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上海路小学 王春萌
尽管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必修科目,但学生在学习时并未产生利用知识进行探究和创造的兴趣,导致活动所取得的效果难以与预期相匹配。由此可见,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探究和创造的乐园也成为教师要重新审视的方面。而其中,认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总结方面的关键要素,才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最终目的的实现。
传统教育理念中,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到关键知识,还能够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这种满足考试的教学目标取得的教育效果是极其微弱的,极易被学生当作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很难产生主动探究和创造的意识。所以,要想让小学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探究和创造的乐园,教师必须要将教学的核心转移到学生身上,才能选取准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中产生探究与创造的欲望。
教学资源是小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获取的主要内容,也是能否顺利形成探究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教师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探究性和创造性,必须要在教学资源上给予大量的投入,深入且广泛地研究与课程、教材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既能掌握必要的部分,也能获取更为全面的关联理论,才能够在海量知识的推动下产生进一步探究和创造的思维。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否顺利开展,与教学手段息息相关。由此可见,要想要确保小学数学课堂的探究和创造性,自然离不开合适的教学手段。然而,小学生在生理差异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特征,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教学手段,让小学数学课堂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确保利用数学课堂带动学生的探究和创造行为。例如:将情境教学作为手段进行课堂活动,学生能够拥有参与的机会,课堂气氛出现较大变化时,学生的能动性也会随之高涨。
由于数学中包含许多的知识,其中也有许多比较抽象的内容,若是不能在课堂中予以总结,小学生很难将教学活动中的所有知识进行吸收和掌握。尤其是随着年级越来越高,知识量以及内容涵盖的范围也会呈递增的趋势,一旦缺少教学总结,便会出现知识难以梳理的情况。所以,为了确保小学数学课堂取得良好效果,必须要进行教学总结。
教学目标作为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方向,既包含传授数学知识的目的,也具备培养小学生综合素养的能力。所以,要想让小学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探究和创造的乐园,教师必须要从自身进行转变,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例如:摒除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将学生的学科素养、思想道德等纳入教学目标中,让学生通过课堂活动能够了解数学知识在实践、科学等方面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参与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的欲望,才能为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探究和创造行为奠定稳健的基础。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以本地学生的实际特征和教材为基准,对各类不同版本的教材予以详细的解读,并从中总结出与当前使用教材相契合且适合本地学生学习的知识,便于在课堂活动中持续不断地提供新鲜的理论内容。这样便能逐渐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小学生的学习行为多依赖于好奇心的引导,只有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得到增强,才能够在课堂中探索更多的方面,也能以此作为基础创造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另外,教师在统整教学目标时,也需要关注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定位,要明确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培养是最终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围绕学生开展课堂教学,不能过于强调自身在课堂中的地位。
1.统整教材内容
传统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资源多局限于当前使用的教材,内容相对较少,可扩展性也比较低,导致学生在思维方面受到严重的制约。对此,教师只能利用题海战术来解决,也就是增加习题量,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这种方式表面上效果较好,实际上小学生在知识总结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很少懂得教师增加题量的真正意图。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统整教学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教师准备较多的内容,才能够让小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增强在小学生探究和创造的能力。
教材是统整教学资源的主要源头,教师在进行统整教学资源前应当做好教材分类的工作,也就是将教材划分为非同类与同类两种。由于非同类教材在教学资源的侧重点方面各具特色,比如浙教版教材以思维性为主、苏教版教材在内容上会更加的严谨等,所以在统整教学资源时,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增删、保留必要的内容,杜绝照搬照抄的行为。对于同类的教材,教师除了要选择必要的部分外,还应当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也就是采取横向或纵向整合的方式来选择必要的内容,比如选择跨学期的相同部分等。需要注意的是,对同类教材的内容进行统整时,必须要保证被选取部分的主题、难度适合当前的学生,否则学生难以掌握教师传授的内容,学习兴趣依旧难以提升,更无法形成探究知识的思维。
2.统整非教材内容
至于非教材内容的统整也是极其重要的部分。这些内容在整合时必须要以本地的教材为核心,在主题上也要拥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将实际生活中的内容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因为数学中的知识与生活有着必然的关系,同时能够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予以运用也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所以在进行非教材内容的选择时,从实际生活中获取内容是最有效和直接的。例如:学习“克和千克”的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将其作为主题,创设市场中的各类场景来帮助小学生理解并掌握当中的内容。这些内容与学生息息相关,也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不仅掌握起相关知识极为容易,也能够激发学生想法了解更多事物的欲望,如此便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探究思维的形成。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想让学生能够充分探究和创造知识,适当的教学手段是极其重要的。合适的教学手段能够改变学生对小学数学内容的认知,让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显著提升,以能动性推动学生探究知识并在该过程中予以创造。其中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便是引入实践情境。例如:在学习“100 以内加法和减法”时,可以利用购买商品来帮助学生掌握当中的内容,这种方式既能利用生活中简单的行为让小学生掌握简单的运算,也能让他们对教师举例的事物拥有进一步的认知。也可以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经验来解决许多问题,例如: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时,其中涵盖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正方形等多种形状,由于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习过其中的部分内容,具备了相应的经验,所以,在计算具体形状面积的过程中,经过仔细的研究和思考,学生能够通过推断得出不同形状的关系进而计算出相应的面积。明白了这些内容,教师便可以利用实践让小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比如运用上述知识计算教室不同门窗的面积等。这种方式既能为学生提供练习的空间,也能让他们适应各类情况,从而培养较好的适应和创造能力。
教学总结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是必不可少的,学生通过总结可以将课堂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充分整理和归纳,为日后的学习和运用积累更多内容。然而,许多教师过于看重知识的传授过程,导致小学数学课堂中缺乏教学总结环节,这种情况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小学生认知水平不高,很难进行完整的知识总结,而且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也很难达到深入理解的程度,所以,缺少教学总结极易失去学习兴趣。面对该问题,教师必须要统整教学总结环节,在课堂活动过程中将多种教学总结的方式进行充分融入,让学生获取完整的知识内容。例如:独自总结与小组总结结合的方式,即先由组内成员自行总结,然后彼此交换意见,最后经小组讨论由特定成员展示统一的总结内容。这种方式是集独思、群策于一体,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总结的空间,也能够让他们在交流过程中提高表达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对彼此间传递的信息予以深入总结,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知识内容,以更加立体的方式掌握小学数学知识。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趋于多元化,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培养也应当与该需求相契合。由此可见,让小学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探究和创造的乐园也是教师应当努力的方向。因此,教师应当不断增强自身能力,转变固有思想和教学模式,统整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总结等方面并在课堂中予以充分展现,才能从根本上为培养小学生数学探究和创造能力提供有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