一般策划不同。主题策划从选取典型题材到确定报道方式都有严格的要求,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而是将中央的大政方针、宣传精神与实际中调查掌握的具体事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它与整个新闻报道过程紧密相连。主题策划的作用就是有的放矢,节约人力物力,追求最佳效果。主题策划要求一是从宏观把握,微观着手。对客观事实的整体把握具有高屋建瓴的认识,以开阔的思维去观察和思考,并从实际做起。二是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主题策划若只满足于表面的现象,即使范围很广,仍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新闻策划要善于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让重要信息漏掉。三是还要有人文情懷。要有忧患意识和人文情怀在里面,将视点下移到普通民众身上,挖掘平凡人不平凡的经历。四是一般具有个性化。必须打破陈规,走出新路,有媒体自己的东西,代表自己的特点和观点。
一般策划,则很少考虑这些内容,只是就事论事,没有像主题策划那样具有鲜明的特点。
2 如何通过主题策划讲好中国南水北调故事
对一件重大新闻事件的成功报道,基本都离不开主题策划。主题策划具有前瞻性,主要作用是提前谋划、排兵布阵,增强执行力,保证报道质量,使后期新闻报道传播效果最大化。通过主题策划,使我们明白如何打有把握之仗,怎样高效采写出有价值的新闻,如何凝聚采编思想,统一宣传目的,使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互动,产生最佳效果。
下面列举中国南水北调报编辑部在主题策划较为成功的一个实践案例。
2.1 对南水北调移民干部刘峙清的策划报道。2009年5月15日,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县镇党委副书记刘峙清因突发疾病,倒在了移民搬迁的工作岗位上。当时,正是南水北调移民搬迁安置的关键期和高峰期。移民工作是“天下第一难”,它的每个细小环节都事关移民群众切身利益。移民干部是移民工作的中流砥柱,也是南水北调移民顺利搬迁的主力军。刘峙清的去世,是新闻热点,地方媒体发了消息,还没有深入报道和宣传。中国南水北调报是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党组的新闻宣传平台,得知这一消息后,我立刻感到这是一个典型人物,必须应该从正面发出声音,大力宣传基层移民干部的无私奉献精神。
在主题策划会上,编辑部要求在动态性、创新性和系统性三个方面体现整体报道,明确了宣传刘峙清同志的总基调,那就是立体呈现南水北调移民干部的忘我奉献和敬业爱岗精神,以此激励广大南水北调移民干部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者,肩负起时代重任,如期完成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任务。
在创新性方面,从人性的角度真实报道移民干部刘峙清这个典型,深入采访和挖掘人物先进事迹,走入人物内心世界,还原人物生前的工作和生活。在写作手法上创新,在体裁选择上多样化。
在动态性方面,报纸考虑开辟《学习刘峙清 岗位保通水》专栏,向系统各单位发出倡议,以刘峙清同志为榜样,谈体会、促工作,把刘峙清的敬业精神转化成为推动通水目标如期实现的动力。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深入湖北丹江口市,沿着刘峙清工作的脚步采访了二十多位移民干部和移民群众,取得了第一手资料。集中采写了《英灵不泯 忠魂长在——追记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县镇党委副书记刘峙清》人物通讯和《向刘峙清同志学习》评论文章。
人物通讯成稿以后,近7000字。如何安排版面,按照策划安排,坚持体现通讯报道的系统性,以一版头条突出长篇人物通讯,并在醒目位置安排评论员文章。四版除刊发长篇通讯之外,配上对刘峙清妻子的专访,以及与刘峙清女儿、刘峙清同事以及他弟弟的对话,做到主题突出、衬托得当,让读者轻松阅读(详见图1),人物更加立体和真实。如《妻子眼中的刘峙清:我应该天天叮嘱他的》内容摘要:
记 者:当初你们是怎么相识的?
郑明丽:1991年,我们在均县镇黄家湾管理区小学相识。那时,他是校长,兼着几个班的课,他讲课很认真,粉笔字写得特别工整,一笔一画,从没有见过他龙飞凤舞过。山村小学没有几个教师,大家在一起时间长了,我俩就喜欢上了,说不上谁主动,但那个时候比较快乐。1994年,我们结婚了。
记 者:婚后的日子过的怎样?
郑明丽:没有做库区移民工作之前,即使再忙,他还有假期。最幸福的事,就是我挎着他的胳膊一起上街买菜,我讨价还价,他从不插嘴,乐呵呵地笑。他爱炒菜,只要他回来,下厨房的肯定是他。可能老吃食堂,不仅是回到家露一手,更多的是想给我和孩子一种补偿,我能感觉到他心里的歉疚。
记 者:真想看看你们一家三口在一起的照片。
郑明丽:说起来你都不信,我家里至今没有一张全家福。他很低调,分管宣传工作,也有照相机,但从来没有想过给自己照张相片。
记 者:假如时光能倒流,你最想为他做什么?
郑明丽:(抽泣)他这个人做事太认真了,总想把事情做完美。他有高血压,身上时常带着药。去世前,他五天没有吃药,也许是忘记了,或者是忙得根本顾不上吃。现在看来这一切都怨我,以前,我基本上每天都打电话,叮嘱他按时吃药。最近这段时间,我给他打,他不是开会就是忙别的事情,心不在焉,打多了,怕他不高兴。我就发短信提醒他,但不是天天发。我应该天天提醒他的。(大哭)
如《女儿刘小涵眼里的爸爸:永远失去三个愿望》这样写道:
每年8月20日给我过生日,是我家的传统。去年,我13岁生日时,爸爸因为忙移民外迁的事,所以没有回来。后来,爸爸郑重地答应我,今年无论再忙,都要回来给我过生日!
今年,我向爸爸许诺,一定努力考上十堰市的重点中学。爸爸高兴的不得了,“你中招考试的时候,我一定回来,陪你去十堰市,给宝贝壮胆,为宝贝加油!”
从小我没有出过丹江口市。我们一家也从没有出去旅游过。爸爸那天实在高兴,对着我和妈妈宣布,“今年等小涵中招考完试,咱们一家三口,抽个时间出去旅游,玩个痛快!”
爸爸一向说到做到,可这一次,你怎么能让女儿一下子失去三个愿望?
还有《弟弟眼中的哥哥:你的担子我怎么能挑得起?》《同事周丽眼中的刘峙清:背后从不说别人不好》。通过合理安排专访和对话,使读者一下子被刘峙清的事迹深深打动。
因为较好地把握了创新性动态性和系统性,长篇人物通讯分成了“怀念”“对话”“生平”三个重点栏目板块,共用5篇文章集中展现,配上鲜明的图片,正面报道和侧面报道相结合,一改過去人物通讯报道的单调枯燥,引起了强烈反响(详见图2)。报道发出后,多家中央媒体转载了新闻报道。
2.2对主题策划的几点思考。综上主题策划实践来看,对刘峙清的报道是新闻事件发生后的主题策划,最终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选题具备典型性。理论来源于实践,如何让主题策划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我认为,主题策划在选题上要具备典型性。如刘峙清是移民干部中的普通一员,但在时代大背景下,他的选择其实有很多,但他有一种敢于担当的精神,有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和家国情怀,能够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移民搬迁工作中去,这是刘峙清的典型性,与一般移民干部不一样。
(2)在执行上要锲而不舍。说到底,主题策划是一种组织活动,其核心在于执行力。这就要求无论是前方的记者还是后方编辑,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尽最大努力把确定的策划方案和内容变为具体的通讯、消息等新闻作品。采访过程再难也要积极想办法完成。如在对刘峙清的采访中,面对刘峙清亲人和家属的悲痛情绪,必须尊重和理解,绝不重复采访,多一遍采访就相当于在她们的伤口上再一次撒盐。因此,笔者做足功课,完善采访提纲,争取拿到更多素材,一次完成采访。在采访刘峙清的妻子时,由于精心准备,一次完成,掌握了大量新闻素材。
(3)在内容上要全面和厚重。新媒体虽然传播速度快,阅读方便灵活,但整体呈现出碎片化传播的特点,信息量较少,缺乏对新闻事实事件的综合分析、深度挖掘以及全面总结。纸媒要想扬长避短,在主题策划上就得加强对新闻主题内容上的延伸,从人文精神和情怀上下工夫,让报道的新闻主题更加全面,任何时候拎起来阅读,都能感受到它的厚重和芳香。
参考文献:
[1]赵振宇.《新闻报道策划》[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5-18.
[2]张存有.《新闻报道的选题与策划》[J].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137-140.
作者简介:许安强,出生于1975年12月,男,本科,中级职称,现任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宣传中心编辑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