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教学概况及教学启示

2020-11-30 09:08王婷婷杨梅
卷宗 2020年22期
关键词:提高班第二语言克拉

王婷婷?杨梅

摘 要:为了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与发展,本研究运用克拉申“i+1”理论,就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方面做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和分析,进而了解当前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概况并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英语教学概况;克拉申“i+1”理论;英语教学启示

基金项目:2019年攀枝花学院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英语提高班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19cxcy099)。

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为了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化发展及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进一步深化英语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也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学生为主体,分析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需求以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

“i+1”理论是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输入假说,输入假说也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核心思想。在英语教学中,“i”就是指大学生们所掌握的本有的关于英语语言的知识水平,“1”则指的是在原有英语知识水平上增加的有效果的语言输入。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第二语言是“习得”而不是“学得”,因此学习英语要遵循一定的自然顺序,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自然环境下潜移默化的学习英语。

1 调查设计

此次研究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问卷在网络问卷平台设置好后统一发送链接给学生在线填写提交,调查对象是700多名攀枝花学院2018级大学英语提高班的学生,本次调查内容包括学习英语的目的、学习英语中遇到的困难等。经问卷调查笔者发现有77.33%的学生认为影响英语学习的需求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对英语的兴趣,有51.11%的学生还认为是由于学校没有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英语学习氛围不足。

2 结果调查分析

2.1 学习英语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赢得主动,学习也不再是一个乏味的过程。在此次的问卷调查中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学习英语,在课外超过50%的学生们是通过看美剧或浏览外国网站学习英语,教学方法中喜欢师生课堂互动的学生就有36%,并且有20.22%的学生喜欢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老师点评。从学生们的这种自发性的选择来看,我们应当适当调整教学方式,多增加课堂活动,比如看英语电影、听易懂的新闻广播或者举办贴近生活场景的角色扮演这种师生互动的活动。在这具有创造性和协作性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引导和指导辅助学生学习英语,从而练习他们的听与说的能力,无形中激发出学生对英语浓厚的兴趣,这样的良性的循环有助于学生学习英语。

2.2 英语教材的趣味性

其次,有趣且内容丰富的英语教材可以吸引学生对教材内容分析探讨,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而枯燥乏味的教材的教学效果则不会太理想。在该问卷调查中,尽管56.89%的学生认为英语提高班使用的教材及相关资料难易适中且和六级考试相关性大,但仍有30%左右的学生觉得内容枯燥很难懂。因此,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创造相应的适合的英语教材和环境,让学生们更加自主的进行英语的学习。

2.3 因材施教

再次,從该问卷调查了解到本校从2014级开始尝试大学英语分类教学,在15-16学年第一学期(2015.9)为英语学习有更高要求的学生开设了口语、翻译与写作、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三门课。到目前已经进行到18级大学英语3。该提高班针对的是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大一上期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大一下期就可以选择提高班上大学英语2的课程,以通过当年6月的六级考试作为学习目标,同时学习口语、写作、翻译等内容。考过六级后,大二上期的大学英语3就可以选择拓展班,进行更多的英语应用实践。没有通过六级的同学继续选择提高班,以通过当年12月的六级考试为目标。大学英语3学完后,学校不再开设英语课程。根据“i+1”理论,教师可以在调查考核后详细的掌握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现有的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此过程中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适当的调整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方案。

2.4 英语学习氛围

最后,此次问卷调查中有51.11%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氛围不足,根据“i+1”理论的语言输入特点,学习英语要有语言的输出,相应地就必须有输入,且是有效的输入,因而构建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也至关重要。语言环境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很大,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用英语进行教学,为学生们提供身临其境般的语言环境。学生们学习英语不仅仅为了便于他们未来的工作,在必要时用英语进行交流而且还能拓宽他们对其他国家其他领域的认识,这也符合当今中国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形势。因而,教师们在打造更真实生动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应让学生们学以致用,用英语与其他同学多多交流,这样学生才比较容易将自己投入到真实的情景语境中,自然的进行英语语言的学习,进而快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3 结语

总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创造语言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要结合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和我国社会需求,灵活运用“i+1” 理论的精华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London:Longman, 1985

[2]胡少斐.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调查_以广西大学为例[J]海外英语2014:35-36

[3]贾冠杰.论克拉申的输入假设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报,1997(3).

[4]骆乐.独立学院“00后”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调查与分析[J].现代交际2018:124-125

[5]杨臻.浅谈克拉申输入假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4).

[6]杨紫微,许可.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J].校园英语,2014(16).

[7]张敏,曾小珊,郭萍.大学英语学习需求调查问卷设计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3):231-234

猜你喜欢
提高班第二语言克拉
一克拉便利店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克拉恋人》夏日里的欢乐之恋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就业后的廊坊师范学院“提高班”(下)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
逾100克拉的“巨钻”临沂出了5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