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4235”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下的课程教学改革

2020-11-30 09:08毛弋
卷宗 2020年22期
关键词:物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毛弋

摘 要:《物联网工程导论》是物联网相关专业的引导课程,为学生构建物联网系统概念,重点培养学生对物联网专业的兴趣,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将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本文从课程思政理念、教师思政团队、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资源五个方面更新优化,实现课程思政体系的完善和全面更新,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四维一体·双融合·三协同·五更新”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助推专业教育融入思政元素和思政育人功能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物联网;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19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以物联网专业为例》(项目编号:193409)。

1 “4235”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思路

针对2017年12月国家教育部颁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文件精神和相关要求,将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本门课程结合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学生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专业文化建设、课程思政、师资团队、创新比赛四个维度,双向融合专业与思政,建立产教融合、课外实践及社会组织的协同育人服务机制,从课程思政理念、教师思政团队、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资源五个方面入手,实现课程思政体系的完善和全面更新,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四维一体·双融合·三协同·五更新”育人模式。

2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组教师与行业、企业的专家(兼职教师)密切合作,企业兼职教师之间参与课程设计开发与教学实施的全过程,充分体现课程教学过程的开放性。课程以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四大应用领域中的典型项目案例为主线,按照“行前、知后、知行合一”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将物联网关键技术融入各个典型案例中,以应用案例引领关键技术,便于学生对抽象技术的理解,增强学生对物联网产业的兴趣。课程采用逐层深入方式将物联网行业及技术所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融入任务设计中。作为专业引导课程,通过引导案例及任务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充分体现课程教学内容的职业性。

3 课程思政体系“五更新”

基于四维一体·双融合·三协同的理念初步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并从课程思政理念、教师思政团队、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资源五个方面入手,实现课程思政体系的完善和全面更新。

3.1 课程思政理念更新

成立课程思政研讨组,建立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备课提质量、集中培训提素质的“三集三提”机制,定期研讨思政元素和思政育人功能思路。完善课程的教学评估体系,树立正确价值观引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育人价值导向,在学评教体系中体现育人评价元素,使德育元素成为学评教的重要内容,从而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养成道德品行。

3.2 教师思政团队更新

本门课程的教师团队由专任教师、辅导员教师、党总支副书记、职能部门负责人、企业高工等组成,同时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鼓励、支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断改进“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从而使思政教育在专业课堂中潜移默化地完成。充分挖掘思政内涵,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要多渠道深度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用多样化的方式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等传授给学生。

3.3 人才培养方案更新

将“工匠精神”与思政元素和思政育人功能相融合,根据新时代物联网专业学生的特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不断改进培养目标,依托国家级大师工作室、学生专业社团等为“第二课堂”的载体,将“工匠精神”纳入培养目标当中,将思政元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课程体系系统设计,完善课程思政体系的整体架构,实现从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方式、专业课程体系的全方位更新。

3.4 课程标准的更新

以“课程思政”的新理念为指南,更新专业课课程标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环节、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资源分配等方面制定教学方案。建立课程教学效果反思机制,在反思中改进,充分挖掘课程的育德功能,不断优化课程建设。让课堂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注重提升课堂话语传播的有效性,采用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与角色体验等教学方法,将“创新创意创造”思维融入教学,以“课程项目汇报+创新设计大赛”的形式促进学生通过参与和思考,实现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5 教学资源更新

教学资源是落实育人要求的重要抓手,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资源。

1)更新教材。在选择教材时思政教育的内容考虑进去,选择能体现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国内行业优势体现的优秀内容,同时经过党委(党总支)审核后,成立教材编写项目组,自主编写专业教材,融入思政元素,实现教材更新。2)更新教案。在教学设计中注意德育的引导,以“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主题设计各个板块的项目化教学,完善教案。3)更新ppt。引入“探寻身边的物联网”、“物联网典型应用场景”、“物联网创新项目设计与路演”以及相关企业在物联网技术领域取得的优秀成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先进性及优秀的行业榜样。4)更新微课。通过教学设计,逐步选择物联网相关技术发展应用的内容,进行微课同步更新,引导学生学习正能量。5)更新在线开放课程。对已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内容更新,让在线开放课程时刻与专业融入思政元素和思政育人功能同步。

参考文献

[1]李晓静.理工科类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21).

[2]谷霞英.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學院为例[J].轻工科技,2020(07).

[3]王石田洪芳.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4).

[4]陈宏.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实践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19(04).

[5]郭丽丽.“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探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06).

[6]何静.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研究——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天津电大学报,2019(04).

[7]甘麒燕.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开展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2020(03).

[8]王军梅.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学科教学的初步探索——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99).

[9]张娜.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A4).

[10]许耀元.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J].智库时代,2020(03).

猜你喜欢
物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