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千千
摘要:现实主义电影的目标就是让观众在看电影时,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思考。韩国现实电影无论是人物性格塑造还是场景氛围都反映了现实人类生存状态。为了达到更高的真实,表现社会关系,典型性是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方法。同样也适用于现实主义电影创作中。《母亲》这部电影对每一个人物的把握都是恰到好处,角色塑造的典型性也是运用的十分到位,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力作。
关键词:现实主义;典型性;文艺理论
一、当代现实主义电影现状分析
在中国商业和娱乐电影占有率不断上升的电影市场中,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舞台已经越来越渺小。从底层视角看待社会变革,思索经济发展对于价值观带来的冲击,批判现实的黑暗,这些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带给我们的东西是商业电影的所不能匹及的。人性存在,现实主义电影就存在。
而韩国现实主义电影近些年备受关注,已经不是个别的成功,是一个市场的进步。从《熔炉》到《七号房的礼物》,再到《辩护人》,没有华丽斥巨资的场景,没有过于商业的宣传,仅仅凭借细腻的人物塑造和针针见血的揭露社会现实的剧情,就能震撼每个人的心。韩国电影以小格局展现大视野,精致不花哨,接地气不媚俗,往往一个普通的故事拍的扎实稳健,一个犯罪类型的电影充斥着讽刺和批判,无论是犯罪题材还是政法题材电影,都获得观众及影评人的不断赞赏并屡屡获得国内外大奖。其实早在二三十年前,反映民族历史和底层民众生活的电影就屡见不鲜。但如今更多电影人开始重新思考电影和观众之间的关系,韩国观众对于政治历史、社会现实的普遍关注,也推动了更多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的问世。虽然电影的结局并非皆大欢喜,但是每一部都能够带给观众思考,甚至最终影响到了国家法律的修改。
现实主义电影的目标就是让观众在看电影时,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思考。韩国现实电影无论是人物性格塑造还是场景氛围都反映了现实人类生存状态。为了达到更高的真实,表现社会关系,典型性是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方法。同样也适用于现实主义电影创作中。
二、马克思文艺理论
马克主义文艺理论是关于文艺的本质,特征,规律及其社会作用的基本方法及原则。要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必须先对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进行一番简要的考察。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只是我们对物质的自觉反映,无论是意识的内容形式都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否则就会陷入唯心论的错误。所以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要通过艺术作品来揭示社会现实,这是马克思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对我们今天的文艺实践仍具有重要的价值。马克思现实主义要求揭示生活的内在本质,在思维方式和特征性手法上要求人物和细节的典型性。要求真实地描写现實关系。艺术真实的秘诀在于典型化,应该努力创造典型化的真实。恩格斯对于典型的概括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典型人物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第二,典型人物具有个性、特殊性;第三,典型人物是个性、特殊性和代表性、普遍性的统一体。由此决定了典型人物的塑造需要从三方面进行,第一,要用鲜明的个性描写手法去塑造典型人物。典型人物在个性描写方面应该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丰富性明确性坚定性。第二,典型人物应该塑造成有代表性的性格。通过艺术描写人物所属的阶级的某些本质。第三,典型人物应该在艺术真实的基础上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只有写出典型人物生存的环境,才能塑造真正的典型人物。 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具有鲜明个性和深刻共性的典型,是对现实关系本质特征的艺术显现。并且,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三、《母亲》中人物塑造典型性的探究
《母亲》讲述了一个智障男孩的母亲,在儿子被警察诬陷为杀人犯之后,为解救儿子四处奔走寻找真相的故事。在《母亲》中,导演将目标定准了最没有话语权的阶层,同时继续毫不留情地讽刺权利阶层。他用冷静的不带一丝情感的镜头语言带领观众走进了这个平凡的韩国小镇,把人性的残酷暴露在观众面前。
在这部2个小时的电影里面,充斥了大量的细节信息和暗示,让我们像玩推理游戏一样逐渐推理和拼凑出整个韩国小镇的芸芸众生。没有最弱势,只有更加弱势,没有人是清白的,所有的人都是同谋,都是这个不公正的世界里恃强凌弱的帮凶。其实何止是小镇,在哪里不是这样呢?只要是人类存在的地方,就会有歧视和不公。整部影片的人物背景十分具有典型性,几乎每个角色的背景都代表着社会的一类人。
电影人物典型性运用很好。第一,典型人物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电影对每一个人物的把握都是恰到好处的。作为教授、律师这类精英阶层面对弱势群体,丑态毕露、为所欲为。作为警察在处理案件时,并没有展现司法权力机关的执行能力而是草草了事。电影中不但披露了政治的端倪,而且披露了人性的冷漠。朋友认钱不认人,被害女孩的祖母靠其卖淫的钱生活,却对她的死无动于衷。
第二,典型人物具有个性、特殊性;在这样的环境下,坚信儿子不是凶手的母亲,最后也在真相中信念崩溃。体现了典型人物的特殊性。在这样的构造下,人的孤独性被彰显到极致,一如开头和临近结尾的镜头中,在荒原里麻木晃动的母亲,她杀了人却无人可以诉说,她恐惧她的儿子总有一天会知道自己和她都杀了人,她企图通过扎自己腿上的穴道来忘却记忆。电影在一次又一次对这位母亲的跟踪与观察中,反复玩味点明着人性中的矛盾,戏剧化,和复杂与扑朔迷离之处。她的那些黑暗的秘密,还是一次又一次被她神志不清的儿子识别、看破、揭露了出来。这造成了母亲的狼狈:她并不是完美的,她不是神,那么她作为一个凶手,一个曾经企图杀死儿子的人,又有什么资格全盘控制儿子的人生,圈禁他的意志和身心呢?
第三,典型人物是个性、特殊性和代表性、普遍性的统一体
整部影片,有着让人窒息的绝望,也有着让人不忍目睹的对人性黑暗的真实揭露。《母亲》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整个观影过程让人心底觉得悲凉。直到影片故事结束,了解了全部的事件真相,内心的更是觉得悲伤。母亲面对的不仅是社会的丑恶,面对的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挣扎与邪恶的一面。每个母亲都有下意识的去保护自己的孩子,这是对于母亲个人的典型性。但身处不同环境,不同阶层,不同的母亲又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这就是现实带个每个人的选择。
艺术真实的秘诀在于典型化,应该努力创造典型化的真实。典型性在现实主义电影人物塑造中十分重要,既要代表个体人物的典型性,表现人物性格、人物心理,又要表现人物的特殊性,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相同角色面对事情的内心活动和处理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最后,要在典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中得到辩证的统一,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要在个人中抓典型,在典型中反映现实。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刻画就会深入人心,每个人都能在电影里找到人性的共鸣,并引发思考现实。
参考文献:
[1]王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北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2011.
[2]沈义贞.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崔军.电影《母亲》的存在主义解读.电影文学 第十八期,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