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海平
摘 要:复习课中习题的设计,要求教师多研究、多反思,通过习题引领,加强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关键词:典型例题;针对性、典型性“再创造”;由浅入深;精选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49-01
导学达标教学法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数学导学达标教学法倡导的是习题化引领课堂,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精选习题,做到题题有目的、题题有深意,并通过学案中习题的引领发挥课堂实效性,下面我就谈谈数学复习课如何精选习题。
一、复习回顾,基础训练题的精选
复习回顾、基础训练题的选择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目的,所以习题的设计要基础化.此类题的设计应遵循三个原则:第一,基础化原则。设计对应知识点的基础题。第二,简单化原则。设计的习题不应太难,要简单易做(常以填选题为主)。第三,系统化原则。学生通过基础题的训练,可以建立知识框架图,使知识点结构化、系统化。例如,我在复习《弧长、扇形面积和圆锥侧面积》这节课中设计了4道基础训练题,通过这几道题来考查学生对最基本的知识点的掌握,唤起学生对弧长、扇形、圆锥侧面积公式的回忆,
二、典型例题的精选
在数学课中典型例题是一节课的重点所在,通过典型例题的精讲、点拨,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因此所选的例题应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创造性和启发性。通过以下几方面我谈一下如何进行典型例题的精选。
1、例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要结合复习的重点内容。选择复习课的例题时要做到三针对,针对知识点,针对重点内容,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如在《弧长、扇形面积和圆锥侧面积》这节课中选择典型例题时,先抓住知识点,知识点就是弧长、扇形面积、圆锥侧面积公式,重点是几个公式的运用,因此选题应围绕这些内容进行,例题的设计就应以弧长公式的运用为重点,通过例题有针对性的选择,抓住重点,有效复习。
2、例题的选择要有典型性,要重视课本例题,进行“再创造”。例题的选择一定要典型,不但要注意到知识点的覆盖面,还要让学生能通过训练掌握规律,并会发现规律,达到“以一当十”的目的,要克服贪多的毛病,所以,设计复习课的例题时要多研究教材中的例题,教材中的例题是专家精心设计的,非常具有典型性,但复习课再完全照搬一次课本例题,必会导致学生兴趣不大,感到厌烦,可以对课本例题进行“再创造”,依据课本例题进行改题练,从而让学生有新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例题的选择要有层次性,要做到由浅入深,逐步提高。新课标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设计的例题一定要有层次性,即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避免“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发生。
4、例题的选择要有综合性,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例题选择是可以选取一些综合题,有助于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融会贯通,起到复习提高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选择综合题,可以是几节知识的综合,也可以是一章知识的综合,还可以是代数与几何的综合。
三、对应训练、变式训练题的精选
精讲典型例题之后,必须设计对应的训练题,让学生独力思考,独立完成.
变式训练题的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是图形变式,可以是条件变式,可以是运算变式。变式题可以依据例习题进行改编,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改变题目形式;2、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互换;3、改变题目的条件;4、把结论进一步推广与引伸;5、串联不同的问题;6、类比编题等。
四、达标检测题的精选
达标检测是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评,反馈学生存在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因此对于达标检测题的设计要求知识考查全面化、习题设计层次化、处理方法多样化,也就是把考查的知识点融合到具体的习题中,力争达到重点突出,还尽可能达到全面考查的目的。
根据班级学生学习情况不同,设计测评题不能一刀切,要分层次考查,可以设计三类题:1、容易题。习题设计以基础为主,考查最基本的知识运用;2、中等题。习题设计要有综合性,重过程与方法的凸显。3、较难题。习题设计体现知识的灵活运用,方法的综合。可按平时的小组分层和学生自己的情况作对应的测评题,当然界限不是绝对的,视情况而定。设计数量不宜过多,以2—3个题为宜,设计太多学生做不完,或是仓促做完,起不到测评效果。处理测评题方法可以多样,可以教师批阅,组长批阅,生生互批等等,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重要的反馈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
总之,复习课中习题的设计,要求教师多研究、多反思,通过习题引领,加强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中学生课程标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